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奎 莫宗正
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背景下開展游泳教學,能充分推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然而,現階段在游泳課程教學中存在實踐性問題,集中體現在教師課程設計與學生能力不匹配,現有課程教學進度沒有體現出對學生差異的關注,導致不同學生在游泳課程中水平發展參差不齊,削弱了一部分學生參與游泳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課程評價標準層面,教師難以從學生能力發展的立場進行激勵評價,最終導致學生在游泳課程學習中成果不夠突出。為了解決實踐問題,基于以人為本理念,對游泳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改革探索勢在必行。
1 發掘學生水平差異,提倡分層教學
高校開展的體育游泳課需要針對不同學生水平差異進行區分化教學。許多學生在以往運動過程中,并沒有系統接受水上運動的訓練。因此,在游泳課上難免會出現恐懼心理,學習進度、技巧掌握熟練度方面與其他學生存在較大差距。而有過游泳基礎的學生很容易能掌握課程技巧。面對這些教學現狀,為了突出課程教學的以人為本,教師需要發掘不同學生的水平差異,通過分層教學的手段調動不同學生游泳運動的積極性。
教師可以在課程訓練前對學生能力水平進行初步篩選,針對有游泳基礎的學生可以提高教學要求,在基礎項目訓練環節中縮短時間。有游泳經歷的學生水上平衡的能力應強于其他學生,教師便可以讓其通過簡單的手部拍水和腿部蹬水運動的配合,增強游泳過程中身體的平衡穩定性。而針對從未接觸過游泳運動的學生,教師可以首先幫助學生建立游泳信心,通過救生圈輔助的方式幫助學生適應水上運動中浮力對身體平衡的阻礙,避免學生在訓練中由于嗆水等現象產生恐懼心理。此外,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水上游戲增強學生平衡性,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參與游泳課程學習的興趣。采取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學生水平能力設置差異化目標,能讓不同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獲得一定的目標成就感。
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發掘學生的水平差異,才能設置針對性的課程訓練項目,從而體現出生本課堂的設計關注度。同時針對水上運動的特殊性,教師對不同學生能力進行分層教學,也能對學生訓練中的安全起到全方位的保護。
2 開展多樣訓練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在高校游泳課程中開展以人為本的發展目標,需要教師在課程設計中增加形式多樣的水上游戲環節,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意識,同時建立在學生對水上救生技能的掌握情況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水上活動自由空間,讓學生在自主發揮中提高個人能力。
在多樣化訓練活動的設計目標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訓練水平,將接觸的游泳動作,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呈現。比如學生學習蛙泳時,需要保持身體的平衡性,此時教師便可以通過水上漂浮游戲,讓學生通過身體姿態的放松,在他人的干擾下保持自身平衡。這種游戲化的環節對學生游泳技巧的掌握能起到全面考察效果,也能讓學生在游戲的樂趣中感受到游泳訓練的魅力。此外,許多初學者在游泳時缺乏換氣技巧,或者因為肺活量不足潛入水底與浮上換氣之間的間隔較短。為了訓練學生肺活量,教師可以通過水中閉氣的游戲項目,讓學生適應游泳過程中呼氣與換氣的平衡時間點。這樣的游戲項目對學生集中精力參與到教師課程項目訓練起到推動效果,同時不同水平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水上游戲中都能找準個人定位,在后續課程目標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實際水平,進而量力而行,有助于分組教學模式下個性化課程目標的設定。
3 完善評價機制,發揮教育性與激勵性
建立以人為本的高校游泳課程教學需要完善評價機制,教師可以通過激勵式評價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泳中找到個人成就感,從而為其在其他項目的學習中注入充分活力。針對一些游泳初學者來說,在初期訓練中可能會存在嗆水和抽筋的現象,由此也會引發一定的恐懼心理。而這些恐懼的心理對于學生積極訓練態度的形成會起到阻礙效果。為了消除這些心理對學生技能提升的影響,教師可以利用教學中的激勵性手段,幫助學生找到自身優勢。
游泳初學者在游泳速度和對身體平衡能力上,存在與熟練者較大的差距。為了鼓舞學生堅持訓練的決心,教師可以對學生技能掌握規范度進行提高,如學生對自身優勢的發掘效果更為明顯,并讓學生通過不斷練習,提高對技巧掌握的熟練度。針對有一定游泳基礎的學生,建立鼓勵式評價標準能建立起長期的契約目標學習模式。教師可以在評價的基礎上,為學生提出指導性建議,如如何保持手部拍水和腿部冬水頻率的一致性、在換氣過程中如何避免嗆水這些游泳中的小技巧等,這對于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在評價機制的引導下,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同時在自我優勢的發掘過程中,學生也能建立起長期學習的決心。
4 結語
高效游泳課中開展以人為本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針對學生水平差異,開展分層教學,并結合不同學生游泳技巧的掌握度,設計豐富多樣的水上游戲環節,提升學生自主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同時建立完善的個人評價機制,通過激勵的手段,激發學生游泳過程中對個人能力的肯定態度,從而在動態契約目標的引導下,找準訓練方向,實現個人能力的專項化提升。
(作者單位:1.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南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