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藝
【摘要】在教育事業的不斷實踐和發展中,身為教育者,越來越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同一位老師在不同的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對學生起到的教育指導作用是不同的,教學水平的效率也是不同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遵循傳統教育模式中優良的教育方法也要結合學生本身的特點以及時代對教育發展的要求來進行自我的變革,將有效的教學經驗投入到教學實踐中,使學生成為最終受益者。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指導
引言:
針對初中生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實踐,是基于時代和現實所提出的要求,在經過小學的基礎教育之后,學生會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這對于課業壓力和學習節奏都較快的初中學習來講,僅僅靠基礎的學習習慣是不夠用來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的,在初中學習生涯中,學生不僅要求在成績上要保持住,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上也要有加速的發展才能更好的銜接高中及以后的學習生活。
一、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知識來源的貧乏
幼兒及小學時期是學生一生的學習生活中相對輕松的時期,有著足夠多的業余時間去補充和豐富語文知識,能夠寬松的去體驗生活,在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及生活的點滴中感想感悟,而步入中學后課業壓力和各色輔導班的出現使得增加課外語文學習的機會減少了。
(二)對語文學習的忽視
漢語是我國的母語,也是國人學習語文的天然優勢,在面對語文和其他科目比如數學和英語等內容較多且具有一定困難的學科時,學生一般會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到不熟悉、難度大的科目中去。
但作為學生需要清楚認識的是,漢語和語文的區別,學習語文除了其最基本的工具性,要完成能夠互相交流的任務以外,更多的是文學上的升華,不僅僅是一門用于溝通的語言。這樣就意味著,語文不是教會學生認字造句就可以了,中國漢語博大精神,語文中的遣詞造句,閱讀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其精妙之處都不是朝夕能夠獲得,語文對學生的要求不是只會寫流水賬的日記,而是筆間都有靈動在跳躍,這就是說,語文必須在能夠把握好基礎之上,花費心血和時間才能夠掌握精髓,才能學好的。而學生日積月累的忽視往往就阻礙了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研究
(一)在實踐中創新方法
在把握整體學生的學習水平穩定的情況下,注重對優秀語文學習者能力的拔高,和后進生的學習水平的提高,致力于使其達到平均受教育水平,因材施教,將教學的節奏把握在自己手中。
針對語文學習能力優秀的學生,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布置語文閱讀任務時,增加閱讀書刊內容的難度,偏重于思考的維度和深度,在明白文章的主旨之外,鼓勵學生發表關于文章的自己的見解,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針對后進生的培養,重點在于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師生的持之以恒。后進生的問題一般是由于學生的基礎薄弱,在某個學習階段落下功課,以至于系統的學習過程斷掉了,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找到學生學習的弱點和難點,先將短板補齊。例如,學生知識儲備的匱乏,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每日字詞句的積累,要求每天做美文摘抄,每天寫一段文字來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
另外,網絡文化的興起,帶給學生不同的文化體驗。一方面網絡文化的良莠不齊帶給學生的影響是未知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將網絡作為自己的教學工具,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例如b站的興起和壯大,該網站有著大量的優秀視頻創作者,將一些知識變成生動有趣且干貨十足的小課堂,教師可以模仿和學習,以此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文化的發展是勢不可擋的,教師要將其化為自己的工具,挖掘網絡教學的更多可能性,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途徑。
(二)結合學生學習特點,緊抓教學目標
從初中學生面對的語文學習的問題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輕視以及語文學習時間分配的情況,都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障礙,針對以上問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語文學習時間的安排上,要分步驟,分階段,將課堂學習與課下學習相結合,在課堂上安排每日任務,將其養成學生的學習習慣,占據每節課的十分鐘左右。除去課堂上的正常教學流程之外,應在校內提高語文學習的地位。
語文學習是可以體現在生活之中的,可以大量借助生活中的場所和項目來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指導,例如閱讀大賽的舉辦,播音主持比賽的舉辦,也可以將時代特色與學習相結合,比如科幻畫展,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文化活動中的歌詞比拼,圈定特定的主題,讓學生在優美歌詞的意境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增強語文學習興趣。
節日和校外活動也是語文教學指導的良好途徑,比如參與五四青年節的活動,參觀紅色博物館都是可以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歷史,接觸文學,體驗其中的情懷增強語文學習的感悟能力。
結語:
語文的教學指導,需要通過教師的不斷實踐和總結經驗來豐富和完善教學方案,要針對時代發展的特點,創造帶有這個時代標記的文化,初中生的學習特點既有別于幼兒園小學階段的啟蒙時期,又沒有到高中大學的自覺時期,因此在這個階段,還需要語文教師從不同的方面去啟發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通過課堂學習、課外閱讀以及生活中各類可以從中汲取文學素養的事物中逐步提高語文的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林慧.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當代教研論叢,2018,(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