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葒
摘 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開展職業教育時必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滿足相關就業崗位的需求。本文將在分析當前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以培養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服務型人才。
關鍵詞: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踐教學
1 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在變化,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數量的匱乏及質量需求已成為現階段主要面臨的問題。根據工信部統計,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需求總量將達到120萬,人才缺口達103人,急需大量的專業人才。隨著技術的革新,傳統的技術人才已經不能適應行業的發現,新能源汽車技術需要既有車輛方面的專業技術,也要懂電池、電機、電控方面的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1]。
2 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催生職業教育專業,為適應行業人才的需求,2019年在《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新增加了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檢修專業和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中職學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旨在培養高水平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能人才。在進行學生培養時,應加強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培養,讓學生掌握新能源汽車的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具備新能源汽車維護和保養、檢測、維修等基本技能,從事新能源汽車保養、檢測、維修等技術服務的高技能專門人才[2]。
3 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3.1 學生學習興趣差
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課程具有交叉融合多學科知識的特點,課程內容跨度大,邏輯性強。不同于基礎學科的層層遞進和前后呼應,學科連貫性小,學習難度較大。而中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低,學習習慣和學習積極性差的特點。所以在現階段中職開展的專業課學習過程中,課程內容枯燥難懂成為了學生們的普遍感受。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內燃機汽車在結構及工作原理上有著極大的差別,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都搭載了超過人體安全上限電壓的動力蓄電池,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維修操作時,一旦發生高壓觸電將會對維修人員的生命造成威脅。因此在現階段的實踐教學中,為保障學生的安全,多采用試驗臺架進行教學,與實際運用場景運用差別較大,且為了避免學生因操作不當而損毀設備,會提供詳細的操作步驟,學生不僅思維受限,也會由于實踐性弱而缺乏學習興趣。
3.2 課程內容滯后
首先,由于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迅速,導致課程內容的更新滯后;其次,大部分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沒能結合崗位需求,工作任務偏離企業實際工作任務,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材質量難以保證;再者,校本教材開發速度慢,市面上難以找到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匹配的教材。教材內容更新速度慢,會給教師教學工作以及學生的學習帶來不便。
3.3 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設備匱乏
實踐教學是實現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主要途徑,專業功能完善、設備齊整的實驗實訓室是開展實踐教學的保證[3]。但是由于實訓設備都較為昂貴,大部分中職院校無法配齊實訓設備,落后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教室難以滿足學生技能實訓的要求。
3.4 落后的教學模式
傳統學科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注重教師為主體而非學生為主體,重視理論重視的灌輸。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學科特點與汽車維修專業學科特點差異較大,且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內容包括了電工電子等較為抽象難懂的內容,照搬教學模式,依托現有多媒體教學手段,學生很難在規定實踐內理解晦澀難懂的原理并運用到實踐教學環節中,不利于實踐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效果差。
3.5 師資力量匱乏,缺乏高水平專業教師
新能源汽車專業對于學生來說是新的,對于教師亦是如此。在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大部分老師都是通過自主學習從傳統汽車專業轉崗而來的,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學習不夠深入[4]。這些教師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力處于學習探索階段,實踐能力嚴重不足,教學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不僅不利于高質量教師隊伍的建設,而且影響實踐教學的開展,對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4 探究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踐教學相關措施
4.1 實踐教學改革
實踐教學是中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必經途徑,人才培養必須立足于企業實際需求,切實提高企對學生的滿意度。當前的實踐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需求,實踐教學改革非常必要。中職院校應當利用“現代學徒制、企業訂單班、校企合作”等模式,與企業協調合作,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適合學生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模式,為企業培養大批優秀人才。
4.2 強化師資培訓,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新能源汽車專業的“雙師型”教師應該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及豐富的實踐教學經歷[5]。由于現階段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師普遍缺乏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經驗,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顯得尤其重要。
首先,可以聘請行業專家,強化教師培訓的力度,及時拓張和補充行業的前沿知識,完善理論體系,提高實操水平。其次,組織積極參加技能等級培訓,考取低壓電工證等資格證書。最后,以賽促學,鼓勵教師參加新能源汽車的技能比賽,提高技能水平。
4.3 創新教學方式
我國中職學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以理實一體化和理論+實訓的教學模式為主,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情景中進行學習,完成工作任務,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工作場景的模擬和工作任務的再現一直是實訓教學環節中的主要方式,由于新能源汽車自帶“高壓電”的特征,為確保教學過程的安全性,學生動手實踐機會少,培養出來的人才難以滿足企業的真正需求,因此必須創新教學方式。
將VR技術融入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成為教學方式創新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VR技術的運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傳統課堂中互動性、情境性不強等問題,能夠讓學生在虛擬的環境中與教學內容互動,還能利用AR技術對工作場景的模擬能打破傳統的情景教學,學生能更加直觀的進行任務分析,快速建立思維模式。特別針對實踐教學,虛擬技術可以減少現實教學中某些實訓操作的困難和危險,更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在呈獻知識信息、輔助教學活動、加速和鞏固學習過程以及設計、優化學習內容和學習情境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6-7]。
5 小結
新能源技術革新快,中職院校需要緊跟時代變化步伐,立足專業特點,通過探索,促進和優化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以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
參考文獻:
[1]Jin You ZHANG Analysis on demand and status for maintenance personnel of new energy vehicles[J] FUJIAN ZHILIANG GUANLI,2019(5).
[2]王吉敏.中職五年制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初探[J].中國培訓,2018(5):34-35.
[3]蔣鳴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建設研究探討——以北京信息職業學院為例[J].汽實用技術,2020(13):219-221.
[4]趙文平.企業作為職業教育主體作用的發揮——基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解讀[J].職教通訊, 2019(11):20-25.
[5]寧萍,謝興祥.人才培養視域下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探討[C].Proceedings of 2019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Modern Management(ERMM 2019).Proceedings of 2019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Modern Management(ERMM 2019).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2019:246-250.
[6]劉園.VR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研究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6):207-208.
[7]李小林,徐劍坤,潘程奇.虛擬現實技術在高校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