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驊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宜興 214206)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服裝設計專業的一門重要公共基礎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以計算機學習系統為學習環境,以學生的主動構建為學習動機,以學習的任務實現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主線,學生大部分時間處于與計算機的交互狀態,在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教學手段和目標等多方面與傳統教學相比,差異較大[1]。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采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及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授課內容等教學資源和教學模式還是統一的“一刀切”,而高職生多方面的差異性又十分突出顯著,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不僅與學生的專業脫節,而且不能很好地適應學生個體差異,也不能較好地滿足不同學生多樣化需求。
分層教學是為了彌補班級授課制“一刀切”的弊端而產生的,根據學生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把學生科學地分為幾組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直到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相同的知識水平[2]。鄧滿英[3]針對服裝設計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采用分層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新冠疫情對教學的影響,在線教學成為一種主流教學手段[4]。如何在線上組織、實施和評價服裝設計專業的分層教學,是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立足于高職服裝設計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在線教學現狀和高職生存在基礎能力、學習興趣等多方面的差異,從在線課堂課前、課中和課后三方面,研究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在服裝設計專業行政班里實施與服裝設計專業相融合的分層教學課堂策略。這對于構建因材施教、學以致用并促進服裝設計專業學生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和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在進行分層教學之前,首先要對學情進行有效分析。對于本學期所教授的服裝設計20級50個學生在QQ群內進行了基礎知識和興趣的摸排,采用只有發起人才能看到投票人的匿名方式舉行投票。由于本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主要是圍繞計算機上網和Office知識開展,因此對學生在入學之前是否具有電腦基礎、Office知識以及是否對課程有興趣進行了調研。圖1、圖2和圖3分別是所授服裝設計專業20級學生是否接觸過電腦、Office和對計算機知識重要性了解程度的調研結果。從前期調研結果可以發現,學生對本門課程的重要性是有認識的,大部分都有電腦的基礎,但是在Office軟件的認識上,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為后面的分組提供了依據。
圖1 學生對電腦的接觸情況
圖2 學生對Office的了解程度
圖3 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的認識程度
針對統計結果,確定A、B、C三個層次來進行分組教學。
A層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感興趣,具備較熟練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熟悉Office知識,在達到課程要求的基礎上,需要制定擴展性目標,培養他們自學、探究、綜合運用和科研創新能力,將學到的基本理論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B層學生,他們對計算機知識感興趣,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打字速度一般,了解Office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較弱;C層學生,對計算機技術不是很感興趣,他們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弱,沒有Office的基礎知識,在教學時應注重調動其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訓練,然后最終也要達到B層要求。
在學生不知情的前提下,首先在學習通內提前根據調研結果按照三個層次進行分組,在復習前課和作業點評后,開始新課的講解。由于本課程要求所有同學都要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所有同學進行基本的線上案例講解,該過程通過QQ群課堂進行實施。接著,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基礎能力不同,開展分層教學。A層學生在掌握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鼓勵進行知識拓展,C層學生和B層學生要求掌握基本要求。在課堂管理時,在QQ群內,主要負責對C層學生的引導和監督,并詳細點評C層學生的作業。最后的課外作業,同樣按照不同層級的學生進行布置,注重對C層學生的強化訓練。
參考鄧滿英[3]、田蓉[4]的研究結果,以服裝設計專業Word中表格繪制一課的內容,按照課前、課中、課后以及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結合QQ群和超星學習通,進行了分層教學實施的示例,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以Word表格制作為例的服裝設計專業分層教學實施示例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服裝設計專業的一門重要公共基礎課,必須讓學生既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又能保證每個學生能很好地達成教學目標。由于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來源、基礎知識、興趣等都存在差距,采取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