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廣帆
摘要:幼兒期是語言能力發展極為關鍵的一個階段,把握好這一階段將為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除了課堂語言教學之外,幼兒園中的語言活動區對于鍛煉幼兒語言運用能力亦具有顯著的作用。語言活動區的合理創設應遵循幾個前提,即科學認識幼兒的思維特征與認知規律、透徹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秉持趣味性原則編排多樣化游戲活動。在此基礎上,本文對大班語言活動區的創設進行了三點探索,以期充分彰顯語言活動區的功效,讓幼兒暢游在語言交流的樂園之中。
關鍵詞:語言活動區;大班幼兒;創設;分析;探討
一、前言
語言活動區是幼兒園功能區域布設的重要內容,它可以使得幼兒在一個相對安靜、寬松的氛圍中開展語言交流活動,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鑒于此,我們在活動室內創設了這一功能區域,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熱點及認知基礎,在語言活動區中配備了大量的圖書、圖片、故事錄音等語言運用材料,讓幼兒們根據自身的興趣自主選擇。在初始階段,幼兒受到語言活動區創新布設及優美環境的吸引,紛紛來到語言活動區進行體驗,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后,我們發現光顧語言活動區的幼兒日漸減少,并逐步變成鮮有問津的狀態。我們對圖書、圖片等內容進行了更新,并換了新的故事錄音內容,結果依然沒有改變這一情形。
幼兒對語言活動區沒有興趣的原因為何,帶著這一疑問我們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在日常的區角活動中,幼兒光顧語言活動區的情況,我們做了詳實的統計,分析后發現,幼兒進入到語言活動區后,興趣容易轉移,對語言活動區的專注度缺乏持久性。進一步分析后得知,語言活動區不夠活躍的原因在于:其一,教師在創設語言環境時,沒有做到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無法調動起幼兒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語言運用的主動性較為薄弱;其二,語言活動區所選擇的材料對于生動性以及趣味性元素的融入顯著不足,幼兒同材料的互動性欠缺,多數材料以單向的“聽力輸出”方式進行語言訓練,致使幼兒無法長時期專注于此;其三,語言活動區創設并未考慮到活動方式的多樣性,所選擇的活動形式過于單一,且同幼兒的實際興趣相背離。
明晰了幼兒語言活動區創設所存在的問題,就能夠采取針對性的優化策略。本文即由此入手,基于提升語言活動區吸引力并充分發揮其語言鍛煉功能的需求,我們對語言環境創設、語言區材料選擇、語言運用游戲編排等三個方面展開了深入探析,以期為現階段幼兒園語言活動區的調整策略決策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優化語言活動區的功能,使之真正成為幼兒語言運用的“樂園”。
二、秉持“以人為本”原則,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語言交往在語言教育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于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必須在同他人的交往之中得到充分發展,具體而言,幼兒需要明晰如何運用恰當的語言形式來對自己的交往傾向予以表達,同他人開展交往應該采取何種策略,組織語言需要運用何種方式。這些都需要通過對語言活動區的科學布設,從而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助力幼兒的語言運用實踐水平的提升。為此,教師在幼兒園之中需要從下述兩個方面入手予以針對性的調整:
1、積極創設旨在提升幼兒參與度的寬松語言環境
通常而言,應當把語言活動區設置在能夠引起幼兒注意,同時又相對安靜、獨立的區域。為了給幼兒語言運用營造出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還可以在語言活動區內放置一些小沙發、小椅子等,地面上則可鋪設部分色彩柔和、質地柔軟的泡沫墊,讓幼兒置身其中能夠切實體會到親和感。另外,語言活動區內的椅子、沙發擺放亦需要有所講究,即擺放應當以能夠促進小組交流、雙人交流,不應存在較為割裂的“單獨”區域,從而在環境的布設方面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欲望,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寬松語言環境的營造還可以通過引入孩子們所熟悉的卡通形象來進行,熟悉的事物往往能夠迅速抓住幼兒們的注意力,這就為后續內容的推出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前提。
2、營造幼兒自主“使用語言”的各種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表現在幼兒語言學習過程中更甚,因而,語言活動區的創設應注重對幼兒興趣的準確把握,通過各種幼兒所熟悉的日常情境創設,讓其在充滿熟悉感的情境之中自覺主動地運用語言,達到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如我們在語言活動區中設置了“小小商場”、“小小辦公室”等主題情境區域,并配備了一些情境演繹的基礎道具,幼兒們可以在此區域進行角色扮演,如商販、白領等,在此類富于趣味性的情境活動之中,通過對實際生活中場景的模擬對話,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可以得到快速的提升,教師則從旁指引,讓孩子們的模擬更加逼真,并予以持續的鼓勵,增強其語言運用的信心。
三、緊扣大班幼兒實際需求,提供豐富的趣味性語言區材料
