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課程銜接是中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銜接的核心環節。本文在調研、分析中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建設的基礎上,以《電算化會計》課程為例,探究了兩種教育形式課程銜接中的難點,提出了建設一體化課程標準、組建聯合教學團隊、加強一體化教材建設及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全過程的課程銜接思路。
關鍵詞:課程銜接;一體化課程標準;聯合教學團隊
中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的銜接,一方面能為中高職畢業生提供接受更高一層教育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能為開放大學提供理想生源。兩種教育的銜接包括培養目標銜接、培養規格銜接、課程體系銜接等,其中課程銜接是最關鍵和核心的環節。由于中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教育屬于不同的辦學系統,面對的學生情況不同,因此兩種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存在較大差異。做好兩種教育的課程銜接需要從現狀分析出發,找出銜接中的難點,進一步提出銜接的有效對策。
一、兩種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學情分析
中高職教育為全日制教育,學生為在校學生,學校對學生一般實施較為嚴格的管理,學生的作息時間較規律,學習時間較穩定,因此能夠較為集中、連貫獲得學習,所學知識體系較為完整。課堂學習能夠實現學生與老師面對面的互通、及時答疑解惑,便于建立師生之間信任關系,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開放教育為非全日制教育,學生均為半工半讀,存在一定工學矛盾。因此電大課程的學習主要為學生自我學習,輔助責任教師的面授輔導或線上直播課輔導,學習時間碎片化,知識體系不夠完整連貫。不同于面對面的課堂學習,學習中的難點與困惑不能得到及時答疑。加之學生學習為自我管理,較為松散,與教師之間關系較為陌生缺少互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有些學生僅為通過課程取得學分而應付學習。
(二)教師授課情況分析
無論中高職課程或是電大課程,教師在收到授課任務后,均會研究教材、根據課程性質、分析學生情況、制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分配學時、劃分章節重難點、設置作業及考核方式等。
從知識基礎來說,中高職教育學生一般優于開放教育學生。因為面對面授課方式下,任課教師更容易發現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和薄弱環節,知識的講解更有針對性,作業的預留也更加靈活。但是教師對中高職學生的教學偏重理論講解,實踐性較差。而開放教育的學生已經踏入社會,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理論知識比較缺乏。因此教師在課程設計時需要依據學生的不同因材設計。
二、課程銜接中的難點分析
(一)課程設置的差異性大,教學要求差異大。
通過比較中高職與開放教育專科、本科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不同層次和形式教育對《電算化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差異。
(二)缺乏一體化的專業標準,課程內容重復
通過比較《電算化會計》課程在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專科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軟件使用可以發現,教學目標定位不清導致教學內容重復,所使用的教學軟件相同或相似。學生在中職階段已使用用友T3暢捷通學習內容,進入開放教育專科階段仍然使用相同軟件學習相似內容。課程內容重復會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滿足不了增長的學習需求,進一步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
(三)學分轉換存在困難
開放大學為鼓勵中職學生進入開放教育專科深造或高職學生進入開放教育本科深造,一般會制定一些學分減免的政策。如學生在中、高職階段獲得技能大賽證書、初級會計師證書和學歷證書可以折合成相應學分,替換開放教育專科或本科對應課程的學分,實現免修免考。實現學分互認之后,原中職學生可以用課程學分兌換專科相應課程的成績,執行免修免考政策,但是學費仍然按照兌換的學分照收,未能實現免費。學分兌換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中職、高職學生努力學習或考取證書實現免修,但容易導致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
三、課程銜接的幾點思考
(一)制定一體化課程標準
1.課程目標的銜接
制定明確合理的課程目標是建立課程標準的首要任務,在制定一體化課程目標時堅持能力遞進的原則。以《電算化會計》課程為例,中職階段的課程目標是熟悉會計電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練掌握財務軟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實務操作技能,能夠運用財務軟件對進行業務處理。所使用的的財務軟件為小微型企業使用的用友T3或金蝶KIS版財務軟件,操作為單機模式。開放教育專科的課程目標為掌握會計電算化理論及會計軟件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識,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增強運用現代計算工具處理經濟業務的意識。所使用的的財務軟件為小微型企業使用的用友U8或金蝶K3版財務軟件,著重財務業務一體化。
2.課程內容的銜接
根據培養規格和教學目標的要求,一體化課程標準下課程內容應逐層遞進、螺旋上升。中職培養規格為小微型企業的會計核算等基礎職業崗位,以小微型企業使用的用友T3或金蝶KIS版財務軟件為載體,學習會計信息系統概述,基礎設置、各子系統初始化、總賬系統中憑證填制審核、記賬、期末業務處理、出納管理、報表處理子系統。開放教育專科培養規格為中小微型企業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職業崗位,以中小微型企業使用的用友U8或金蝶K3版財務軟件為載體,著重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學習,內容包括基礎設置、各子系統初始化、總賬系統中憑證填制審核、記賬、期末業務處理、出納管理、報表處理子系統、工資子系統、固定資產子系統、供銷存系統簡單處理。對于中職和專科都有的內容,在難度和復雜程度上要有所提高。
3.教學方法的銜接
中職階段針對在校生的特點,教學方法為授課教師在機房教師機上現場演示操作并做講解,學生一人一臺電腦實際操作,針對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老師及時逐一解答。開放教育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樣,日常教學需將任務分解成子任務,將實驗操作錄制成視頻的形式供學生隨時隨地地學習,同時對于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可以通過QQ語音、視頻、郵件等形式及時解答。銜接中應將兩種方法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學評價的銜接
教學評價應建立以過程考核為主、突出實踐性的多層次教學評價體系,改變由傳統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方法。形成性考核的方法即按照學習時間順序將內容設置10個形成性考核任務,依次考核,只有上一個任務通過才可以進入下一個任務。過程性考核及時考查了學生對會計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踐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夯實了基礎。
(二)建立聯合教學團隊
組建由中高職教師與開放教育教師共同參與的聯合教學團隊是實現兩種教育課程銜接的重要保障。聯合教學團隊共同商討制定各層次人才培養方案、一體化課程標準,共同開發線上線下學習資源,分工開展教學活動,保證銜接的有序進行。
(三)加強一體化教材建設
針對需求的高質量教材是實現銜接的有效保障。按照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學層次,需要開發一體化教材,才能配合兩種教育銜接目標的實現。考慮到開放教育學生半工半讀的實際情況,還用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積極開發電子與網絡教材,增強教材使用的靈活性,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同時對于《電算化會計》課程還要注意教學軟件的及時更新,快速反映會計應用領域的最新進展。
(四)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全過程
授課教師無論在課堂授課或是網絡授課過程中,都應挖掘與課程聯系緊密的思想元素,并將其有效的融入到課堂中。例如引入典型的網絡犯罪案例,使學生直面網絡安全問題、會計誠信與職業道德,幫助各階段的學生養成誠實守信的價值觀、嚴謹細致的職業素養,真正做到協同育人。
綜上所述,課程銜接是中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的銜接的關鍵一環。由于人才培養規格、專業建設及學生情況的差異使兩種教育在課程銜接中遇到很多難點。本文從一體化課程標準的建設、組建聯合教學團隊、加強一體化教材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實現課程銜接的幾點建議,希望對兩種教育的課程銜接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柳超球,曹青,周奇.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融通銜接之實踐探索[J].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20(4).
[2]豐壯麗,胡振龍.開放教育下中高銜接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9(3).
[3]賀旭紅.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及教材建設一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山東開放大學科研項目“中高職課程與電大課程有效銜接實踐研究—以會計專業為例”(編號:2019Y007)的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伊基紅(1985-),女,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山東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