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芳
摘 要: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高校音樂美學課程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通過音樂美學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樂創作背后發生的故事,還可以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和審美素養,進而促進自身全面發展。文章以此為基礎,對高校音樂美學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教育;音樂美學課程;教學模式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音樂美學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領悟音樂所抒發的真正情感,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所以在高校開展音樂美學課程教學非常重要。但是由于高校的教學模式與其他階段的教學模式不同,音樂美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還無法達成一個規范的體系,相關的教學模式還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這就需要對高校音樂美學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并根據實際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尋找出合適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
一、創新音樂美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音樂美學歷史悠久,進行音樂美學的學習可以很好地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和美學素養。但是對于高校來說,對音樂美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還處于初級階段。音樂美學與其他學科不同,音樂是用心去感受的學科,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像其他學科那樣具體化、形象化,也無法用言語和文字在課程當中表述出來。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找尋適合音樂美學課程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并且在高校美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有許多具體化的措施無法在課程當中實現,需要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來找尋真正的問題所在,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改善,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美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高校音樂美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存在問題
要進行高效的教學,首先就要有正確的教學觀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美學培養之前,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明確教學目標。由于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不同,如果教師不能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就不能讓學生充分地投入課堂當中。而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音樂美學的特殊性,教師如果長篇大論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課堂氣氛。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如果采取單一的教學手段,就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要以培養綜合性人才、提升學生審美素養為目標進行教學,根據實際情況來改變教學方式,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
(二)部分教師忽視了對學生的適度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帶領學生進行學習,但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做的就是給予學生適度的指導,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高等教育與其他階段的教育不同,教師的干預會相對較少,更多的是要學生發揮主動性進行學習。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如果進行過多的講授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另外,音樂美學的學習要進行相互探討,如果教師只是單方面地輸出知識,無法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那么他們就不會對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并且在學生出現問題時要及時地對其錯誤進行糾正。教師不可以完全地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也不能對學生放手不管,要通過適度的指導來引導學生更好地提高學習質量。
三、高校音樂美學教學具體措施
(一)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加強實踐教學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就是為實踐做準備,學習音樂美學課程也是如此,所以教師要在課程上將教學重點從理論知識轉移到實踐應用當中。傳統的高校音樂美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大量理論知識的灌輸,讓學生可以領悟書中所傳達的知識,并且掌握表達技巧,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缺乏實踐性,不會使學生有深刻的領悟和體會。音樂美學課堂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賞析音樂,感受音樂當中所表達的情感,如果學生單單進行大量理論知識的學習,不親身感受音樂的美,就無法體會音樂當中所蘊含的情感。因此,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首先要大力培養學生的視聽能力,而培養視聽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去鍛煉自己。這就需要教師在課程上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音樂作品,讓學生進行視聽練習,反復感悟,再加以指導,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當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意蘊。學生從反復的聆聽當中可以不斷地感受音樂作品的節奏、音色、音高,了解一些專業知識,從而對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美感和情感有更加深刻的感悟。當學生靜下心來感受音樂作品,就可以隨著音樂旋律融入其中,進入音樂營造的意境當中去感受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另外,教師不能將賞析的音樂作品局限在某一范圍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對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進行感悟,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能力,使其對音樂美學產生更加美好的向往,以此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通過不斷地練習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當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美學素養,這樣的學習不僅不會枯燥乏味,而且更加行之有效,因此,教師要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親身體會音樂中所蘊含的美感。
(二)教師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指導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指導,幫助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講解后,讓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活動??梢圆捎眯〗M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對于學習的知識進行探討,并且對所聽過的音樂作品表達的情感進行交流,每個人發表自己不同的想法,以此來更好地領悟作品的情感。其次,要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讓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而且在學生進行表述之后,如果存在問題,教師要對其進行糾錯和指導,讓學生加以改正。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自我學習,還能讓他們充分地進行思考,來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想法,更好地鍛煉學生們對音樂美學的感悟能力。再次,音樂源于生活,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除了在課堂上進行音樂美學的學習外,還要有音樂實踐生活,在生活當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去體會音樂的魅力,在音樂當中領悟生活的真諦。最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資源,讓學生可以參加一些音樂類型的活動,這樣可以讓學生進行不同音樂的交流,與他人共享自己所學知識,在實踐當中更好地進行音樂美學的學習,這樣也能使學生對音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教師注重發揮榜樣的作用
在高校當中進行音樂美學教育的教師要對音樂美學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師要時刻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和自身素養,這樣才可以充分地表現個人魅力,讓學生以自己為榜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體現出對音樂的熱愛,讓學生可以體會教師的專業性以及音樂美學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地用新知識去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教學生。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工作者,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可以充分信任老師,向老師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耐心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美學的興趣,讓學生可以充分地參與課堂活動,以此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高校音樂美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所以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在實踐當中總結問題、分析問題,并且根據實際情況來采取相關的措施進行改正。音樂美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高校要重視學生的音樂美學教育。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作用,讓學生可以在實踐當中感悟音樂美學的魅力,讓學生以此來豐富自身的情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何永璨.高校音樂美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戲劇之家,2020(13):188.
[2]楊殿金.高校音樂美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北方音樂,2013(3):12-13.
[3]馮曉.高校音樂美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索:當地音樂文化與音樂美學課程的結合[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1(6):120-122.
[4]馬小娟.綜合高校音樂專業藝術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J].北方音樂,2015(24):158.
作者單位: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