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川 連凱旋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跨國公司的業務交易往來越來越頻繁,因此要做好迎接遭受外匯匯率波動帶來損失的可能后果,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外匯風險。在外匯交易越來越多的今天,如何落實企業自身內部的外匯風險防范政策,增加企業的效益是當今眾多跨國公司需要做的事情。隨著“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推出,近幾年國內各大企業紛紛開始響應國家號召,開始進行跨國投資。海爾作為中國制造的領頭羊,走出國門自然沖在隊伍的前面。但是在國際外匯交易的過程中,海爾公司也遇到了一系列外匯風險問題。例如如何改進對外匯風險防范的策略、管理技術、管理意識等,這些問題一直難以解決,成為當下阻礙海爾集團以及中國更多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針對海爾集團外匯風險問題展開研究,提出相關問題,并給出一定可實施性的建議,希望能為其他還未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一些啟示。
【關鍵詞】跨國公司;外匯風險;防范;控制
一、我國跨國公司發展現狀
在進入新世紀以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帶領下,我們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國的跨國公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并逐步成為全球跨國公司大家庭里的一員,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一個關鍵的對外投資輸出國。中國企業聯合會調查顯示,2016年中國跨國公司中前100名海外資產總額達到7.1億萬元,海外營業收入達到4.7億萬元。在中在跨國經營方面我們雖然取得了好成績,相比世界那些知名的跨國公司相比我國的跨國公司還是非常年輕的。我國海外企業中有55%的處于盈利狀態,28%處于收支平衡的狀態,還有17%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但是隨著對外直接投資力度的逐漸增大,中國的跨國公司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現如今發展起來了,我國直接對外投資涵蓋了國民經濟所有行業類別,在跨國經營的各個行業都能發現中國資本市場的身影。我國的首鋼集團公司、中國銀行等一大批國有企業,也開始進行跨國投資,顯示出強大生命力的發展趨勢,經過不斷地的蓬勃發展,現在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一批跨國公司,雖然這些公司不是很成熟,但是到今天為止它們依舊發展很迅速。最近幾年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規模是越來越大,最近幾年,我國不僅一躍成為吸收外資的大國,也已經成為對外投資的大國。目前,我國的跨國公司的對外投資和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以由單一的進出口業務朝者多形式、多渠道、多功能的方向發展。近幾年,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若干省份和若干技術比較成熟的行業,開始了跨國投資的新一輪高潮。從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特點看:一是從跨國生產和經營的產品來看,科技產品較少,而一般性產品較多;二是從經營的情況來看,盈利高的公司不多,多數處于中下水平。此外我國的跨國公司還存在規模小,資金不足,結構差等問題,一些企業的經營目的不明確,存在盲目性。二是與外國合資經營的比較多,獨資企業比較少;在合資和合營的項目或公司中,首先中方所占股權比例小;其次是與海外合資、合營或獨資的公司,從事非生產性經營的較多,從事生產經營的比較少。
二、海爾公司存在的外匯風險問題
(一)外匯風險管理技術落后
2015年海爾集團報告期收入同比下降約4.5% 。海爾公司沒有相對完善的風險管理監控體系,沒有設立獨立的,專業的外匯風險管理機構,缺乏成熟的外匯風險管理手段、沒有穩定的結算貨幣,普遍缺乏風險管理的能動性,自身素質較差,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弱,沒有先進的創新技術作為支持,因此在面對匯率波動時無法及時監控與防范。沒有正確識別外匯風險敞口使企業沒有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導致盈利能力不高。
三、海爾公司外匯風險防范與控制建議
(一)改善外匯風險防范策略
1.遠期匯率
