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楊仁偉 鄭拯
乒乓球作為我國的國球,無論是基礎教育工作的開展,還是教學技藝與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工作,都在逐年進行理論上的豐富發展,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活力與教學質量。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圍繞大學階段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探討這一階段乒乓球教學活動中,分層教學工作的展開,從理論角度探討分層教學對于乒乓球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人本理念的體現。
相對于其他的體育運動,尤其是球類競賽而言,乒乓球作為我國的國球,在世界各類大賽中所取得的成績無疑是令人矚目的,但是對于普通群眾而言,雖然對于乒乓球的喜愛度和接受度比較高,但是相對呈現出的基礎水平卻參差不齊,建立在這一學情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教學目標的設定與實際教學行為之間,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于分層教學活動開展的訴求也就較為強烈。
1 分層教學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當中,在整體大學乒乓球課程的學習過程里,占據教學主體地位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層次性、階段性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實現不同階段學生差異化教學活動,這是實際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乒乓球技能的主要方式之一。
具體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即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然后圍繞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性,通過層級劃分,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方案,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實現路徑,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
2 實際應用
具體到大學體育教育工作當中,分層教學的應用要分為四個方面來探討,分別是基于教學對象的分層、基于教學理念的分層、基于教學目標的分層以及基于教學步驟的分層。
2.1 教學對象
大學乒乓球課程作為大學體育教育課程中的一項,通常是以選修課程出現,面臨全體學生展開的,學生在報名參加的過程中,并不限制學生基礎,以喜好報名參加,最終依據實際報名人數,按照乒乓球教學設備的數量與實際教學活動排課內容的設置,劃分為若干班級。通常每一個班級的人數都在二十到三十人之間,學生之間大多都不認識,所呈現出的乒乓球水平也相對參差不齊,因此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初期就受到了限制。
針對這一問題,首先要圍繞教學對象,展開分層措施,如對于同一班級的學生來說,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開展關于乒乓球水平的測試和考核,通過測試和考核,進一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對應的教學內容。通過對于教學對象的分層,一方面,學生都能夠在自己所能適應的領域范圍內展開較好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也不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有效實現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2.2 教學理念
除了對于教學對象的有效分層外,還要實現對于教學理念的分層。具體到實際中,對于教學理念的分層,就是建立在對于教學標準的基礎要求上,為了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具備一定的學習與進步空間,掌握學習的意義,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以教學對象為基準,形成不同的教學理念。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開展基礎教學內容,以個性化的教學為主,依靠教師引導,實現教學活動,而對于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而言,則開展專業性較強的教學模式,主要提倡技能化教學、智慧化教學,以此來創造彈性化的教育理念,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3 教學目標
對于教學目標的分層,首先是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學生個體之間無論是技術、能力、專業性上,還是個人的身體素質方面,本質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如果忽視差異性,建立相同的教學目標,就會促使學生很難在同一教學活動過程中達到教學目標。而分層教學視角下會設置不同的教學步驟與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的不同進一步加劇了學生對于同一教學目標達成的難度,因此,教學目標也應當實現分層化。
具體到實際中,除了考慮到學生的個人情況與身體素質外,還要考慮到實際教學設備、師資力量、教學課時的安排等,綜合分析教學開展的各類條件,從而設計并規劃有效的教學目標。
2.4 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的分層是建立在上述基礎上,形成的具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的教學行為。
具體到實際中,以初級、中級、高級的三層分層教學設置為例。初級階段,要求學生能夠熟悉乒乓球運動的理論內容,包括基礎的運球規則與賽事規則等,實現基礎的體能訓練,包括耐力、精準度等,以及能夠簡單的開展對打練習,如能夠正確發球、接球。而在初級課程基本實現后,就可以進入中級課程,實現對于一些技法上的學習,當進入高級課程的教學階段,技術難度加大,包括削球、正反打等。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入大學之前,學生已經呈現出一定的個體差異性,但是對于知識的渴望和對于運動的喜愛是相同的,因此,教學應當是能夠滿足學生的主體需求,促使學生有選擇的實現自身的喜好,分層教學活動的開展,顯然能夠較好地滿足這一點,是現階段較好的教學形式之一。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