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編輯加工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質量、更好地服務于工程建設行業的前提。本文通過分析工程建設類圖書的特點,結合工作實際情況找出編輯加工中常見的問題,并針對這六個方面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工程建設;圖書編輯;編輯加工;圖書出版
中圖分類號:G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0-0224-03
工程建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活動,包括人們生活、生產的各類建筑物和工程設施,按其自然屬性可分為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機電工程三大類,涉及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建材工程、冶金工程、有色金屬工程、化工工程、醫藥工程、輕工工程、紡織工程等眾多領域。
工程建設類圖書是傳播工程建設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介,要想起到服務國家建設事業的作用,首先要保證圖書內容的高質量。影響圖書內容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圖書的先進性、可讀性、編校質量等。其中,對書稿的編輯加工是提升圖書質量的重要途徑。編輯應當充分認識工程建設類圖書的特點以及編輯加工中常見的問題,在編輯加工過程中對經常出錯的地方更加注意,并通過相應策略應對這些問題,從而提升出版物的質量。
一、工程建設類圖書的特點
工程建設行業具有范圍廣、專業性強、科技創新應用多等特點,因與其他行業的特點不同,工程建設類圖書與其他類型的圖書相比也具有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圖書種類眾多
工程建設類圖書的種類包括技術類圖書、考試類圖書、定額類圖書、標準規范、畫冊、工具書等。
技術類圖書內容以行業最新研究成果、技術應用為主,介紹行業發展動向。考試類圖書主要是職業資格類考試教材、教輔等,以知識點講解、真題及模擬題解析為主。定額類圖書以表格為主要形式列出數據及指標,作為施工、預算、概算、投資估算等工作的依據。標準規范是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完成具體工程工作對照執行的規定條文。條文中包含示意圖、公式、表格等形式,部分標準規范包括對條文的解釋說明。畫冊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文字說明相對精簡,讓讀者一目了然。工具書主要供查考、檢索,而非通讀的圖書。工程建設類的工具書有很多種,包括相關規定匯編、工作手冊等。
(二)內容形式多樣
工程建設類圖書的內容包括文字、插圖、表格、公式等多種形式。插圖、表格、公式中的錯誤具有隱蔽性,不像文字敘述中的錯誤容易鑒別,需要編輯具備專業的知識,并熟悉相關的出版規定。
(三)內容專業性強
圖書包含的專業門類眾多,主要是以指導工程建設實踐或傳播相關知識為目的,涉及的內容有深度且與標準規范的關聯性強。工程建設領域的知識更新速度較快,需要嚴謹的語言表述。內容的專業性是工程建設類圖書的顯著特征,也是圖書質量把控的關鍵點,編輯要確保內容的專業性、科學性、規范性、先進性。
(四)細節要求較高
圖書中的文字敘述、術語、插圖、表格、公式、物理量、單位名稱等方面都有相應的規定,需要編輯具備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才能做到發現問題并加以修改。文字敘述和術語的使用在嚴謹性、準確性上有很高的要求。插圖、表格是工程建設類圖書的重要展現方式,設計參數、取值系數、材料的物理特性等往往通過表格形式展示,這樣使閱覽更加清晰、查詢更加方便。以插圖作為示意,可以讓文字內容更容易被理解。插圖、表格的細節要求有很多,圖號、圖題、圖注、表序、表名、表頭、表注等都有相應的規定。公式、物理量和單位名稱要嚴格遵守出版管理規定中的專業用法,以及大小寫和正斜體方面的要求。
二、編輯加工中常見問題
編輯加工是編輯活動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整個出版流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和重要意義[1]。工程建設類圖書所具有的特點對編輯加工工作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圖書繁雜的種類、很強的專業性、較高的細節要求,都使得書稿中往往存在較多問題。編輯應當充分認識工程建設類圖書的特點,并在編輯工作中注意對常見問題的歸納、總結。下文列舉了編輯加工中常見的六類問題。
(一)政治性問題
工程建設類圖書以專業知識、技術成果、工程案例等為主要內容,書稿中的政治問題常具有隱蔽性。內容可能涉及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價值導向、特定名詞、歷史事件、保密內容、地圖繪制等方面的問題。
(二)內容知識性錯誤的問題
工程建設類圖書是傳播知識的媒介,對工程建設行業有重要的影響。第一,要保證書稿中內容的正確性。書稿中時常存在敘述的內容不正確,或引用資料和標準規范的內容不正確的問題。第二,內容的先進性問題。工程建設行業發展迅速,技術更新很快,在書稿編寫過程中有些技術、規定、設備、工藝可能已經更新、迭代。第三,書稿中技術內容可能與國家發展方向、行業發展方向不相符。
(三)量和單位不規范的問題
在編輯加工中經常會發現量和單位使用不規范的問題,主要有四大類問題。
