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應麗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社會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充實、壯大自己已迫在眉睫。課本上僅有的知識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課外閱讀將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農村小學寄宿生來說,在遠離監護人的情況下,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受益一生。
關鍵詞:農村小學;寄宿生;課外閱讀;習慣
烏申斯基說:“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你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你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由此可見,好習慣的養成對于個人、社會、國家都是有大利的。可由于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居多,這讓農村小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養成遇到了難題。沒有父母的陪伴、教育,許多孩子有了“放肆”的理由,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也受影響。
一、國內外閱讀現狀
據調查,猶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讀書64本;俄羅斯人平均每年每人讀書55本;美國人平均每年每人讀書50本;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書40本;法國人平均每人每年看書20本;韓國人平均每人每年看書11本;而我國平均每年4.72本。看到這一組數據的對比,我想大家都應該有危機意識,再看我們農村學校的寄宿生,課外閱讀量更是讓人發顫,平均每人一年達不到1本。
二、培養課外閱讀習慣的方法
(一)合理安排時間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可對于農村小學寄宿生來說,根本不用去擠,時間是那么的充裕。在這樣充裕的時間里,只有合理安排,才能助推自己走好學習之路。
在保證不影響休息、鍛煉的情況下,每天要保證一定的課外閱讀時間。閱讀時間太短,不易于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閱讀時間太長,容易讓學生疲倦,因而感到厭惡。根據農村小學寄宿生的時間來看,每天中午11:30放學,下午16:30放學,課余時間充裕,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每天18:30—19:30,可利用這一小時的時間落實課外閱讀。
(二)好書推薦
農村孩子,特別是寄宿小學生見識少,很難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目,這就得需要有人給予推薦,幫助選擇。“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好書就是上等的營養品,功效倍增。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好書,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跡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怡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
以下羅列小學階段書目:
一年級經典書目:《落葉跳舞》、《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老鼠取新娘》、《中國古代民俗故事》、《曹沖稱象》、《小豬唏哩呼嚕》、《我媽媽》、《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神奇的校車》、《穿靴子的貓》、《胡蘿卜種子》、《蚯蚓的日記》、《阿利的紅斗篷》、《克里克塔》
二年級經典書目:《花婆婆》、《安徒生童話》、《中國成語》、《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沒頭腦和不高興》、《妹妹的紅雨鞋》、《踢拖踢拖小紅鞋》、《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發明家奇奇兔》、《小巴掌童話》、《花瓣兒魚》、《哪吒鬧海》、《我討厭媽媽》
三年級經典書目:《夏洛的網》、《皮皮魯傳》、《愛麗絲漫游仙境》、《綠野仙蹤》、《時代廣場的蟋蟀》、《犟龜》、《寶葫蘆的秘密》、《列那狐的故事》、《游戲中的科學》、《我有友情要出租》、《風到哪里去了》、《蘋果樹上的外婆》、《1999年6月29日》、《天方夜譚》、《神筆馬良》
四年級經典書目:《草原上的小木屋》、《秘密花園》、《極地特快》、《綠山墻的安妮》、《青鳥》、《男生賈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昆蟲記》、《海底兩萬里》、《媽媽走了》、《獾的禮物》、《總有一天會長大》、《鐵絲網上的小花》、《福爾摩斯探案集》、《天空在腳下》
五年級經典書目:《窗邊的小豆豆》、《草房子》、《新月集》、《城南舊事》、《荷花鎮的早市》、《春秋故事》、《手絹上的花田》、《古代詩書與賢者故事》、《失落的一角》、《金銀島》、《烏丟丟的奇遇》、《班長下臺》、《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斑羚飛度》、《王子與貧兒》
六年級經典書目:《小王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三國演義》、《西游記》、《青銅葵花》、《狼王夢》、《蘇菲的世界》、《七號夢工廠》、《中國古代帝王與名士故事》、《繁星春水》、《上下五千年》、《魔戒》、《十五歲的小船長》、《霧都孤兒》、《湯姆大叔的小貓》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通往成功的基石,農村小學寄宿生課外閱讀量的提高首先得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閱讀才能事半功倍。興趣的激發就得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
1.營造閱讀氛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因此營造課外閱讀氛圍尤為重要。閱讀氛圍的營造首先得讓教師成為學生的“范本”,教師一旦在學生中樹立了我愛閱讀的形象,學生自然效仿。其次每周利用校園廣播播放美文欣賞,在美的熏陶下愛上閱讀。
2.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會
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增加。閱讀在分享中也可以提升閱讀的價值。在寄宿生中每月組織一次讀書分享會,在分享中感受樂趣,在分享中感受自信,在分享中愛上閱讀。
3.習作顯身手
習作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充分體現,更是課外閱讀量的見證。在習作中可以深刻體會到閱讀的大用處,可以感受到閱讀的收獲。每周寫一篇自己的生活體驗,可悲可樂,自由選擇,寫自己所長。每周習作之后交流分享,在分享之后共同提高,共同感受閱讀帶來的效率。
總之,寄宿生的課外閱讀是實現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徑,寄宿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一旦培養起來,那么它所帶來的效應將遠遠超于我們的預期。
參考文獻:
[1]農村寄宿制學校開展課外閱讀點滴談[J].馬啟. 黑河教育. 2014(02)
[2]農村寄宿制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路徑研究[D].代會玲.渤海大學 2017
[3]談農村寄宿制小學課余閱讀活動的開展.馬銘.小作家選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