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建
摘要:全國體育高考學生的輔導及管理工作是高中學校學生體育高考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高中體育高考的教學中一直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高考體育考試可以有效促進高中學生體育高考工作的順利開展,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參加了解全國體育高考,并積極加入全國高中體育高考之中,從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學校高考上線率的提高,從根本上增加了高中的知名度以及學校的地位。
關鍵詞:體育高考;學生輔導;管理模式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國家對大學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體育專業招生不僅嚴格要求考生必須達到一定的綜合身體素質,而且對考生文化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基層學校體育教師,應主動積極適應黨和國家對學校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的政策要求,從而不斷提高學校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的工作效率。
1.加強對體育高考學生的心理輔導
1.1人際交往方面的心理輔導
人際交往在學生的人格成長和職業發展中起著一個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高中生在日常人際交往中,往往容易與人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沖突,有的高中學生因為不是很善于與人相處,整天郁郁寡歡,心煩意亂;有的高中學生因為人際關系緊張從而導致壓力過大。因此,要及時加強對學生進行處理人際關系的心理健康疏導。一方面,教師們應對廣大學生心理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廣大學生群體學會團結友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包容,從而努力構建和諧的一個班級教學集體。另一方面,教師們還應對廣大學生群體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學生心理教育輔導,幫助廣大學生逐漸擺脫以自我意識為中心的思想,善于學會傾聽、幫助、贊揚他人,積極、熱情地與他人進行溝通,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提高個人修養。
1.2加強體育高考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
受我國高考壓力的嚴重影響,很多高中學生在參加考試前或后會長期出現焦慮、易怒、失眠等多種心理健康問題,導致機體思維活動受阻,大腦出現空白,難以充分發揮正常高考水平。因此,教師非常需要特別注意如何加強對全體學生的各種考試心理上的輔導。通過鼓勵幫助學生,做好指導和組織幫助學生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讓全體學生減少各種心理上的負擔,消除學生心理焦慮,調整學生懼怕考試的態度,能夠擁有較強自信和善于放松的考試心態,沉著冷靜的方法來輕松應對考試。
1.3加強體育高考學生的防挫折心理
因為這些高中生還不成熟,抗拒各種挫折的適應能力較弱,容易長期受到各種外界的壓力誘惑,產生消極的一種心理情緒,甚至過度反應和厭學。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應該注重把學生挫折教育轉化為學生素質教育,通過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引導廣大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應對挫折觀,增強廣大學生自身應對各種挫折的挑戰勇氣和抵抗能力,培養廣大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進取、面對困難的生活態度。
2.對體育高考學生進行學習管理
雖然高考體育文化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但由于體育考生的文化成績普遍較差,因此,迫切需要盡一切可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績。首先,利用一切可用的時間對體育考生進行補考、輔導,統一組織,將學生聚集在一起,請文化老師講解和回答問題。其次,教師之間及時保持聯系,廣泛深入了解學生各年齡階段的學習進展情況和學習結果,幫助學生及時進行總結,共同探討提高文化成績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并付諸行動。最后,積極配合學生家長,共同關注考生的文化成就。不時定期的邀請學生家長到學校匯報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并與孩子一起采取監督措施,督促孩子學習。
3.對體育高考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管理
報考高校體育專業必須經過嚴格的體能測試。如果想取得優秀的職業成就,長期的系統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培養學生自覺刻苦訓練的習慣。在訓練過程中,當學生的動作技術達到動態定形后,教師應使學生自覺地按照訓練計劃進行練習。第二,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發揮出更高的水平,教師必須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體育心理的教育學習、運動生理等知識,并模擬考場現場進行考試,適應附加考試的氛圍,讓學生面對時不怕。第三,培訓時間按教學安排。教師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安排。除了寒暑假有系統有計劃的訓練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課來彌補訓練時間的不足。
4.明確訓練任務
體育高考訓練中應明確學生訓練任務,合理安排學生訓練內容,提高鍛煉的質量。在日常實際操作中,最好還是采用周密的計劃。由于目前學生的身體訓練素質水平較低,應重點加強發展各種綜合性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技能訓練,發展身體綜合素質、速度綜合素質、力量綜合素質,適當控制增加運動強度,減少身體運動量等才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正常身體功能恢復。要正確掌握循序漸進的鍛煉原則,訓練的運動強度一定要由小到大,訓練的具體內容也一定要由簡單到復雜。可以先規劃安排好與走步慢跑相關輔結合的跑步練習,如快速越野徒步跑、變速徒步跑等,并根據學生自身的體育水平適當安排調整跑步間隔時間、重復和每次跑步的距離。主要旨在培養提高學生的運動速度、忍耐力和綜合有氧、無氧等綜合供能的能力。
5.優化體育高考學生的情緒,提高訓練效率
體育訓練本身就存在著重復、單調的問題,并且體育訓練的制度細致又嚴格。現在的一些學生基本沒有吃苦耐勞的能力,所以教師在訓練時一定要注意營造環境,優化學生的心情,激發他們的斗志從而提高訓練效率。例如,在杠鈴的重量訓練中,有些學生害怕疼痛和疲勞,所以他們是被動的。因此,在杠鈴訓練之前,教師首要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斗志。在培訓時,要靈活多樣。在例如,可以帶領學生去爬山等,做一些野外訓練,使學生換一個環境訓練從情感上得到滿足,讓他們可以更加愉快地融入體育訓練之中。在每一天的培訓結束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并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為下一次培訓做好準備。
6.結語
總之,高考體育考生的輔導和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只要我們的老師能夠堅持不懈地關心他們,多付出愛心,我相信一定能夠為更高層次的學校輸送體育人才,為學校贏得榮譽。
參考文獻:
[1]易松濤.談中學高三體育考生的訓練管理策略[J].《儷人:教師》,2016:78-78.
[2]孫春明,許鋒.高三體育考生輔導之我見[J].當代體育科技,2015:143+145.
株洲市茶陵縣第二中學 湖南 株洲 4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