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葉
教育是提高國民文化程度和素質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國始終對教育事業發展,保持著較高重視度,同時還積極地對教育進行著科學改革。現階段,在職高田徑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以及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采用了趣味田徑教學方式。本文就趣味田徑在職高田徑課中的應用,展開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旨在為職高田徑教學提供良好的幫助。
1 趣味田徑的概述
趣味田徑主要是在田徑運用中融入游戲元素,以此提高田徑運動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和積極性的目的。趣味田徑最早起源于德國,是一種十分適合于初中生和小學生的體育教學方式,并且在長期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學生通過趣味田徑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掌握相應的田徑鍛煉知識,還能夠提高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實現了田徑教學質量的提升。
2 趣味田徑在職高田徑課中的應用優勢
趣味田徑雖然比較適合低齡段的學生,但是通過教師的改進和創新,也能夠在職高田徑課中加以應用。下文主要分析了趣味田徑,在職高田徑課中的應用優勢。
2.1 順應教育部門的教學要求
隨著現代教育改革思想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部門對職高田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必須在教學方式上,作出有效調整和創新,以此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而職高田徑教師推行趣味田徑教學法,能夠增加學生的田徑學習體驗感和參與度,從而使田徑課的開展更加順利。此外,教育改革要求職高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綜合性發展,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不能只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基礎性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精神,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和素養。基于此,趣味田徑在職高田徑課中的應用,完美地融合了國家教育改革的理念,進而形成更加適合現代學生的教育模式。另外,趣味田徑在職高田徑課中的合理應用,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田徑課堂學習中,并且趣味田徑還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體驗感,這就使學生在田徑課中,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身運動能力的不足之處,從而選擇針對性地提高。
2.2 提高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
通過趣味田徑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田徑鍛煉的積極性,這也是趣味田徑在職高田徑課中的應用優勢。首先,職高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需要面對各種專業性的知識,并且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對田徑運動失去了興趣。而教師采用趣味田徑教學法,使田徑課充滿了趣味性和娛樂性,如此一來,學生在田徑課中不僅放松了學習心情,還得到了有效的體育鍛煉效果。其次,職高田徑課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讓學生進行單一性的重復性的慢跑、徒手操或者自由活動等,在此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必然會對田徑課失去興趣,也就無法掌握田徑運動項目中的動作技巧。而當教師采用趣味田徑教學法時,就可以將田徑課堂與游戲課聯系在一起,并且在田徑教學中融入了豐富的游戲元素,這樣就可以成功地激發學生,參與田徑鍛煉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
3 趣味田徑在職高田徑課中的應用劣勢
3.1 趣味田徑課程教材的缺乏
教材的應用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但是在職高趣味田徑課程中,卻存在著教材缺乏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趣味田徑教學法,更加傾向于低齡段的學生,所以針對職高田徑教學而言,并且沒有得到重視,自然在教材方面也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持。第二,職高學生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思想和意識,對于簡單的田徑游戲,無法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在教材的編制方面,無法融入有效的趣味田徑內容。由此可見,在職高田徑課中,趣味田徑課程缺乏教材的支持,是現代職高趣味田徑教學法的主要劣勢。
3.2 職高學生田徑課參與氣氛不濃
職高田徑教學中采用趣味田徑,本身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學生的田徑鍛煉興趣,但是就當前田徑課教學而言,存在著課堂教學氣氛不濃的現象。而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職高學生對一些簡單的游戲,已經失去了興趣,所以在田徑課中必然不會有太多積極的表現。另外,趣味田徑主要服務的對象,多為8到13歲的學生,而職高學生的年齡已經超出了趣味田徑的服務范圍,所以在職高田徑課中,即使采用趣味性和娛樂性的教學方式,也始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趣味田徑在職高田徑課中的應用,存在著優勢和劣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根據教學的內容,對趣味田徑教學法進行合理的創新,以此確保此種教學方式,能夠在職高田徑課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山西省武鄉縣職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