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高。在經濟大環境中,金融經濟占據重要地位,其為實現增速的突破,穩固自身位置,開始在發展中進行創新。而企業發展的順利與否直接決定了金融經濟的發展前景。目前,我國很多企業資信度和經濟實力偏低,對于銀行貸款的抵押擔保準入門檻很難達到,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融資擔保的概述,企業融資擔保創新的影響因素,現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融資擔保創新;影響因素;發展對策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融資能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很多企業在經營中都或多或少都遇到了融資難的問題,融資難題會導致企業缺少資金來維系經營活動,限制了未來的發展和壯大。所以,企業要對融資問題加以重視,分析影響融資能力的主要因素,通過優化融資策略,來提升企業融資能力,為企業今后的良好發展提供有利的資金保障。
一、融資擔保概述
(一)融資擔保的定義
融資擔保是一種信用中介行為,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以為擔保對象獲得融資為目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融資擔保,目前我國融資擔保行業受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增加,很多專家學者正在對我國融資擔保行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試圖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在探討銀行合作問題時可以發現,融資擔保行業想要實現轉型升級,就要在融資行業中明確銀行的地位,并充分發揮擔保企業在融資中的作用。融資擔保創新這一理念的提出,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更加寬泛的發展思路,讓擔保服務更加多元化。在企業向銀行進行融資的過程中,擔保機構有利于解決企業融資難題,起到橋梁的作用。我國可參考西方發達國家的融資行業經驗,政府、銀行、擔保企業共同參與到融資過程中,促進融資行業的長遠發展。
我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邁進,但是整體發展速度有所放緩,經濟結構變化,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前景。國家為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出臺了相關政策,為企業營造良好的運營環境。為順應新的經濟形勢,國家根據各個行業實際發展情況,為融資擔保謀劃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融資擔保行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融資擔保行業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且存在發展速度慢、規模較小的問題。我國第一家融資信用擔保企業誕生于1993年,自此,我國融資擔保行業正式開始發展。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起步難、高速發展、持續發展。在融資擔保行業的初期,所涉及的業務較為單一,市場內的擔保機構寥寥無幾,整體發展速度緩慢。
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市場經濟增速處于突飛猛進的狀態,國家為促進企業發展,降低了融資擔保的準入門檻。擔保機構數量急劇增長,整個行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后,融資擔保行業遭遇到了監督整頓,擔保機構收益由盈轉虧。直到2011年,國家出臺了有關監管金融擔保的法律法規,使得擔保行業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
(三)金融擔保行業的發展現狀
據銀保監會統計,截止到去年年末,我國融資擔保機構數量的降速達到了五年以來最高,現有的機構數量僅為5800家。融資擔保機構除數量減少外,兩極嚴重分化。國有資產開始進入融資擔保企業,出現政府性擔保企業發展迅猛,民營公司在市場內所占份額逐漸減低,競爭處于劣質狀態。同時,國家相繼成立了融資擔保基金等再擔保企業。在融資擔保行業中,伴隨國有資產的增加,國有機構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國有行業規模擴大,各個行業的發展指標回升,擔保機構實收的資本也處于上升的狀態。
二、企業融資擔保創新的影響因素
對于企業財務管理而言,融資活動是十分重要的。影響企業融資能力的因素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規模
通常來講,企業的規模和內部管理之間有直接的關系,規模越大,管理越規范。一般企業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其資金的周轉能力也更強,可以作為融資的抵押資產相對較多,相對而言,融資能力強,較為容易獲得外部融資。
2.企業成長能力
企業未來能否順利發展與其成長能力密切相關,企業的成長能力越強,其銷售能力也會越強,資產狀況越好,獲得收益越高。企業資產負債能力越強,更容易控制負債水平,融資相對容易。
3.銀企管理
