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居紅
【摘要】根據當前社會的發展,各個企業在選擇人才前首要考慮創新精神,使中職院校加強對學生創新教育。因此在中職機械教學中,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滿足當前企業對人才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中職教育;機械教學;創新能力
當前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關鍵時期,為中職學生日后的發展以及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創新能力也是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關鍵。在現階段的機械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遞專業的知識內容與技能,同時還應當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保證學生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促進自身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
1.當前中職院校的教育背景
改革教育以來,中國教育在多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這種變化必然影響到職業教育的變革歷程。所以我國大部分中職院校開展了教師對于教育課程整改項目進行研究,大部分中職院校的項目實現已經進行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有些中職院校已經有屬于自己的完整專業特色,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的擬訂,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新構建及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已經獲得了較好的教育改革成果??傮w而言,全國的中職職業教育發展前景廣泛。但距離當今社會對中職畢業生的教育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在實踐理念層面主要是被學術牽絆,中職學生面臨著職業思維的缺失。目前,中職教育改革實踐不夠新穎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歸咎為“中職學生”的文化含韻和行為習慣很難適應中職教育改革規律的內在要求。在機械的教學中使學生產生慣習,缺少個性湖阿道培養,使學生創新意識受整體教育的限制[1]。通過國家示范校建設項目的推動,中職院校無論是教育理念、辦學模式、團隊結構、課程體系、教學形態以及教學管理等都有了不同層次的轉變。但是還難以擺脫學生不良慣習對其改革創新的影響,從中最能體現出中職學生相對缺乏職業思維,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職業教育相比較于其他學術教育的優勢與價值,沒有真正理解職業教育的內涵特征,更沒有意識到中職教育改革創新的必要性。
2.在中職機械教學中的創新改革
2.1中職院校的改革與創新
(1)根據目前的招生形式來看,我國??茖W校門檻降低,不斷的普及與擴招。所以院校要通過一些重要因素吸引學生的選擇,比如本校畢業生的高就業率或達標度等,這些優勢都體現了中職院校的教育水平、教學質量、對于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的有序開展,使為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2]。
(2)大部分院校存在的問題在于機械專業的基礎設備陳舊、并且機械專業的師資力量薄弱,不能確保對于學生的培養方式符合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當創新高效的教育理念,并且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構建科學可行的課程體系。將中職院校的重點目標放在對于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提高。
(3)雖然新課改的實施已經得到了基本的落實和深入,但是很多的教師在機械教學過程當中,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采用機械化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的開展,不僅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體會,影響了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發展。讓各大中職教育院校增加對校企合作的重視與開展,許多中職院校缺少相關機制的支持,導致企業無法走進校園,學生無法走進企業。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轉型及迅速發展,使墨守成規的中職教育在人才培養上停步不前,學生的思維被局限,不利于中職學生的創新發展。
2.2學生學習思維的創新
中職教育改革已經進入到水深火熱的地步,中職教育的改革離不開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時能夠打破傳統教學的頑固思想,為學生建立新思想,樹立“職業思維”。當今社會任何職業工作和職業教育都是以專業的形式進行傳授的,它意味著職業的內涵既規定了職業工作的維度,又規范了職業教育的標準[3]。因此在課程上將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根據當前學生的可塑性,讓學生的思維長期處在活躍的狀態,在實際投入機械教學時,可以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為學生建立每個章節的學習目標,并且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去,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且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擴散。
創新思維的主要體現在于學生的個性化得到綻放,使學生改變具有的思維模式,學會轉變自身位置去思考問題,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特別是因為機械專業的學習包含許多復雜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等,是創新訓練中良好的切入點。比如,在學習在學習四桿、凸輪、帶輪機構時,相關專業的教師要提前預備好本節內容學習所涉及到的教學工具,然后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建立學習的目標。先通過傳授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操作的基本原理,在這一基礎上使學生能夠靈活的投入到具體操作中,可以比較不同機構之間的優缺點,引導站在其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為缺點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并且可以實際操作來證實,增加學習樂趣[4]。
3.結束語
根據上述文章可得,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中職院校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隊伍中一支必不可少的主要力量,但是部分中職院校教學方式過于傳統,限制了機械專業學生的創新發展,因此,中職院校應當加強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定位,切實增強機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相霞.分析中職機械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職業教育,2021(25):184-185.
[2]吳廣杰.中職機械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J].科普童話,2020(14):15.
[3]鄭連福.中職機械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05):202-203.
[4]石秋東.淺析中職機械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天工,2019(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