1、選擇富于生動性與趣味性的語言區材料
以往的語言活動區之所以無法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功能,一個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所選擇的語言區材料并未高度契合大班幼兒的實際需求,語言區材料之中生動性、趣味性元素的融入明顯不足。故而,我們認真分析了大班幼兒“好動”、直觀體驗需求強烈的特點,對語言活動區中的材料進行了擴充,不僅包含以往靜態的材料,還增添了動態的材料,從而給幼兒營造出了一個既能聽、又能說雙向的語言運用情境。如可在語言活動區當中設立“人機對話”的語言運用操作材料,在以往的故事錄音之中加入一定的問答交流,此外,還提供了一定與故事錄音密切相關的立體玩具,幼兒可根據故事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再現部分故事內容。這樣的語言區材料破除了以往幼兒語言訓練“只聽不說”的問題,使其在語言表達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人機互動亦提升了幼兒對語言活動區的關注度。
2、語言區材料務求豐富且更新及時
語言活動區的材料不能一成不變,階段性的豐富及更新是十分必要的。幼兒處在一個對周遭世界充滿著好奇心的特殊年齡階段,這也決定了他們對很多事物的興趣無法長期保持一致,固定的語言活動區材料無疑將使其很快失去興致,同時也無法滿足幼兒興趣發展的現實需要。因而,教師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便應多與其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所在,并讓幼兒們參與到語言活動區材料的選擇、語言活動區的布設過程中來,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使其更具主人翁意識,加強其同語言活動區的聯系。
四、遵循大班幼兒認知規律,開展多樣化的語言運用游戲
幼兒的語言能力必須在持續的交流、運用過程中得到發展與提升,欲充分發揮出大班語言活動區的效果,就必須給幼兒們盡可能多地提供讓其使用語言的機會。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對幼兒這一特殊年齡段群體的認知規律予以完整而準確的把握,即幼兒的學習過程多以直接經驗為主,故而在運用好語言活動區時需要正視游戲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語言運用能力提升為根本目的,通過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來促進學生的語言自主運用意識,從而達到對語言運用更為深層的理解與感悟。此外,開展多樣化的語言運用游戲還能夠為幼兒的語言學習營造一種富于激發力的氛圍,避免以往幼兒語言學習產生過于機械單調的弊病,在踴躍的游戲參與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
有基于此,我對以往所設置的語言活動區進行了較大的改造,結合大班幼兒的思維特征與認知特點,有意識地增設了大量生動有趣的語言運用游戲,如“釣魚”、“語言旅行棋”、“轉盤組句”等。在“釣魚”游戲中,讓幼兒在不同的區域之中“釣”出幾個關鍵詞,然后再根據這些關鍵詞組成一個句子,由于教師對構成句子的詞組進行了科學分類,使得幼兒所選擇的關鍵詞總是能夠組成一個合理的句子,該游戲極大調動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再如“語言旅行棋”游戲,幼兒在游戲推進的過程中會遭遇棋面上所標注的各種語言運用任務,只有完成此類任務后方能繼續前進,如此,幼兒便在歡快的游戲之中充分調動起自身的語言知識儲備;“轉盤組句”游戲,教師事先準備好了幾個標滿組句關鍵詞的轉盤,讓幼兒們轉動盤面,得到一些關鍵詞,再用這些詞匯組成句子,真正讓幼兒們在“玩”中“學”。
五、結語
總而言之,語言活動區是幼兒開展語言運用實踐的重要場所,科學合理的語言活動區布設能夠大大提高幼兒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增強其語言表達的自信,進而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實踐過程中,應秉持“以人為本”原則,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緊扣大班幼兒實際需求,提供豐富的趣味性語言區材料;遵循大班幼兒認知規律,開展多樣化的語言運用游戲。真正做到讓幼兒暢游在語言交流的樂園之中,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語言學習,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所在,從而鍛煉幼兒的思維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云.心花怒放還本真——幼兒語言活動生活化教學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1(02):43.
[2]成永琴.開放式問題設計推動幼兒思維走向深入——以大班語言活動“幼兒園里有……”為例[J].清風,2020(12):57-58.
[3]陳萍,孫姣.電子白板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以小班語言活動“愛吃水果的牛”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05):32-33+38.
[4]楊洋.語言活動不止要說——讓學引思下中班幼兒語言活動開展的策略探究[J].中華少年,2020(01):41+43.
[5]陸小紅.幼兒園語言區域的有效創設——以大班語言區活動觀察為例[J].新校園:中旬刊,2016(6):176-176,共1頁.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