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龍
在全民運動的大潮之中,高校體育教學也被放在了重點位置,積極探索高校體育教學新方法,力求讓學生能全面發展。而野外生存教育作為體育教學方式,用于高效體育課程之中,既能夠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又符合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本文針對高效體育現狀,闡述高效體育教學中開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好處,并且提野外生存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野外生存一直以來都是眾多體育愛好者中的寵兒,然而現在非常多的野外生存訓練都僅僅存在于業余體育訓練組織之中。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更偏向于正常體育項目的教學,而不會給學生提出一些新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將野外生存教育列為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不僅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還能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更是符合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這也是實現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目標的基本手段。
1 野外生存教育的含義及作用
野外生存教育與傳統的野外生存挑戰有一定的區別,野外生存教育是在自然中有組織、有計劃且持有一定教育目標而進行的自然體驗活動的一個總稱,這項教育的關鍵在于利用自然進行各種實踐活動,其中包含簡單的登山、郊游、漂流等項目,也包括定向越野、潘陽以及搭繩過界等有一定難度的項目。野外生存教育是以人在自然中的生活實踐為手段,歐陽學生對自然的關心與興趣,從中理解人類與自然的應有關系,感受自然活性的樂趣,同時學會在自然中生存的技術。
當然,一大學生為對象的野外生存教育是對學生的感知以及情緒成長的一種教育,相對于傳統體育教育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教育內容。這不僅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感性和理性的好奇心,還能加深學學生對大自然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上進心以及努力生存的力量,當然最關鍵的孩子讓學生擺脫傳統教育的束縛,化被動為主動,對于學生后續的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2 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好處
開展野外生存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能力以及喚起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的關心,在現實體驗中掌握生活中的必要習慣與技能,這符合現代的教育理念。同時將野外生存教育列入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之中,這能改變傳統體育課程資源集中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興趣,這符合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趨勢,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好處值得我們去關注。
2.1 順應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觀
受當今社會環境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觀與傳統的體育價值觀之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如今的體育不僅僅是強身健體、促進自愈,還將娛樂運動,提高生活質量納入其中,而野外生存教育帶領大學生離開原有的環境,通過直接體驗各種艱苦的生活,讓大學生感受前所未有的經歷,這對于大學生來說,是極好的發現自身長處和能力的機會。除此之外,還能對學生的自主性、協調性以及社會性有一定的培養作用。
2.2 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
現代社會城市化已經是必然的結果,當代大學生多數生長在高樓大廈之中,典型的鋼鐵森林,很多學生對野外已經沒有什么過多的概念,在艱苦環境之中的鍛煉越來越少,甚至很難做到在艱苦環境之中生存。而野外生存教育會將學生帶到野外,在純天然的自然環境之中,學會自給自足,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與人友善交流,這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極其重要。除此以外,當代大學生缺少挫折,在野外生存教育中,學生會不斷遇上不一樣的困難,也會不斷的經歷成功與失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也能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信念,這對于滿足大學生應有的挑戰自我、挑戰極限的人生追求有非常大的用處。
3 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野外生存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
野外生存教育與普通的體育教學不同,期間面臨的困難以及突發情況會更加的多,高校體育教學要想開展野外生存教學,必須要從各方面入手,詳細考慮各種問題出現的可能性,并且制定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首先是如何切實制定野外生存教育的計劃,學生的體育教學可以融入到原有的課堂安排中,但是野外生存教育不同,期間要消耗較多的時間,而且也不能盲目安排項目。因此教師在設定教學計劃時,是否應當考慮項目時間、項目連貫性、項目的試試效果等等,將種種條件分別列出,方便后續的工作安排。
其次就是學生的安全問題以及教育指導者的能力問題。無論是在什么情況下,保證師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野外生存教育注重的是自然,因此可能出現的可變性因素會更多。因此在選擇野外生存指導者時,必須要考慮指導者的能力問題,特別是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其次,負責人應當做好準備工作,事先了解營地以及活動途中的一切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并且要確保無線電話等聯絡手段的可行,事先要對當地的醫療機關,救助機關進行全方位了解,而且要事先培訓學生的一部分急救技能,以防萬一。
(作者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