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梓強
摘要: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鋪平道路,而讀與寫是小學生語文學習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對此,教師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應根據目前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構建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這樣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還符合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實用性,對此,本文則以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為出發點,對讀寫結合的有效性實踐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仿寫訓練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展開合理的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認知能力,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還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寫作與閱讀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通過這種策略,既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還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進而促進他們的語言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一、靈活運用教材,實現以讀帶寫
教材是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對此,教師應以教材內容為主,不斷拓展教材知識內容,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教材,這樣既能靈活做到以讀帶寫,讓學生練習句子、聯系片段,還能夠能強化學生對基礎寫作的練習,實現思維的拓展以及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此外,靈活運用教材,不斷引導學生以讀帶寫,還能實現學生學習態度的積極產生以及學習活動的積極開展。
以“燕子”這一章節為例,為了使學生知道怎樣抓住特點描寫物和景,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村景圖”對景物進行有序的口頭表達,此時,要靈活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來進行描述,隨后便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快速閱讀賞析文章中寫春景的語句,使他們體會到春天的光彩奪目,并讓他們理解、體會其中的顏色詞語、擬人手法等,這樣一來,不僅為后續寫作活動提供充分的素材,同時,還使每個學生把握了寫作的手法,進而實現以讀帶寫這一教學目標。可見,靈活運用教材內容,使得每個學生把握寫作結構,也進一步推動后續寫作活動的積極開展。
二、組織仿寫訓練,實現讀寫合一
為了更加深入理解閱讀內容,教師可專門組織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即:將閱讀材料當作仿寫的對象,并利用范文的寫作手法、記敘方式以及結構來進行寫作,這樣既是鞏固閱讀內容的重要手段,還是提高學生寫作技能的主要途徑。此外,在仿寫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實現讀寫合一,并促進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逐步提升。
以“荷花”這一章節為例,為了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通過欣賞滿池荷花的美麗學會運用“有的...有的...有的”說幾句話,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喜歡的方式閱讀并標出描寫荷葉的句子以及描寫荷花的句子,感受到荷葉的美麗。此外,在小結中,教師提出:作者運用生動的語言,將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把我們帶到一個美妙的世界,你是打算運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一種喜歡的花,此時,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并自主選擇喜歡的花種,仿照文章的結構、語言來描繪花的特點,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刻理解,把握生動語言的描繪,以滲透情感的方式描繪景色,還能提升學生寫作技巧,把握描寫結構以及豐富他們的寫作方式,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三、注重寫作訓練,提升讀寫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寫作方法的滲透。每一篇文章,要讓學生從整體的角度明確文章寫了什么,要怎樣寫,而圍繞著這個目的而展開,學生便能夠從結構、手法到修辭,日積月累,進而感悟到寫作并不難,最后,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結合閱讀內容的寫作特點體會寫法的好處,進而完成讀與寫的互相遷移。
以“趙州橋”為例,為了使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著一個意思寫一段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進一步領會趙州橋的雄偉、堅固,這樣也便于學生感受、深度思考,同時也牽引學生的民族自豪之情。隨后,教師讓學生在學習趙州橋精美圖案的同時學會作者的寫作方式,讓學生知道作者是怎樣描寫趙州橋美觀的,并學會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進行描寫,學會圍繞著一個例子寫一段話。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習,即:用“既...又...”;“不但...而且...”說一句話,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以及寫作方法的基礎上,模仿課文圍繞著一個意思寫一段話,以此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讀與寫的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還能促進整個教學課堂的效果。而小學正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重要時期,對此,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這樣一來,能夠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形成讀與寫結合的習慣。只有讀與寫有機結合,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的要領,把握語言,進而沿著正確的學習方向進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媛媛.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71.
[2]湯伊磊.讀為寫之本寫為讀之表——探究新時期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9(96):54-55.
[3]魏長瓊.讀出新意寫出樂趣——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2):57-58.
[4]許林寧.讀寫結合,構建高效課堂的一把利刃——“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吉林教育,2015(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