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菱 邳鵬
摘要: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期,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的召開在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黨一直立足自身,重視黨內建設,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強化新時代大學生的政治意識的意義重大,如何將黨史教育的精神價值轉化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推動高校立德樹人的實效性。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主要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去分析強化新時代大學生的政治意識的原因、意義和實施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政治意識;黨史教育;精神價值;實施路徑
當前我黨明確強調加強黨自身建設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但現實中大學生學習這一理論時如何與自身實際聯系起來,是一個有待思考的重大課題。部分大學生未能正確認識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這一主張的重要性,存在個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不夠堅定、認為黨的政治建設不夠明確具體等誤區,培養大學生增強政治意識意義重大。
一、新時代大學生強化政治意識的緣由
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中間大約30年的時間,新時代大學生是走好“新長征”路的骨干力量,面臨各項風險和挑戰,要求大學生必須端正態度,認識增強政治意識的重大意義。
1.挖掘黨史教育精神價值的內在要求
黨的歷史是一部勇于自我革命的歷史,樹立正確黨史觀,把握黨史教育中的精神價值,將其轉化為大學生個人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回答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三個問題,根本上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全黨和黨中央的核心,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真正讓大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堅持問題導向,勇于自我革命,抵得住各種風險考驗,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發展,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
2.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在《論權威》一文中,恩格斯也認為保持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一定需要維護黨的權威,他指出,“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是荒謬的。1黨領導人民經過艱苦奮斗取得了三大歷史功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是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事業事業、偉大夢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國夢要有時代新人扛起這份責任,要使接班人增強政治意識,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
3.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要求
百年黨史已經證明辦好中國事情關鍵在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首要任務是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目的也是為了引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在一起,匯聚強大力量。新時代大學生要強化政治意識,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新時代大學生強化政治意識的意義
新時代大學生強化政治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勇于自我革命,抵得住各種風險考驗,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有利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維護黨中央權威,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高校思政課堂是對大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陣地。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華民族優秀精神資源,不斷豐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研究闡釋,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可以有力地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國家意識、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意識,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與情感認同。
2、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產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產生的理論成果,致力于解決中國現實問題。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變成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將有助于全黨在堅定政治路線的基礎上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我黨必須建設好自身,繼續帶領大家努力奮斗,讓全黨重點圍繞群眾利益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真正地做到為人民服務,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社會長治久安,人民實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高校增強大學生政治意識的實施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站在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高度,特別強調:“年輕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2高校要努力營造增強大學生政治意識的環境,主要有以下路徑。
1.學校重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
增強主流文化認同的前提是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所以學校必須重視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素養。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著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3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警惕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必然強調高校立德樹人的落腳點是要培養服務國家、社會和人民的人才,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和就業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高校為黨培養青年黨員,在大學生群體中發展黨員,必須要利用好思政課主陣地和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加強黨性錘煉,嚴肅黨組織的政治生活,不斷提高政治能力,使大學生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覺悟、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高度看齊。
2.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樹立正確黨史觀
正是有了先烈們英勇頑強的奮斗才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在全社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探索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的方式,將黨史教育中的榜樣典型與大學生生活中的美好形象相對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強化立典型、樹榜樣工作,讓大學生爭做生活中的榜樣,發揮榜樣的力量,達到育人效果。將我黨在歷史長河中的精神力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3.加強思政教師挖掘優質影視資源的能力
比起傳統理論教學,學生更喜愛圖片、視頻更直觀的學習方式。為了教學效果,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課堂教學要兼具理論性和趣味性,教學內容要豐富,需要老師下大量功夫,在“互聯網+”時代要重視運用優質影視資源,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課教師要主動提升篩選、總結、升華能力,準確把握既符合主流價值又具有教育性的優質影視作品,將其穿插到教學中,增加教學吸引力的同時,加強對教學目的的輔助作用,增強教育理念。鼓勵通過課程思政,加強思政課教師與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老師的交流與合作,探索思政課改革和專業課改革的路徑,形成育人合力。
4.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增強主流文化認同
高校大學生通過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要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為指導,提高大學生對紅色影視作品的政治判斷力和藝術鑒賞力。《覺醒年代》電視劇的展播收獲滿滿好評,凸顯了良好的紅色影視氛圍。這提醒了影視行業要為大學生人格塑造創造良好的氛圍,大學生要自主地篩選世俗氣息過重的影視作品,要自主地選擇具有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的優秀紅色影視作品進行鑒賞,自覺地提高鑒賞優秀紅色影視作品的興趣,通過生動活潑的熒幕形象歷練人格,增強主流文化認同感。每部傳遞正能量的紅色影視作品都會打造正面的人物形象,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一個或者多個影視作品中的人物作為自己的偶像,主動在情感體驗和思維方式中獲得人格歷練。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8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
[3] 胡洪彬 .習近平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論析[D]. 探索,2017(06).
[4] 羅芹.提高政治能力 培強從政根基[N].楚雄日報(漢). 2021-04-14.
作者簡介:文千菱,女,漢族,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