1.單位名稱及符號錯誤。編輯加工中常發現非法定計量單位和錯誤的單位符號,如“斤、公斤、市斤”應轉換為“千克”,“公分”應轉換為“厘米”,“大卡”“千卡”應轉換為“焦耳”。另外,化工工程和農林工程中常使用英文縮寫作為單位符號,如ppm(表示10-6)、pphm(表示10-8)、ppb(表示10-9或10-12),這些縮寫不是單位符號,在不同地區含義也有差異,容易造成誤解。
2.正斜體錯誤。書稿中常出現量和單位符號的正斜體錯誤,應當注意,無論正文的其他字體如何,量的符號都必須用斜體,表示物理量符號的下標用斜體,其他下標用正體。單位符號應為正體。
3.單位名稱使用不規范。如5平方米應為5m2,不應簡稱“平米”,且應使用單位符號表示;涉及角度、百分比的范圍時,前后數值都應加單位符號,如1~15°應為1°~15°;涉及數值范圍時,數值前不應再加“約”,如約3~5cm應為3~5cm。
4.不規范的量名稱。如過去工程建設中常用的“比重”一詞,現在已經停止使用,需要根據書中實際情況改為“密度”或“相對密度”。表示電能單位的“度”應當改為“kW·h”,表示速度的“邁”應當改為“km·h”。
(四)引用標準規范的問題
工程建設類圖書編輯加工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查證書稿中涉及的標準規范。工程建設類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其中,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標準不僅保障了工程水平、工程安全、工程進度,還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書稿中標準規范的問題屬于比較重要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名稱、編號不準確。標準的名稱加上編號對應唯一的標準,反映一本標準的信息。標準編號由標準號和發布年號組成。由于同一標準有不同版本,如《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工程測量標準》GB 50026-2020。同一標準的不同版本的標準名稱和標準編號存在不同,在書稿中存在不同名稱和編號的組合,容易造成誤解。文中也時常存在名稱和編號的誤寫。
2.引用廢止的標準規范。工程建設類圖書中經常引用標準規范的內容。由于書稿編寫過程中標準規范更新的信息接收可能不及時,引用了已經廢止的標準規范。標準規范是對工程建設領域最新技術成功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引用廢止的標準規范會影響到工程建設水平的提高和國家相關政策的落實,嚴重的甚至會和法律法規相違背。
3.引用標準規范的內容有誤。部分書稿中會引用標準規范的具體內容,由于標準規范條文獲取渠道不同,或者圖書編寫錯誤,引用內容也常常存在不準確的問題。
(五)名詞錯用的問題
工程建設行業中存在很多專有名詞。有些名詞在字形、概念、讀音上很相近,常常錯用。
1.沿用行業中的簡寫字。書稿中常有許多過去行業中的簡寫字,如用“砼”表示混凝土、“黏土”寫作“粘土”等。“混凝土”一詞是工程建設行業中使用最頻繁的名詞,由于筆畫較多,被用“砼”表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砼”曾廣泛出現在工作建設類圖書和報刊上。編輯加工中應注意使用“混凝土”這個規范的名詞。“黏”字在工程中常被用“粘”字代替,“黏”字統一讀作nián,而“粘”字統一讀作zhān。需要注意用“黏”的詞語主要有黏膜、黏液、黏土、黏附、黏度、黏合劑等,用“粘”的詞語主要有粘貼、粘連。在編輯加工中應當注意區分和修改,一方面使文字用法更加規范,滿足出版物管理規定,另一方面使閱讀更加順暢,滿足各層次讀者的需要。
2.術語概念不清而引起誤用。書稿中存在很多行業術語,術語誤用情況比較常見。如質量與重量、拌和與拌合、試驗與實驗等詞的錯用,這些名詞誤用是因為作者對概念不清而使用了相關詞語。還有一種誤用,是因為對術語概念不清而造成的錯寫,“踢腳線”錯寫為“踢角線”,“軸測圖”錯寫為“軸側圖”。
3.同音字錯用。現代漢語里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出版物中的別字就是同音字的錯用。如房檐、檐口、封檐板的“檐”字錯寫為“沿”,水分、鹽分、養分、組分、揮發分的“分”字錯寫為“份”,活性炭、炭化爐的“炭”字錯寫為“碳”,天棚、頂棚的“棚”字錯寫為“篷”,影像、圖像的“像”字錯寫為“象”。
4.舊稱誤用。書稿中的很多術語有舊稱。如“概率”曾稱為“機率”“幾率”,“通信”曾稱為“通訊”,現在這些舊稱都是不規范用法,應當改為現在的用法。還有一些術語,新舊國家標準中存在差異,編輯在加工書稿時要以最新國家標準為依據[2]。
(六)插圖、表格錯誤的問題
工程建設類圖書中的插圖、表格較多,問題主要有三方面。
1.插圖、表格與正文內容不一致。工程建設類圖書中插圖和表格都應與正文內容一致并且相互呼應。書稿中時常出現插圖、表格在正文中未提及,正文內容與插圖、表格中的內容不相符,文字敘述中描述的插圖、表格位置與實際位置不一致等問題。
2.插圖、表格繪制不規范。插圖的線條繪制應符合制圖規范的要求。繪制虛線、實線、粗線、細線、點劃線等應當符合規范要求,線條長短、比例應得當。表格的形式應符合規范要求,特別是表頭的欄目設置要規范,與內容對應清晰,容易識別。
3.插圖、表格內容錯誤。插圖、表格中的內容錯誤比起文字敘述中的錯誤更容易被忽視。書稿中常出現插圖、表格中的文字、符號、單位等內容的錯誤。另外,表格中的數字涉及運算的,需要注意數值是否正確。圖表和數據的正確性很重要,它可能直接影響到引用者的科研結果和教學參考[3]。
三、編輯加工能力提升策略
在工程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讀者對高品質圖書的需求不斷提升,這對圖書編輯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圖書編輯要認識到工程建設類圖書的具體特點及書稿中常見的問題,并從編輯工作實際出發,通過針對性的措施實現編輯加工水平的提高。下文列舉了工程建設類圖書編輯加工能力提升的一些策略。
(一)增強自身的政治鑒別力
