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曉晴
摘要:我國現行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創業思路[1],極大程度地推動了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在當前全面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也有效推動了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緩解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大學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成為創新創業的主要人群,但在其創業企業的過程中也凸顯出種種問題,影響到大學生創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中對于創業企業的成本管控是大部分創業企業都面臨的問題,需要引起社會和創業者的思考,本文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來幫助大學生創業行為的順利開展,促進大學生創業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問題;思路
1.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
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大學生通過個人及組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創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大學生創業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國家不斷推出針對大學生就業的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2.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主要存在的問題
2.1大部分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概念比較模糊,認為所謂的創新創業就是經過頭腦風暴或者靈感一現而涌出的某一個或某一些點子,但大多數的點子是不成熟的,或者已經存在于當前的社會現實當中,并不是所謂的創新創業,究其根本,在于我們的學生對社會現實情況不太了解,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比較久,沒有多余的經歷去研究和探討現實生活需要的真實的創新創業是怎樣的存在和運行模式
2.2自主創業參與者少,旁觀者多
盡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機關、稅務部門以及各個高校都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給予了這樣或那樣的優惠條件,但是大學生參與的熱情仍不是很高。據華南某高校于2004年對5所重點高校1?400名大學生做的一份調查顯示,有74.57%的學生表示有創業意向,可是最終創業的卻不足1%,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大部分人都處于觀望的狀態[3]。
2.3自主創業多是從事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傳統行業,成功率低。大學生在校參加的自主創業計劃大賽中,大多數項目都是關于高新技術的。一旦學生畢業脫離學校后,要憑個人之力創辦高企業,卻往往顯得勢單力薄。所以,大多數畢業生在創業時選擇了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小較容易操作的傳統行業,人們對于大學生創業無疑是寄予厚望的,盡管國家出臺了優惠政策[2],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但目前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并不多,自主創業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
2.4多數的自主創新創業是缺乏明智領路人的,對于多數大學生來說,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或某個行業的知識相對豐富,但缺乏實踐操作的能力,或者把控某個行業在社會當前意識形態下的存在方式,如果沒有該行業的佼佼者作為實踐導師,很容易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走彎路,盡管走彎路也是創新創業過程中所不能或缺的一部分,但如果長時間在某個問題中無法解決,很容易浪費時間和經歷在一些不必要的問題中。
3.如何解決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構建個性化的學生選拔培養考核體系,使創新創業及實踐教育走向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軌道。建立合理的個性化學生選拔培養考核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使高校教育更為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4]。同時,為我國高校進一步深化、細化教育創新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社會經濟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學校應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在人才選拔培養考核過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體系的整合和內容的改革上,要樹立以適應性為核心、以性化為特點的高等教育質量觀,以貼近學生實際、滿足學生內在需求為目標,構建系統化、學化、規范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不僅使學生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也給學生提供更多能夠發揮自己潛能的創業平臺。
3.2加強自身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根本途徑。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踐是關鍵。只有把課堂教學所學到的文化知識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尤其是廣泛的社會實活動[5],才能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真正得以提高。并要積極鼓勵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年輕人和大學生,在政策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使其能夠獲得創新創業帶來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
3.3要重視開發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重視師資隊伍建設[6],創新教育模式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創業品質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包括敢于競爭、敢于冒險的精神,腳踏實地、勤奮求實的態度,鍥而不舍、堅定執著的頑強意志,不畏艱難、艱苦創業的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心態及自控能力、團隊精神與協作意識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大學生具有良好創業品質的前題,優秀的導師是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保障。
3.4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教育是對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具體要求,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加強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重視綜合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創新思維開發等方面得到主動發展。所以,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培養大學生創業及實踐能力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當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點[7]。
結語:
創新創業是一個不斷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并將所得運用到下一個環節的存在方式,問題是存在的,也是難免的,更為重要的是尋找到問題的所在,并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才能夠將這個大的命題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謝冬純.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應對——以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1(03):170-172.
[2]李會芬.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的設計實施問題及對策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05):139-140+169.
[3]羅思佳,夏全,胡振宇.健康中國視域下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研究[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33(01):105-110.
[4]王向華.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01):306-307+310.
[5]霍俊爽,王玥,賈翠平,葛笑,康晶,廖成旭,陳強根,李想.醫學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20,41(06):439-441.
[6]宋潔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9):224-225.
[7]李紅,劉東琳.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0(19):134-135.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