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學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在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的普及起步比較晚, 知識產權教育體系仍在建設中,大部分領域都處于階段。中小學生的接受正處于塑造人生觀的時期, 全球價值觀和觀點,并強調知識產權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在學校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以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青創空間為例,主要介紹我校如何開展知識產權教育活動。
關鍵詞: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青創空間
一、在中小學開展知識產權教育的必要性
中國正在逐步向創新型國家和知識產權強國轉型。通過教育手段積累知識產權文化,可以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鋪平道路。華中師范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劉所長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存在知識產權價值缺失的問題,大眾文化中的知識產權價值尚未完全確立。然而,中小學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現階段知識產權價值觀的培養將直接影響我們未來公民的知識產權意識,從小培養知識產權人才也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學校是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實施教育和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是知識產權教育在技術革新人才培養的搖籃,是傳授知識,培養人才的地方。 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礎,知識產權教育成為學校教育能有效地促進知識產權的國家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作為起點具有戰略意義?!笆陿淠?、百年樹人”必須經過幾代人的長期努力,才能持續提供創新人才。 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接班人,全社會的尊重和真正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關鍵。 在中小學階段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對我們國家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提高整體競爭力,提高我國公民的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中小學開展知識產權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自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工作啟動6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共選擇了兩批60所中小學進行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各省市試點示范學校建設有條不紊推進。目前,我國中小學開展知識產權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問題:一些學校只是通過喊口號來了解知識產權教育,沒有意識到知識產權教育是一個漸進的、持續的過程;許多學校的教育理念仍然注重考試而不是文化素養,許多人輕創造,重成績;如果對知識產權教育活動沒有成績要求,學校就不會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產權價值觀和創造力。
知識產權教育的深入發展需要一批年富力強、敢為人先的教師來承擔傳播和指導的重任。但大多數知識產權教師對本體知識把握不夠到位,缺乏系統的學習和外出考察的機會。絕大多數學校開展的知識產權教育,也僅以知識傳播和理論教學為主,缺乏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條件、沒有能力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實踐活動和建設知識產權教育校內實踐基地。
三、在我校在開展知識產權教育的策略
1.擴大宣傳陣地,提高師生知識產權意識
宣傳活動遵循教育性、科學性、群眾性、創造性活動的原則,以校園科普大屏、布告欄、學校官網、圖書官、青創空間、校外知識產權教育基地為宣傳陣地,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狠抓教學質量落實,積極開展師生知識產權專題系列活動,利用手抄報、創意大比拼、月度發明創意之星評選、師生知識產權競賽等多途徑、多樣式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在校內形成師生關注知識產權、懂知識產權的良好形勢。
2.組建師資團隊,強化師資培訓,打造一流團隊
學校知識產權教育側重于知識傳播和提高意識。這個主題貫穿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中。在專項知識產權教育領導小組和青創空間辦公室的領導下,成立校級知識產權社,聘請省內外知識產權教育專家和科技創新名師,兩條主線成立了由杰出專家、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帶領的優秀教師團隊,為全校班主任提供短期培訓,讓每位班主任了解普及知識產權教育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徑,調動班主任的力量,激活班級學習知識產權的積極性,構建家校知識產權教育平臺。
3.形成課程體系,全校普及知識產權教育
學校秉承“月月有科普、周周有活動”的知識產權教育理念,開發了知識產權科普教學課程、創新創造活動拓展課程、社團興趣課程、知識產權和創新教育課程。通過改進課時安排,保證每個學生每學期有15個課時的知識產權與創新教育課程,并設立青創空間知識產權教育輔導員團隊工作室對學生進行長期培訓,跟蹤展示學生成績,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別出“新”裁的作品。
4.打造青創空間,為學生搭建體驗平臺
學校打造最前沿的青創空間,集實驗室、勞動技術室、人工智能室、通用技術室為一體化的創新創造體驗平臺,配備學生實用操作工具和知識產權及創新教育書籍雜志,打造學生喜歡的青創空間。與此同時,學校每年安排專門的時間舉辦一系列科技節、知識產權日系列活動,展示學生的創作成果,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創造發明的樂趣。
5.形成激勵機制,為師生提供出彩的機會
青創空間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造、發明等競賽和展覽,鼓勵學生創作優秀作品,申請國家專利,推薦學生的創意產品在知名雜志和報紙上發表,讓學生從創意走向發明,走向展覽和競賽的成功,讓更多的年輕創作者有機會大放異彩。同時,學校、青創空間分別建立了相應的獎金激勵機制,用于鼓勵已經公布競賽成績和專利成果的學生和教師。
6.建立教育體系,將成果升華成學校榮譽
總結學校知識產權教育情況,整合學校知識產權教育資源,建立現有師資、創新課程、宣傳陣地、展示平臺、制作者空間、創新活動、激勵制度的知識產權普及教育體系,積極爭取中科院未來科學家創新教育基地、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燎原計劃基地校、宿遷市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爭取學校青創空間成為全國青少年培養最具前沿的創造空間。
四、成效與思考
知識產權教育通過課程教學、課外活動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了他們的知識產權意識。在知識產權教育的實踐中,教師學會積累知識產權知識,并通過各種渠道傳授給學生,有助于學習和師生之間的真誠交流。同時,教師的教育行為也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著教師的綜合素質,課程開發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可以繼續反饋完善知識產權教育體系的進程。
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宣傳,構筑校園青創空間,開設創新創造發明等一系列課程,舉辦相應的校園活動,知識產權教育得到真正的落地,知識產權教育深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指向每個學生一生的發展,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彰顯知識產權魅力。
參考文獻:
[1] 胡同春,中小學知識產權普及教育方法探索 ——以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和中美關系摩擦為視角[J].河南科技,2019,(12)
作者簡介:張令臣,男,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知識產權教育輔導員,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青創空間主要建設者、推動者,主要從事中小學科技創新、創造發明、知識產權教育等研究。
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 江蘇 宿遷 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