編輯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杜絕出現政治方面的錯誤[4]。作為一名圖書編輯,應當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政治鑒別力。首先,編輯應當積極參與政治理論學習活動,并注意日常的積累。編輯要積極參加出版管理部門組織的學習,并關注圖書內容中的政治問題案例,通過學習逐步增強政治鑒別力,從而減少圖書內容的政治問題隱患。其次,編輯要全面學習和掌握出版政策法規,并關注出版管理部門的最新要求,加強對規定的學習、理解。圖書中涉及法律法規的引用,編輯要嚴格與原文核對,確保引用最新版本的內容,并且與原文一致。圖書內容涉及重要的講話、著作等,應保證語言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二)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
圖書的專業性決定了編輯需要不斷學習工程建設領域的知識,并對專業領域的發展有足夠的了解。編輯可以通過多參加學術交流活動,與工程建設領域的專家加強溝通,多關注行業動態,加強對行業的發展的了解。因編輯的工作內容和時間、精力有限,專業知識應首先注意做到廣,再力爭在一些領域做到精。
(三)加強細節要求的學習與積累
有針對性地對工程建設類圖書中常用且易混淆的術語進行辨析和總結,以提升編輯對術語的敏感度與處理能力。將術語在線平臺、術語標準規范、權威書籍等作為學習工具,從中學習、掌握術語的規范用法。
編輯可以根據現行國家標準中關于量和單位的規定,對工程建設類圖書中存在的典型錯誤進行辨析,注意歸納總結圖書中量和單位的常見問題,主要是單位名稱及符號錯誤、正斜體錯誤、單位名稱使用不規范等方面的問題,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對上述問題加以注意。
編輯應當熟悉插圖、表格方面的具體規定,并在編輯加工中對照執行。
(四)利用工具查證引用標準規范
工程建設類圖書經常涉及標準規范的問題,編輯要對書稿中的標準名稱、標準編號及標準內容的準確性進行查證。利用互聯網查證標準規范對編輯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工程建設領域的大部分國家標準均可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查到標準公告和現行標準的電子版。在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網可查到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相關編制動態。使用標準規范的數據庫產品也可以方便檢索,如中國計劃出版社推出的“工標庫”平臺,編輯可以通過關鍵詞、標準名、標準號、起草人等信息查詢相關標準,可以看到準確的標準規范信息,以及該標準的狀態是現行還是廢止。如果檢索到的標準為廢止標準,也可以看到該標準新的名稱及編號。編輯需要時刻關注標準規范的替代更新,貫徹使用國家的最新標準[5]。
在編輯加工過程中,對引用標準規范的修改屬于技術內容的修改,編輯應當就修改意見與作者交流。
(五)總結工作經驗
總結工作經驗是提升圖書編輯加工書稿能力的有效途徑。做好書稿的編輯工作需要豐富的經驗,編輯要時常回顧自己的工作,反思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編輯要注意總結書稿中常見的問題,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供今后工作中查閱,也要針對某一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將共性的問題找出來,這樣做有利于找到編輯工作的規律,用以指導今后的工作。編輯可以在出版一本書后,針對這本書的編輯過程總結心得體會。
四、結語
工程建設類圖書是研究成果、工程經驗的重要傳播載體,在工程建設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圖書的內容質量直接關系到傳播效果,而圖書的內容質量與編輯對書稿的加工水平密切關系。編輯要做好書稿的加工工作,除了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以外,還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較強的文字功底,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對工程建設類書稿中常見的問題有充分的認識。這就要求編輯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積累,主動學習,通過切實有效的手段不斷提升編輯加工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圖書出版工作,為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一梅.淺談編輯加工中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J].科技傳播,2018,10(24):45-46.
[2] 王瑛.淺析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J].新聞傳播,2019(12):192-193.
[3] 陳新剛.科技類圖書編輯加工原則及常見問題探析[J].采寫編,2019(04):131-132.
[4] 巨鳳.圖書編輯出版中的質量問題與應對措施[J].科技傳播,2020,12(23):57-59.
[5] 高悅.淺談科技類圖書的初審讀及編輯加工[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1):173-174.
作者簡介:劉濤(1988—),男,北京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