企業融資多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如果企業和銀行之間的關系較好,銀行對企業內部各方面的信息都能情況的了解,雙方信息對稱,那么銀行給予企業的貸款額度就會相對較大。
4.企業周轉能力
企業的周轉能力和營運能力間是正比的關系,企業的償債和獲利能力越強,企業變更方面獲得融資。
5.企業盈利能力
企業的盈利水平越高,所獲得的收益也會越大,留存收益的資金也會越多,企業不必完全依賴融資來獲取資金,降低了整體的負債水平。
6.企業內部積累
分配利潤在企業內部積累中占據較大的份額,當企業內部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所留存的收益也會相應增高。企業自身可支配的資金增多,可以有較大的潛力來進行內部融資,不必依賴融資擔保機構。
三、企業融資擔保創新存在的問題
我國企業主要有:互助擔保、信用擔保、商業擔保三種模式來構成融資擔保體系。在這三種模式中,商業擔保是最有發展前景的。目前國家對企業的發展情況越來越重視,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為企業營造良好的運營環境。融資擔保創新更加方便企業來獲取融資,但即便如此,目前我國企業融資仍有很多問題存在。
(一)部分企業信用較低
融資難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目前很多企業存在信用較低,生產規模小的情況。銀行對企業貸款的準入門檻較高,企業沒有抵押物來進行貸款。同時,企業難以控制信用風險,也是造成融資困難的另一原因。企業內部沒有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信用不透明,銀行等金融機構很難準確的評估企業信用情況,無法做出有效的貸款決策。
(二)商業銀行經營理念與企業特點不符
商業銀行樂于向經營狀況較為穩定的企業貸款,但是很多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較大,與商業銀行的理念相互矛盾。尤其是對于急需貸款的新興技術企業而言,商業銀行借貸時更加謹慎。同時還存在企業和銀行間信息不對稱,銀行要在貸款前要充分評估、調研貸款風險,防止付出的成本難以獲得回報。部分中小型企業的資金有限,生產規模較小,可用作抵押的固定資產價值很小,降低了貸款的可能。
(三)金融體制問題
政府在對企業鼓勵政策的制定上仍有所欠缺,商業銀行是現有的信貸體系主體,但很少有為中小企業專門服務的。商業銀行為規避貸款風險,服務對象多以國有大型企業為主,中小企業很難獲得貸款的機會,同時國家的相關扶持政策也多以大型企業為主。還有部分企業缺少風險分散補償制度,融資擔保機構偏少,政府沒有設立補償機制,來保護融資擔保機構權益,很多機構只能自行承擔風險。還有融資擔保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嚴重影響了未來發展。
四、企業融資擔保創新的發展對策
(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
企業可擴寬自身的融資渠道,來增強融資能力。企業可利用應收賬款質押進行融資,將符合條件的應收賬款質押給融資擔保機構,在經授信后,再辦理信貸業務出賬。企業在資金缺口較大,急需獲得資產的情況下,還可利用售后回租、直接租賃、杠桿租賃等方式來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對于新興技術企業,還可對無形資產融資方向進行摸索,可有效評估知識產權進行貸款,擴寬質押物渠道和范圍,擴張融資模式。
(二)從商業銀行出發,扶持中小銀行
中小銀行可解決企業小額貸款的問題,所以,要從商業銀行的角度出發,在合適的區域內發展中小銀行。中小銀行一般有貸款區域的限制,其對當地企業的運營情況、信用狀況、債務償還能力較為了解,可以及時與企業進行溝通和交流,保證信息的透明。雖然中小銀行對于大型國有企業可能無法提供借貸業務,但其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來扶持中小銀行,實現中小銀行和企業間的聯動。
(三)完善外部監督機制
為對融資擔保行業的整體發展環境進行優化,政府和銀監會也要承擔起對融資的監管工作。培養行業自律,對于信用評級低、違規操作等情形給以相應的懲罰措施。政府可與銀監會合作,降低融資擔保機構所面臨的風險,從法律的層面出發,制定相關配套機制,有效分擔風險,監管資金,補充擔保機構損失。政府、銀行、企業三者之間可以相互合作,促進融資擔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我國融資擔保行業從起步后,經歷了三個階段,發展成較大規模。但是其中也面臨了很多問題。為有效解決融資擔保行業中存在的問題,要對風控體系進行完善,政府也要加強監管力度,促進融資擔保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方便企業融資,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吳妍.國家擬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實施降費獎補政策[J].福建輕紡,2018(12): 1.
[2]文學舟,丁曉麗,張靜.中國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有效性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江蘇省擔保公司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9(01): 49-57.
[3]方安媛.如何構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制[J].中外企業家,2020(0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