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慧 高敬張
摘要:新課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深入,我們教師要應對教育教學改革所帶來的挑戰,加強學習提升自我的專業化素質是必須的。文章淺談新課程下教師專業化素質的提高。拋磚引玉,以期廣大同仁共勉。
關鍵詞:新課程;教師;專業化;素質
引言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我們所說的教師的專業化素質,不單單指向教學能力,其中還涵蓋了教學管理能力、教學創新能力、師生關系營造的能力以及自我職業規劃和發展的能力。教師崗位并不是一成不變,恰恰相反,在步入崗位伊始我們就需要樹立長遠的學習目標,要在具體的工作中做到與時俱進,與學生共進,與時代共進。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方式來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
1、更新理念,轉變方式
新課程教育改革下教師專業化素質提高的第一步,就是更新教學理念和轉變教學方式[1]。更新的教學理念是與我們傳統的教學理念相對而言的,而教學方式的轉變也主要指轉變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傳授式等僵硬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理念映射到課堂上是師為主,生為輔,教師是課堂的核心,學生們反而處在課堂的次要地位。那么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如果要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教師就要持續的加大教學強度,長處以往,教師的教學工作會變得很累,學生們的學習也會變得疲憊不堪,整體的效果卻不夠理想。傳統的教學理念對應灌輸式等教學方法,學生們在課堂上只要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就可以,這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但是學生們好動貪玩,愛幻想,愛出神,在課堂的40分鐘不能說話也不能亂動,學生們感到課堂變得十分漫長,學習也成為了一種煎熬而毫無趣味可言。基于此,我們要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養,就需要從源頭處著手,從更新教學理念開始。我們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激勵而不是強制學生們主動思考,提出問題,要建設出民主的氛圍降低課堂教學帶給學生們的額外壓力和束縛,而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活力的高效課堂。
2、學習不止,豐富自我
教師崗位不是學習的終點,反而是另一種全新型學習的起點。在教學工作中,有的教師常常抱怨工作太忙,一邊是不斷加重的教學任務需要完成;一邊是人數眾多的學生群體需要管理,再加上校園運行所需的其他工作量,教師們常常感到應接不暇,因而個人學習也就變得‘沒有余力’。客觀而言,我們教師當前的工作量不可謂不大,而教學工作在與學生們接觸時,往往也是一些重復、細碎但又十分耗費時間和精力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領導應當正確認識教師的情況和所處的困境,一方面要盡可能避免與教學無關的事情干擾教師,為教師們預留充足的學習時間,并且主動營造出努力學習、熱愛學習、積極學習的氛圍;而另一方面則是鼓勵教師們開展學習,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開設教師進修研討班,為教師們的教學工作查缺補漏,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不足進行專門的強化和補充。而我們教師要提高自我的專業化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是必要條件之一。在休息時間,我們應當勤于翻閱資料、書籍,針對本學科所需的各種知識要點強化學習。我們有的教師教學多年,經驗非常豐富,在課堂上可做到從心所欲,游刃有余的開展教學工作,但這并不代表不需要學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教學改革多元并舉,因而堅持學習,廣泛涉獵,完善知識結構才能更加有效的創新教學方法[2]。
3、積極交流,共同進步
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離不開教師群體之間積極的交流、溝通。交流可以互通有無,可以廣泛獲取信息,可以及時分享心得,可以碰撞出教學創新的智慧火花。總而言之,教師們之間的交流溝通至關重要,是實現教師群體專業化素質提高的重要舉措。我們有的教師認為教學工作不需要過多的交流,只要認真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完成教學工作,看到學生們成績提升就可以了。這樣的觀念過于片面,學生們成績提升并不能完全得出教師專業化素質提高的結論,兩者之間有關聯但并非是因果關系。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實現積極的交流?其一,校內交流。校內教師交流除了教師旁聽其他教師授課外,還可開展交叉交流的方式,如不同年級段,不同學科之間的教師相互交流,語文教師是否可從數學課堂上汲取教學靈感?英語學科的教學方法對物理教學有哪些啟發?學科之間的交叉交流大大拓展了本學科內部交流的空間。其二,校外交流。學校應為教師的外出學習搭建平臺,讓不同的校園之間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我們應摒棄抱殘守缺的思想,應將本校優秀的教學方法、模式積極的與其他學校分享,而從其他學校中學習和借鑒突出的方法、經驗等,共同進步。
4、課后反思,拓展思路
反思是教師群體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的必修課。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需要定期進行反思,而反思的重點可以圍繞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展開[3]。教書育人是教師肩負的使命,在課堂教學之余,我們應當重點反思課堂上的得與失、好與壞。比如說,反思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對于教學中出現的不足如果換另外一種方法是否能取得不一樣的效果?對于具體的教學主題是否沒有點燃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發揮出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上是否沒有很好的利用生成性資源以豐富和拓展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主題之間存有哪些難以契合的地方,而換另一種教學方法是否效果更佳?等等。而至于教學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反思師生關系,另一方面則是班級文化的建設。我們要學會反思與學生們溝通中存在的不足,在與學生溝通時是否忽略了學生們的感受?在與學生相處時候是否做到一視同仁?等等。只有不斷的反思才能拓寬思路,才能改正不足。總之,從細微處反思,改進一個個不完善之處,以量變換取課堂教學的質的飛躍。
5、結語
提高教師專業化素質是長期、緩慢的過程,我們在工作中需要更新思想意識,學習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先進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習、積極交流和學會反思,不斷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從而更好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參考文獻:
[1]廖燕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專業素質提高的途徑[J].科教導刊,2017,21(18):13-13.
[2]邢思珍.論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J].職教論壇,2019,30(13):61-62.
[3]崔華.在新課標下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策略探討[J].科學教育,2019,30(10):25-26.
(1.永勝縣順州鎮中心小學;2.永勝縣順州鎮州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