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榮

摘要:目的:從臨床醫學角度,研究影響各項檢驗質量中的因素情況。方法:從本院選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診治的450例病患納入樣本研究范疇,通過對其展開檢驗,來統一確定檢驗得出結果。結果:針對這些患者,一共檢驗1000次,其中發生200次失誤。部位和時機錯誤占比最高(27.0%),其次為樣本混亂(18.0%),然后是污染樣本(14.0%)。結論:從臨床醫學上看,存在許多會影響到檢驗工作質量的因素,所以應有針對性地加以控制,以確保結果準確性。
關鍵詞:質量控制;醫學檢驗;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058-01
在臨床醫學學科中,往往會涉及諸多種類的專業知識[1]。伴隨現代醫學的飛快進步,檢驗工作也提供給臨床醫學越來越多的參考信息。而在臨床醫學上,所得的檢驗結果精確性往往與臨床診斷結果息息相關。為此,本研究就450例患者探討了臨床醫學有關影響檢驗質量的常見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現展開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從本院選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診治的450例病患納入樣本研究范疇。其中,男女占比251/199,最小患者5歲、最大患者70歲,年齡均數(37.01±4.93)歲。
1.2方法
針對450例患者展開檢驗工作,全面調查樣本檢驗。其中主要進行了分析血液、檢驗尿沉渣、生化檢驗等工作,并收集、整理、統計分析了檢驗結果。
1.3統計學處理
借助工具SPSS 21.0處理數據,通過以n,%(率)全面顯示計數資料,以X2呈現組間差異,以()呈現計量資料。
2結果
在450例患者中,一共檢驗1000次,其中失誤200次。部位和時機錯誤占比最高(27.0%),其次為樣本混亂(18.0%),然后是污染樣本(14.0%)。具體如表1所示。
3討論
3.1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質量的常見因素
3.1.1檢驗制度執行力弱
在大多數醫院臨床檢驗科在管理制度中,均會明確劃分各個科室職責。在每項檢驗工作中,均有規定具體工作流程[3]。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中,卻時常會有人不遵守規章制度,而不執行預期檢驗制度內容,而呈現污染、丟失樣本等問題,所以需要嚴肅處理。
3.1.2檢驗醫生不重視質量控制措施
在臨床醫學領域,很多檢驗醫生并未認識到日常工作的職責與義務[2]。部分工作人員還不重視質量控制并誤以為質量控制只是應付檢查而進行的工作,并不會對診斷結果造成影響,例如,文中發現的藥物影響、檢驗設備故障便出自這種思想。無疑該想法不正確,需要及時改正,以免影響臨床醫師診斷結果。
3.1.3檢驗人員未和主治醫師有效溝通
在日常的工作,檢驗人員往往與臨床醫師各忙自的、很少溝通。當前臨床醫師變得更加依賴醫學檢驗報告,而對醫學檢驗也僅單一化了解,從檢驗視角分析的能力不足。但是,很多檢驗者卻認為自己相當于“化驗員”,未及時針對臨床醫師的咨詢、疑問有效溝通,以至于呈現留取器皿不合格、檢驗時機和部位錯誤等問題。
3.1.4標本采集不到位
從臨床醫學上看,宜盡早采集檢驗的標本,盡量選取早期病程階段,以采集出更好地體現患者病癥的標本。但是,有時一些檢驗人員卻忽略了采集的時間點。在對患者投入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后,便會呈現微小的標本變化,此時采集便無法更準確地體現患者身體情況。同時,部分檢驗人員還未認真正確做好基礎操作如無菌操作等,而混亂樣本、影響采集標本質量等。
3.2改善檢驗質量的措施
3.2.1高效執行檢驗制度
為了從源頭上高效運行臨床醫學體系檢驗工作,便需要徹底清除干凈影響檢測結果的不利因素。這樣便要求科室管理人員注意定期考察檢驗人員,以更全面地了解檢驗者熟悉業務的狀況,保障檢驗人員可以執行檢驗流程內容。同時,還應嚴格管理好檢驗人員能力,以有效監督、管理檢驗工作,更順利地落實檢驗制度要求。
3.2.2增強檢驗醫生的質控意識
為了從源頭上改善臨床檢驗質量,便需要大力培養臨床檢驗者的專業素質,引導工作人員認清質量控制的責任及義務。通過定期召開的座談會,來增進臨床檢驗者的交流,并及時分析檢驗問題進,在深入討論后有效改進不良檢驗方式,為高效展開臨床檢驗工作打好基礎。
3.2.3增進臨床醫學檢驗者和主治醫師間的有效溝通
在當前的醫學行業中,臨床醫學檢驗的地位很重要。檢驗結果緊密聯系著治療患者的方式,通過先進的檢驗方式,檢驗更充分地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所以,檢驗人員需要認清認真做好檢驗的意義,并及時和主治醫師分析、討論檢驗過程及其結果,對檢驗結果積極表態、交換意見,以科學判斷病情。同時,檢驗人員還應解釋給主治醫師各項檢驗的含義,并深入數值分析不正常指標。
3.2.4采集安全的臨床標本
在臨床檢驗上,采集的醫學標本必須無菌、安全。譬如,在腦脊液、血液、關節液、胸腔積液等的采集中,需要先消毒局部皮膚,再根據檢驗標準展開無菌操作。同時,標本采集過程還應注意安全性。在具體的采集中,必須避免皮膚、粘膜帶來的感染。此外,還需要盡早采集,應使用有關藥物之前就及時采集,以增強采集標本的準確度。
綜上所述,在臨床醫學上,各項檢驗工作極為重要。所以,針對影響日常檢驗質量的因素,便需要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來有效確保檢驗質量,并提供給臨床診治精確、有效的檢驗數據,進而保障診療過程質量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徐芳.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7):227-228.
[2]羅曉紅.有效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的針對性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34:134-135.
[3]田楠楠.淺析影響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若干因素[J].臨床醫學,2017,37(0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