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獲取知識、提高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是一切學習能力的核心和基礎。研究表明,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自然發生的,需要經過培養與指導。作為全國書香校園之一的晨陽幼兒園,從2003年起開始閱讀研究,如今“閱讀”已成為晨陽幼兒園的經典名片,它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文化。近年來,我園依托江蘇省“物型課程”項目引領,致力于“構建幼兒喜歡的‘圖書館’幼兒園”研究。筆者結合自身實踐經驗,用獨特的視角進行闡述。
關鍵詞:“物型課程”;“圖書館”;幼兒閱讀
中圖分類號:G48?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01-0089-02
引 言
晨陽幼兒園自從成為省“物型課程”的基地學校以來,始終立足幼兒視角,堅守幼兒立場,在“物型課程”建設中主動求新、求變,帶著游戲精神,深化課程改革,注重對課程環境的開發與改造,不斷打造適宜幼兒發展的課程環境。
在“物型課程”的視野下,我們擁有了深度課程與文化自信?!拔镄驼n程”是物象與意象相得益彰、彼此成趣的過程。如何構建幼兒喜歡的“圖書館”幼兒園?如何創設良好的課程情境,為幼兒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這些是我們一直在思考與實踐的問題。
一、封面成像,核心表達——呈現“圖書館”的場域樣態
封面是一本書的靈魂與核心表達,打開我園的封面,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所深受幼兒喜歡的“圖書館”幼兒園。這是幼兒“心靈向往、精神生長”的生命園地。
(一)編織一個多維、立體的閱讀空間
我園打破了區域的局限性,從單一的活動室擴大到整個幼兒園、社區和家庭;從單一的閱讀延伸到全面、立體的多元化閱讀活動。我園以幼兒喜歡的圖書為主線,將幼兒園的各公共空間有機融通,營造可以隨時駐足閱讀、快樂游戲的環境,將整個園所編織成一個多維、立體的閱讀空間,將閱讀元素融入園內的每個角落。
(二)融通一方多元、延展的閱讀資源
我園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豐富,擁有大量的優秀繪本藏書。教師、家長和幼兒對閱讀有著獨特的見解和發自內心的喜愛。在此基礎上,我們不斷豐富閱讀資源,從單一的時間、人員、材料,外延到每個可利用的時間、可以助推幼兒生發學習的人和閱讀生發的其他優質讀物。
(三)埋下一根有形、無形的閱讀線索
我園的“圖書館”是以圖書為主要對話、體驗、互動的對象,以及運營載體的主題式場域,是將整座幼兒園作為一座“圖書館”來整體建構的成長樂園,每個角落都蘊含著閱讀與游戲的種子。“圖書館”是追求幼兒閱讀與生活相伴、習得與創造共長、素養與個性同進的“虛實”共生長的閱讀線索[1]。
在“物型課程”與省“十三五課題”的引領下,我園穩步呈現有質感、有溫度的“圖書館”場域樣態,努力辦一所幼兒喜歡的“圖書館”幼兒園,借助“圖書館”資源與環境,為幼兒開啟閱讀與游戲的旅程。
二、環襯成型、內容表達——拓展“圖書館”的課程路徑
我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興趣、需要與學習方式出發,適時、動態地對幼兒的活動環境進行開發與改造,從室內環境到室外環境,從顯性環境到隱性環境,通過“一廳、二室、三廊、四園、N間圖書館教室”的路徑與表達,努力挖掘園所的潛在價值,充分利用豐富的繪本資源,以幼兒發展為核心,拓展“圖書館”的課程內容與路徑。
(一)“一廳”——書香四溢的閱讀大廳
走進幼兒園大廳,就是大型開放式“圖書館”。閱讀大廳中創設了多個閱讀場景:會發聲的心燈墻、以愛育愛繪本墻、多多元元廣播站……幼兒不僅是“圖書館”的讀者,更是小小圖書管理員。
(二)“二室”——勾連生活的專用室
(1)微格教室:繪本工作坊。繪本工作坊深受幼兒歡迎。幼兒在這里進行多樣的繪本表演活動。研討室與觀察室的有效隔離,讓幼兒處于獨立自主的環境中。
(2)繪本餐廳:全景實踐場小社區。繪本餐廳創設了全景式、以閱讀為主的學習小社區,對有限的空間進行合理布局,劃分成了“童言圖書館”“童心出版社”“童真小廚房”“童話小劇場”“童趣休閑吧”五大區域,讓幼兒游戲的角落處處浸潤書香。
