劉欣宴
摘要:為了使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更加透徹,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結合,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力的指導,以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更加全面。另外,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但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畏懼心理,進而導致自身的語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傳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內容,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將小學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結合,從生活角度出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激發,然后讓學生在理解和學習語文知識時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更高,能夠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自主探究中獲得更多的語文體驗。本文立足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要求,重點論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生活化教學,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生活中學習語文,將語文知識應用于生活。
一、運用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為了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前需要先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進而在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作為課堂導入,選取一些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場景,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小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能夠將自身對于生活情境的看法和認識進行闡述,使得整個語文課堂的氛圍達到最優。然后,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再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觀點引出本節語文內容,正式進行課堂教學。其次,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夠消除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恐懼,使其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較為輕松且專注的態度進行學習,也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語文知識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語文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并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進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大大提升。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的《憶江南》這首古詩時,為使學生充分了解其中的語句含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可以先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美景令人向往,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更加充分,能夠與生活進行結合去理解語文知識,增強自身對于語文內涵的把握,從而促進自身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在教學中運用生活實例,增強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
生活案例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發揮著有利作用。當教師在課堂上對于重難點知識進行教學時,部分學生的思維認知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導致其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不到位。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例相串聯,把對語文知識的探究變成對生活實例的探究,這樣學生在理解時就變得較為具體。另外,教師在正式教學時需要提前制定教學計劃,將新課程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實際語文基礎進行多方考量,在課堂上幫助學生逐步突破重難點的內容,以不斷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理解,為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提供有力支撐,從而也更加高效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語文知識遍布在生活的多個方面,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可以去發現和挖掘,通過自身的語文學習基礎去結合生活實例,以更好地增強他們對于語文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在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給學生豐富更多的生活經歷,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生活體驗,同時,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素養具有積極作用。
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利用語文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語文最終需要在生活中進行應用。在課堂上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的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學生在可課下通過自身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進行合理的應用,也能夠通過自身的語文基礎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首要條件,也為了更好地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教師要鼓勵學生深入到生活中,引導學生利用語文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對語文內容可以進行靈活的應用,進而獲得更多的語文自信心。例如,在學習二年級《曹沖稱象》一課時,學生對于稱重的方式會存在較多疑惑,對于具體的過程也較為迷茫,為使學生對整個文章的內容更加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操作,選取一些東西作為用具,來模擬整個稱重過程,這樣學生們對于整個步驟就能有全面的掌握,也能夠明白其中的理論原理與實際的操作步驟,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實踐和探索中對文章的內容和事件有清晰的認識,并且在實驗過程中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其在生活中得到有效鍛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也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實踐機會,給有足夠的自主探究空間,促進其語文能力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理念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和參與生活實踐都有著更加有力的幫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更好地激發,在課堂與生活中都能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在生活中不斷地發現語文知識,同時將自身的語文基礎在生活中進行應用,發現語文知識本身存在的奧秘,并在生活中進行不斷的探索,不斷夯實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林衛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上),2016,000(019):43-43.
[2]胡幼華.源于生活,服務生活——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學苑教育,2018(8).
[3]肖新民.找尋生活中的語文元素——淺談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思路探究[J].課外語文:上,2016.
[4]胡梅芳.關于開展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神州,2018,000(001):118-118.
[5]鄧朝暉.在生活的土壤中培育語文的種子——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討[J].教師,2017(9).
[6]江艷蘭.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探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2(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