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霞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個階段的教學目標隨之產生了新的變化。我國現階段的教學任務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和核心素養為主,以期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輸送人才。小學階段的教育非常重要,是幫助學生打基礎,讓他們建立系統性學習概念的最佳時機。教育的本質依然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各個學科的教師都非常重視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踐行,小學數學教學也不例外。本文就此展開探討,立足小學數學教學,簡述了核心素養,對于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工作的指導意義,分析了培養方法,以期能夠為這一項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能力;素養;培養意義;有效策略
數學科目的教學作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數字及其之間關系概念性認知的課程,對于提升小學生思維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核心素養作為當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各科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所在。在現代化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開展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當代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教學重點所在。
一、指導意義
注重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滿足現代化與時俱進的教學要求以及多樣化的教育形式起到根本性的思想指導作用。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增強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工作對我國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向提出了培養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的具體要求。因此,傳統模式下將概念性知識的輸出給學生不利于綜合素質能力人才的培養。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思想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可以有效地將小學數學學科知識與小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形成有效的聯系,使學生增強所學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二)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能夠發現,這一部分知識中,有一些是比較抽象的,因此學生難以對數字的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目標無法有效達成。在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思想的小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教師將教學知識與實踐應用進行了有機結合,這樣一來,原本比較抽象的內容就被有效處理了,在呈現給學生時就會更生動,將數學課從原本的“看不見、摸不著”變成現在的“看得見、摸得著”,有效提升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在確保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思想開展小學數學的教育,可以有效實現現階段的教學目標。
(三)促進教學改革的完成
核心素養作為當代教育中的主要指導思想,對促進教學改革,實現教學改革目標以及相關有效的教學策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改革進程中,許多具有創新特性的多元化教學策略得以出現,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還需通過核心素養的思想性指引來實現教學成果的最大化。因此,開展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思想的教學策略,對于推進我國現階段教學制度改革的早日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對于現階段我國現代化教育有著如此之多的重要意義,教學中就要多加重視。結合小學數學教育的實踐性經驗來看,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通過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現代化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通過傳統文化知識的普及開展小學數學知識的教育,可以有效實現知識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完成我國傳統文化傳承的教學工作,完成素養培養目標。
以青島版教材為例,在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中,主題是“熱鬧的民俗節——對稱”,通過我國傳統民俗手工藝的展示,如風箏、臉譜和剪紙等,使學生認識到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到處都體現著圖形對稱之美。圖形對稱作為學習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的基礎性認知,結合我國傳統文化展示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讓小學生動手進行實操,感受圖形對稱的一些規律,使得小學生在這一節課中可以將理論與實踐實現完美結合,對我國傳統文化有了深入地了解,有效完成了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任務。
(二)與周邊環境進行有效結合
小學數學課程中,比較關鍵的一部分內容是基礎知識,掌握好這部分知識能為中學階段的深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數字如果脫離實際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和認知便會產生一定的阻礙。因此,在學習一些較為抽象化的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身邊的環境,將學科內容進行具象化的展示,以幫助學生在思維中建立立體化的數學學習體系。
在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第二單元“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的教學中。在這一單元中,主要是針對較大數值的知識進行描述以及其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方式。教材在一開頭便引用了北京著名的“水立方”“鳥巢”、奧林匹克公園以及中國國家大劇院的占地面積來使學生對大數形成一個具體化的認識。而作為不生活在北京的學生,大多對于這些北京的地標性建筑的實際占地面積沒有一個具體化的認識,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本地學生較為熟悉的占地面積較大的場所作為實例來進行教學展示。如以青島市的奧林匹克帆船中心為例,學生對奧林匹克帆船中心更為熟悉,其占地面積有450000平方米,許多同學也都去參觀過,對這種較大的數字也會有十分直觀的感受。從而使得學生將所學大數的知識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中,而是會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心中形成一套對于大數字的衡量體系,同樣可以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信息技術的運用
當前互聯網技術走進千家萬戶,在這樣的新形勢之下,我國新課程標準教育改革中便提出了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使用的主要形式便是互聯網教育平臺的使用以及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配備。通過互聯網龐大的教學資源網絡,可以讓課堂變得更靈活,會呈現出更豐富的內容,充分開闊學生的眼界;而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使得課堂授課階段的形式變得多元化,可以更加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通過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將曾經較難理解的知識變得簡單容易起來。
在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繁忙的工地——線和角”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就可以引入一些相關知識,不必局限于教材,例如建筑方面的知識就比較好,輔助線和角基礎性知識的教學。建筑學是一門十分復雜的學科,而線和角在建筑學中得以大量的應用。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制作電子課件,或者展示一些與建筑學中對線和角應用的知識的相關視頻,將教學內容變得簡單化、生動化,從而使學生對線和角的相關知識得以有效的認識和掌握。
(四)微課的運用
微課同樣作為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教學的產物,在我國現代化教學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集中整理,可以用微課來呈現,這種形式比較靈活。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比較方便的,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微課的觀看,且微課具有時間較短、知識點較為集中的特點,可以確保學生在全神貫注地完成對知識的高效學習和復習。
三、結語
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思想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對于小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應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加以重視,將其融合到教學全過程,以完成我國現代化教學要求中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具體要求。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林招娣. 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探究[J]. 考試周刊,2018(12):80.
[2]邱平. 小學數學關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16):505.
[3]龍高波. 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 東西南北:教育,2018(09):377.
[4]吳秀花,藺國康.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初探[J]. 名師在線,2020(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