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梅
摘要: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更是幼兒從小應該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家長和教師要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通過多種渠道對幼兒實施文明禮儀教育,抓住文明禮儀教育的塑造期進行有效引導,讓幼兒從小知禮、懂禮、守禮、明禮、用禮。
關鍵詞: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氛圍
前言:
“不學禮,無以立”。禮儀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文化修養,同時也在塑造彬彬有禮,舉止文雅的個人形象,幫助人們形成融洽、友善的人際關系。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勢在必行,開展各種文明禮儀活動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能幫助幼兒形成有禮貌、守規矩,具備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質,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一、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在幼兒園教育中不難發現,目前很多幼兒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在關愛和寵溺下不懂得尊重他人勞動成果,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謙讓與合作,在與人交流中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時有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缺失,需要家校合作,抓住幼兒可塑性強的關鍵時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為幼兒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學實踐中,很多幼兒不了解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知識,對禮儀文化的認同感不強,主要是教育工作者對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視不足造成的。幼兒園缺乏相應的禮儀文化培養內容,很少設置文明禮儀特色課程,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活動較少,幼兒尚未接受系統的傳統禮儀文化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的方式方法過于單一枯燥都會降低教學的效果。因此,基于這一現狀在幼兒園德育教育中做好文明禮儀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對幼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以豐富的禮儀文化教育形式吸引幼兒
幼兒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強,在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中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教育,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和家長發揮言傳身教的榜樣力量,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大方文明的談吐和衣冠整潔的形象從小事入手,做幼兒的禮儀榜樣。幼兒教師在一日活動中,選取一兩名文明標兵在門口迎來送往,道一聲:“早上好,歡迎你的到來。”在課上讓幼兒跟老師互敬互愛的語言進行問候和對話,以生活教育的方式中開展禮儀教育。幼兒教師抓住一切教育機會,如在播放動畫片,讀繪本,講故事的過程中提取文明禮儀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內容滲透,幫助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舉辦文明禮儀主題活動滲透禮儀教育
幼兒活潑好動,愛玩愛鬧,主題教育活動是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兒教師在校園中定期舉辦禮儀小榜樣評選活動,開展“爭做文明禮儀小客人”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文明禮儀我踐行”為主題的兒歌匯報演出活動等。在主題活動中,幼兒教師讓幼兒在多樣的主題中用游戲競爭的形式認識文明禮儀知識,掌握簡單的文明禮儀交往常識;讓幼兒觀看自己的日常行為視頻發現那些文明有禮的行為,了解在用餐、穿著、行禮方面的不良表現并予以改正;讓幼兒之間互相模仿鞠躬、握手、鞠躬的禮儀行為,強化學生的文明意識;創造多種實踐機會,讓幼兒們以情景劇表演的形式表演“公交車讓座”,“扶老人過馬路”,“拾金不昧”,“不亂丟垃圾”等各種行為。展開家校合作,讓幼兒回到家中去在生活中實踐各種文明禮儀行為。
(三)營造良好的禮儀環境影響幼兒行為
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環境造就人”,“孟母三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內容都在強調環境的教化功能。對幼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挖掘環境中文明禮儀的教育資源,為幼兒積極營造文明禮儀的教育環境,時時提醒幼兒文明、謙讓、合作、知禮。幼兒教師帶幼兒一起開展以“文明禮儀”為主題的創意手工活動,幼兒動手布置文化墻,校園宣傳欄,以及幼兒園各個區域的文化標志。在上下扶梯的地方用:“不推人,不擠人,按順序下樓梯”;在幼兒園的花圃周圍樹立“小草青青,腳下留情”的宣傳語;在教室中制作“合作、禮讓、分享”的宣傳語等。這些文明禮儀的標志時時刻刻都會提醒幼兒們注意自己的言語,規范動作,發揚美好的傳統文化品格。
(四)開設禮儀課程,完善禮儀教育內容
文明禮儀內涵廣泛,內容豐富,知識體系龐雜,需要幼兒園專門開設適合幼兒的文明禮儀課程,制定詳細的教育計劃,樹立文明禮儀初期目標,中期目標,最終目標,讓幼兒逐步了解文明禮儀的知識內容,具備足夠多的知識材料后,做到知行合一。幼兒教師挖掘跟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禮儀教育內容,在文明禮儀課上巧用繪本、童謠、動畫片等多種教育載體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幼兒教師跟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園文明禮儀手冊,鼓勵幼兒參與制定屬于自己的行為禮儀計劃,提升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幼兒教師挖掘傳統經典著作,在文明禮儀課上讓幼兒共讀《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將其中的小故事進行拆分教學,讓幼兒用兒歌、繪畫、表演的方式背誦傳統經典內容,提升道德品質。
(五)開展家校合作,鞏固幼兒行為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幼兒在思想認識上了解了文明禮儀的重要性,還要把認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把文明禮儀當成一種日常習慣。幼兒教師積極跟家長開展較小合作,邀請家長來到校園中進行禮儀親子游戲,加深幼兒的學習印象,增加親子的情感,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對幼兒來說影響一生,因此,幼兒教師調動家庭教育資源,讓幼兒參與進行“良好家風家教我傳承”的實踐。家長配合幼兒園把家庭中文明禮儀行為故事以文字的形式進行總結和書寫,讓幼兒在校園中根據自己的家庭故事進行復述或演講表演活動。家長在總結的過程中會反思自身的行為,努力為幼兒構建文明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品質。
結語:
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是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需要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視,開展各種主題實踐活動,在生活學習中從小事入手,從我做起,讓幼兒在喜聞樂見的學習中形成守規矩,知禮儀,守公德。
參考文獻:
[1]薛曉菊 . 淺談民族聚居區幼兒的禮儀教育[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4):161.
[2]胡慧娟 . 重 視 禮 儀 修 養 ,不 讓 幼 兒 輸 在 起 點[J]. 教育:周刊,2017(24):49-5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陳鶴琴.陳鶴琴教育思想讀本·活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朱學梅.談禮儀教育應從幼兒抓起[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1).
江蘇省徐州市沛縣崔寨幼兒園 江蘇省 徐州市 2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