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高職學校想要增進人才培養工作成效性,就應當進一步注重學生管。而以往學生管理模式還是伴隨一些影響因素,應以相應措施予以防控。在信息技術普及的社會背景下高職學校還應借助信息化模式實行學生管理工作,創新升級投票機制,保證增進高職學生管理質量成效,加強學生各方面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院校;學生管理
通常來說,高職學生管理過程都會具有明顯的精細性,可以給學校的有序發展和學風的優化提供有利條件。而各職學校管理工作都具有個性化,但在實際宗旨上還是會體現統一性。近些年來,信息技術的普及在多個角度上改變著民眾的生活、學習方式,在使民眾生活變得更快捷的同時,也改變著民眾的思維模式。在這樣的條件下,采取有效措施保質保效實行學生管理工作,切實保證高職生穩定發展,需要得到學校相關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
1.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概述
學生管理工作在具體開展時,融入信息化模式能夠助力學生管理的創新升級,改變以往思維模式,促進學校各方面優勢條件的充分運用。信息化模式能夠更新管理模式,節省管理上的資源投入,教師在做好全面部署的條件下,再以相應信息系統的運用,就能夠保證管理上的快捷性和成效性,校內各工作組在信息傳遞方面,也可通過信息系統快速完成,便捷而順暢。
2.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管理方式比較落后
學生管理屬于高職學校發展中的重要工作,其現實意義眾所周知。但在具體管理環節,一些學校都未能運用合理的措施,管理思維模式都過于陳舊,也自然不能有效借助信息化模式實行學生管理,學生發展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不能客觀現實的自我剖析。并且教師的教學也缺乏現實的評價,如此狀態也就無助于教學和學生管理思維模式的改良升級。
2.2教師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
對于高職生管理來說,教師在其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促進性。因為相對于普通意義上的高校來說,高職生管理在諸多方面都具有獨特性,在教師工作方面也提出了進一步嚴格的要求。不僅需要有專業學科的教師,還必須要有大型企業的高素質人才擔任高職校實訓教師,助力學生在諸多方面都得到良好發展,開闊學生知識視域,拓展學生思維空間,發展學生綜合能力。但是在具體實訓環節,教師管理則未能呈現創新性,并且在教師信息簡歷收集方面也沒能明朗化的要求。因為高職學校教學會有很多實訓項目,應有教師體現出引導方面的職能,如果管理不科學,信息化系統建設落實不全面,就可能使得師生間難以有效對話,也難以有效增進學生的專業技能。
2.3缺乏對優秀成果的推廣
雖然高職院校中不乏許多先進的教學成果,但是這些成果卻并未及時得到推廣。許多學校并不擅長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也不能將一些成功的教學成果及時推送到學生面前。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時,并沒有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成果進行示范。不僅如此,所涉信息系統也未能體現明顯的完整性,沒有切實呈現出顯著的效用,也自然沒有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教學成果,降低了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師的工作熱情也不會有明顯提升,也自然不能談及對教學的更新或拓展。
3.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途徑
3.1完善管理結構,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
現代高職學校應以全面精簡教育管理結構,合理融入信息技術,將所涉資源予以合理運用,保證將線上資源進行順暢共享,借助對管理結構的調整,能夠將每個業務予以創新升級所有人員都了解本身崗位業務項目,在保證崗位工作質量成效的基礎上,也有效借助信息化技術增進業務活動的快捷性。將原本管理結構予以優化,精通核心業務項目,增進教學管理團隊整體的職業素養。還應主動增進教師職業素養和信息化業務技能,促進其在保證自身業務能力的基礎上,也能夠以信息化模式保質保效開展相關工作,增進管理的快捷性和成效性。注重培養高素質管理者,為校內管理提供有效的助益。應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在具體行動的過程中,保證有章可循。
3.2打造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大力實行學生管理工作,主要是為了增進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和素養,助力學生在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時,可以自帶強大的競爭力,如此一來,便能夠保證達到高職學校人力資源培養與儲備的預期效果。故而,在以信息模式開展管理工作過程中,高職學校就應當給學生創設安全穩定的線上管理系統,在這種系統中,進一步優化實踐教學,借助對多種模式的融入增進學生各方面技能。良好的管理系統能夠最小化以往實踐環節中的影響因素,創新升級管理體制和思維模式,完善課堂實踐環節的短板。
3.3保證管理更加開放,完善管理體系
在信息技術全面普及的新社會背景下,高職學校應逐步對學生管理予以優化,強調學生多方面發展,促進其可以提早熟悉工作環境。需要在信息技術的有效助力下,學生管理過程應在注重教學監督以及學生學情評估的同時,還應精細化教學管理體系,促進學生可以實時和感知到教學伴隨的影響因素,實時答復學生學習中的難題。學生也可借助信息化平臺向教師學習上的請教,提高學生繼續參與教學的興趣。還應給學生劃分組別,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合作空間,促進學生可以在合作中深化學習,增進自我綜合技能。
4.結語
現代高職學校想要為社會儲備更具復合能力的人力資源,就應當先行將學生管理予以優化,借助信息化模式構建線上管理系統,保證所有管理項目的陸續開展,提高教師工作熱情和專注力,這樣能夠切實保證人力資源培養過程的快捷性和成效性,還能夠助力高職學校各方面發展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隋郁.高職院校信息化管理領域的創新[J].產業創新研究,2020(20):179-180.
[2]唐春娥.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16):236-237.
[3]楊愛軍.信息化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0(03):78.
[4]張雷.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船舶職業教育,2020,8(02):57-59.
作者簡介:崔小平(1990.2-)女,漢,河南周口,研究生,藥學,周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