遠期匯率也就是匯率鎖定。通過2017年6月至9月海爾財務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由-74883290元變為-184484132元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通過鎖定遠期鎖定匯率,海爾由于外匯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少。對于海爾來說,遠期外匯是一個相對簡單和易于操作的工具。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的年度報告中:外匯遠期合約期初余額是14,362,482.92元、期末余額是78,092,170.97元、當期變動額是63,729,688.05元、對當期利潤的影響金額是74,049,457.95元。外匯遠期交易可以鎖定進出口企業由于匯率波動引發的風險。公司在進行遠期外匯交易時,因為事先約定了成本和收益事,這樣有利于企業成本核算,可以避免外匯匯率波動。舉例來說:海爾集團如果向美國出口商品,形成一筆100萬美元的應收賬款,預計在三個月后支付,通過該筆交易,海爾集團獲得了一筆外幣資產100萬美元:假設三個月的人民幣遠期匯率為6.7,海爾集團可以按照該匯率與銀行簽訂100萬美元遠期協議,如果三個月后的即期匯率為6.9,海爾集團將規避(6.9-6.7)*100=20萬人民幣的潛在損失,如果三個月后的即期匯率為6.6,海爾集團將喪失(6.7-6.6)*100=10萬人民幣的潛在收益。不管三個月后即期匯率如何變化,海爾集團通過遠期外匯交易發現匯價并且防范化解匯率帶來的風險。
2.外匯掉期
外匯掉期是指交易的雙方約定在兩個不同的交割日進行方向相反的兩次貨幣交換。通過一個例子我們就知道外匯掉期的好處。辦法一是外匯掉期交易。海爾近端買入100萬美元, B/S掉期近端匯率報價是6.8637;1個月后海爾遠端賣出100萬美元, B/S掉期遠端匯率報價為6.8958。近端客戶如需掉入100萬美元對外付款, 需要支付人民幣金額100*6.8637=686.37萬元人民幣;一個月之后的到期日時間, 海爾收到100萬美元后, 要歸還銀行美元, 掉回人民幣,掉回的人民幣金額則為100*6.8958=689.58萬元人民幣。最終, 海爾不但解決了資金錯配問題, 完成了美元幣種的對外支付, 不管到期日匯率怎么變化, 都將會得到3.21萬元人民幣收益。辦法二即期購匯和遠期結匯的方法。海爾用人民幣購買美元價格是6.8637,三個月的遠期結匯價格是6.8716。海爾購買100萬美元需要支付的人民幣為686.37萬元。而另一筆遠期結匯收益為687.16萬元最終的收益是0.79萬元。通過這兩個辦法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辦法一中的外匯掉期交易對海爾的成本要求更低。如果海爾沒有通過掉期判定, 當遠端匯率朝這不利于海爾方向發展時, 海爾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假如美元在3個月后大幅貶值至6.5000,則海爾的損益則變為-36.37萬人民幣。我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尤其在當前匯率雙向波動形勢下,并且在企業存在收付幣種、金額相等但資金期限錯配的情況時, 使用外匯掉期交易,能夠有快速鎖定未來應付款和應收并且通過外匯掉期交易可以延長成交期、交易的品種多、手續簡便、操作便捷等特點從而達到匯率風險防范的目的。
(二)加強外匯風險控制能力
1.努力推進跨國公司資金集中運營管理
2015年6月《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試行)》正式生效,已經有73家企業實行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從效果來看不管是境內的還是境外的資金全部統一放在一個地方管理,大大提高了資金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通過將跨國公司的資金的集中管理,各個分公司的資金可以在內部完成運作,這樣減少了貨幣的兌換次數,通過公司的統一協調,節約了企業資金運營的成本。外幣資金的集中管理還能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其實外匯資金統一運營管理政策還有被改善的空間,例如資金使用的便利程度可以進一步提高,資金通道規模可以進一步擴大,建立資金雙向流動秩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使用穩定的結算貨幣
在國際貿易活動當中,根據具體的情況合理使用本國的貨幣對于外匯風險防范有很好的作用,然而我國的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被使用的頻率不是很多。選擇匯率相對穩定、具有通用性的貨幣作為結算、計價的貨幣,是可以有效的防止貨幣匯率的變動,保證了貨幣兌換的便捷和自由。在當今資本市場中,最為普遍使用的就是選擇美元或者歐元,因此海爾在選擇結算、計價貨幣的時候,如果能選用本國的人民幣最好選擇本國的貨幣,這樣不用擔心有風險的產生;如果不能使用本國的貨幣,那就盡可能選擇通用的人民幣比如美元或者歐元。相對于其他貨幣而言,這兩種貨幣產生的外匯風險相對比較小。
【參考文獻】
[1] 常春燕. 我國外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7.
[2] 姚萍. 企業外匯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施[N]. 中國會計報,2017-11-10(007).
[3] 胡習文. 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
[4] 黃邦定? 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研究[J] 全國商情,2016(03):80-82.
[5] 王亞寧.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金融,2018(0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