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蔣倩倩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探討人性化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臨床意義,以及對患者恢復效果的主要影響。研究方法:選擇某醫院一年內骨科收治的臨床患者110例,利用隨機抽簽的方式,將這11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傳統常規護理,觀察組的患者就在傳統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人性化護理的方法。研究結果:通過周期的治療護理,發現接受了人性化護理的患者,相對來說疼痛、紅腫、焦慮的心理情緒的癥狀要相對來說減少一點,住院的時間也縮短了。研究結論:人性化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優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能夠縮小患者住院的周期,是非常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的。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骨科護理;臨床意義;康復效果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262-01
引言:
在骨科患者中,外部破傷的患者一般來說會占據絕大部分,由于這些外部的傷勢來得比較迅猛,患者從精神層面上來說,確實沒有充足的準備,在加之恢復時間以及疾病性質本身的諸多限制之外,外傷的骨科患者一般來說都需要好幾個月的恢復治療臥床休息,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家屬的陪護與照顧,這些客觀因素不僅僅為患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與此同時,也會非常容易致使患者的心理精神方面出現諸多的類似于煩躁、焦慮、不安的情緒,這些都會干擾患者病情的康復,也會降低患者與家屬本身的生活質量?,F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內醫學衛生事業的進步,整個臨床護理的模式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的性質,盡可能地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護理環境,選擇適當的護理方式,也是護理工作人員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本文主要通過闡述分析某醫院一年內收拾的骨科患者11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根據相關的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患者無論是恢復時間,以及生活質量都要遠遠的優于對照組,所以這也就因此印證了,人性化護理是非常值得在骨科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的。
一、資料與方法分析
(一)一般資料
選擇一年內,進入某醫院接受治療的110例骨科患者,主要以關節外部損傷為主,利用隨機抽簽的方式,將這11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5例患者。對照組的5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8歲,觀察組的5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8例,等會兒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1歲。患者的主要病癥為四肢骨折、腿骨骨折、股骨骨折,胸腰椎骨折,軟組織損傷等等。通過統計學研究對比分析,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患者,無論是在年齡、性別、病理、損傷程度,受傷部位等等方面,并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具有明顯的可對比性,這就說明本次實驗的結果是比較有效的。
(二)方法
人性化護理模式,是多年以來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套以技能護理為主,以心理護理,綜合護理為輔助的一種先進的護理模式,主要的內容由以下幾方面構成。
第一,人性化護理中的生理護理。骨科患者在剛進入醫院的時候,有本來的一種健康的狀態,忽然轉變到需要人時刻來照顧的這種狀態,患者從心理和精神的方面來說是非常不適應的,這個時候,護理人員就要為患者盡可能的去提供一種補償性的系統護理,從生活層面的護理一直到治療層面的護理,都需要展開特別護理,比如說床上大小便的護理、口腔護理、皮膚護理、醫療護理,病情觀察等等這些行為就可以直接代替患者的自理行為。實際上,由于外部損傷導致的骨科疾病,絕大多數都是需要患者靜靜的臥床休養的,所以就需要首先來保障患者臥床的舒適性,特別注重是患者私處的清潔護理,隨時地保持患者皮膚、被褥的干凈整潔,避免患者由于長時間的臥床而出現痔瘡的現象,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需要時刻的保障病房內的干凈整潔,包括空氣的溫度濕度,以及所更換的醫療繃帶的清潔,還有操作人員自身的無菌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骨科的患者在術后的一周內需要平躺,如果是患者出現四肢骨折狀況,那么就需要利用柔軟的物體,將患者受傷的部位略微的墊高一點,以此避免壓迫,盡量的減少出血。由于患者臥床期間基本上得不到運動,所以護理人員要常常的幫助患者按摩相關的位置,積極的鼓勵患者去活動沒有受到損傷的部位。以此來避免肌肉出現疲勞的癥狀,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恢復的進度。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耐心仔細的指導病人家屬注意患者日常飲食結構方面的優化調整,要提醒患者盡量的去食用新鮮的蔬果,以此來避免患者的胃腸功能出現障礙。
第二,人性化護理中的綜合護理。由于骨科患者發病比較迅猛,整體的疼痛感非常的嚴重,在身體恢復之前,患者的自理能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差的,所以患者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存在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現象,所以說,并發癥和其他疾病的癥狀發生的幾率也比較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全身的狀況進行仔細的檢查,以此來避免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
第三,人性化護理中的護患交流溝通。骨科患者在發生意外之后,原本的生活會被完全打亂,所以患者的情緒上會產生非常大的波動。再加之骨科傷病,一般來說都有比較嚴重的后遺癥,有的甚至還會給患者,造成這輩子都沒有辦法恢復的障礙。就算是徹底恢復,也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如果說這一個過程沒有處理好,那么患者就會出現,很嚴重的消極情緒,生活的質量也會大大的降低,治療的時間也會增加。所以說建立良好的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溝通交流的關系,不僅能夠穩定患者的情緒,還能夠幫助配合護理人員更好地展開工作。
二、討論
觀察組的患者在應用的人性化護理模式之后,無論是患者恢復的時間周期,還是康復的狀況,都要遠遠地優于對照組的患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對患者的恢復治療有著非常明顯的效果,還能夠拉近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推動現代化護理水平的進步,這也是國內臨床醫學上護理工作發展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陳麗堅,吳秀萍,榮遠萍,等,Orem自理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雜志,2007,5(4):45-46.
[2]張宏,朱光均,舒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6):408.
[3]李順英,骨科患者圍術期護理體會[J].現代護理雜志,2009,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