(三)“三廊”——游戲創生的連廊
連廊公共區域是幼兒、家長、教師互動交往的場所。不同的閱讀主題、多樣的閱讀體驗,聽、說、讀、寫、畫,幼兒多感官、多通道享受閱讀的快樂。
“閱讀場館廊”滿足幼兒的需要。我園對三個樓層進行全面規劃,開設自然館、中國館、世界館。“閱讀景觀廊”激活幼兒的創造,從幼兒經驗出發,創意生成《母雞蘿絲去散步》《逃家小兔》等。“閱讀表達廊”尊重幼兒的意愿。教師為幼兒提供小黑板、小畫架、小窗格,展示幼兒創作的繪畫作品。
(四)“四園”——戶外童話的樂園
我園基于幼兒發展的五大領域,以自然為源,以活動為樂,從幼兒園的自然環境特點與課程形態兩方面著手,構建了四個集動態性、游戲性和情境性為一體的多樣化的戶外童話樂園?!八膱@”即閱讀運動園、閱讀探索園、閱讀創意園、閱讀表達園,滿足幼兒體育鍛煉、建構、涂鴉、探究、交往等多元需要,給幼兒更多自由活動、自主表現的空間和機會。
(五)n間圖書館教室——多元生長的班級活動室
(1)利用三維空間,統整班級格局。我園遵循幼兒好感知、愛操作、喜體驗的認知特點,優化活動室格局,充分利用活動室中間、閣樓、午睡室、墻面、地面等三維空間,形成更好的聯動和推動。
(2)把握三個尺度,呈現閱讀文化。每個“圖書館教室”都溫馨、有安全感,有著豐富的材料。在這里,師生動手定制閱讀區,將聽、說、讀、寫、演融入班級主題閱讀中,使教室成為師生共同生活成長的居所。
三、封底成景、價值表達——追求“圖書館”的人物融合
(一)“場館學習”在發生,兒童的愿望看得見
我們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始終關注幼兒的生活、經驗、興趣、需要與學習方式,倡導一日活動皆課程的理念,根據課程實施的需要,適時、動態地對幼兒的活動環境進行開發,努力挖掘園所的潛在價值,充分利用豐富的圖書資源,以幼兒發展為核心,充分夯實課程環境與內容。“閱讀館”的開發與利用,實現了我園“場”“館”相融,構建了“一廳、二室、三廊、四園、N間圖書館教室”場館學習,能夠滿足幼兒個體發展需要,支持幼兒隨時隨地閱讀。
在“物型課程”的引領下,我園豐富了“圖書館”的樣態,豐富了課程實施路徑,讓幼兒的發展能夠被看見、被看懂,使幼兒的愿望看得見。
(二)“場館學習”在發生,幼兒的經驗在生長
在晨陽幼兒園的“圖書館”里,“場館學習”在發生,幼兒的學習在發生,幼兒的經驗在不斷生長?!伴喿x館”中的環境和人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們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學習,調動幼兒閱讀的主動性,使其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伴喿x館”通過三個“參與”和四個“開放”,實現幼兒經驗的“螺旋式”提升。三個“參與”即幼兒全程參與“閱讀館”的空間布局、圖書配備、流通管理。四個“開放”中,一是空間的開放,全園多點式投放,探索小空間大利用模式,提高空間利用率;二是圖書的開放,實現自主借閱,從以教師選擇為主的圖書投放到以幼兒需求為前提的投放,提高圖書的利用率;三是時間的開放,幼兒的閱讀時間自主支配,一日活動中的空余時間均可以走進“閱讀館”,更符合幼兒的閱讀需求;四是人員的開放,教師、家長和幼兒是“閱讀館”資源的共同開發者,三者在“閱讀館”活動中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結 語
晨陽幼兒園這本大書翻閱到封底仍不是終點,如何滿足幼兒當下和未來發展的需求,仍需我們繼續對“閱讀館”進行開發與利用。我們將帶著“物型課程”理念與游戲精神再出發,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不斷追求“圖書館”人物融合的品質,不斷挖掘課程的內涵與價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黃莉萍.談幼兒園圖書館的空間布局與利用[J].科教導刊(下旬),2020(04):182-183.
作者簡介:張小亮(1984.1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學歷,張家港市晨陽幼兒園園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校園課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