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姣姣
摘 要:小學教育中重要的學科之一就是體育,體育課程作為知識文化課程之外的身體素質教育課程,對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就越發凸顯,如何選擇一種高效的體育教學模式成為所有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選擇與學科特點密切相關,也與小學生年齡幼小的階段性特點密不可分。立足于探討如何將游戲巧妙地融入小學體育課堂,讓游戲與體育相互結合、相輔相成,從而為解決現有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病,摸索出更高效、更靈活、更能滿足小學生體育需求的現代化體育教學手段提供一種思路。
關鍵詞:游戲;小學生;體育教學;探究
在現如今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階段,課堂上的一些體育活動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若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達標則不利于對學生開展這些體育活動,會導致學生參與這些有益的體育活動十分困難。因此,探索出一種更為有效,更能調動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的課堂模式,是每一位小學體育教師的應有之義。筆者結合現有的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不斷分析其優勢與弊端,認為將一些趣味性較高的體育游戲活動巧妙、合理地融入小學生的體育課堂,發掘體育游戲活動在體育課中的非凡作用,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化解體育課的枯燥,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熱情,從而達到無與倫比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成果。筆者認為選擇一些積極有益的體育小游戲,將其與小學體育課堂相結合,是改進現有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良好思路,接下來將針對此展開細致探討。
一、游戲情境,提升教學趣味性
剛剛踏入校園的小學生對陌生的校園生活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在具有一定壓力的知識性學科學習之外,可以說體育課堂是能讓學生放松身心的、為數不多的課程。除此之外,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興趣較為廣泛,好奇心也比較強,在活潑好動的性格下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游戲活動所吸引,因此將一些積極有益的體育小游戲與小學體育課堂相結合,還能滿足學生的部分娛樂需求。小學體育課程中的游戲性教學方法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還能直接促進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小學低年級的體育課堂應以娛樂放松和鍛煉為主,教師在進行游戲設計時應盡量降低游戲難度,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以更高昂的熱情開始自己每一天的校園生活。
例如,大多數學生比較愛玩的“黃鼠狼吃雞”游戲,一方面這個游戲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能夠很熟悉地掌握它的游戲規則,玩法比較簡單益智,耗費體力的程度也較為適合學生,不容易出現受傷的情況。在游戲的準備階段,首先隨機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接著通過自愿舉手或者“石頭、剪刀、布”的方法從每一組挑選出一位愿意扮演抓人的“黃鼠狼”同學,然后再通過相同的方法從每一組選出一位愿意擔當保護其他人的“雞媽媽”角色的同學,每一組剩下的同學則飾演“小雞”,在準備完成后就可以正式開始游戲。此外,對于小學較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些更高難度、對抗性高一些的課堂游戲,不同難度層次的游戲設計,體現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差異、有梯度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應用一些小游戲,不僅有利于增強小學體育教學的真實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小學生愛上體育課堂,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當中,久而久之,小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就會逐漸改變,一步步養成熱愛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游戲的重點不僅僅是讓學生玩得開心,而是利用游戲的樂趣來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使學生能夠以更愉悅的態度投入體育課程中,從而實現一定的學習效果。
二、游戲教學,合理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
體育游戲中的競爭精神一直是被人追求的重要精神之一,“更快、更高、更強”這句話就是體育競爭精神的鮮明體現。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競爭性較強的游戲來逐漸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這種競爭性較強的游戲的對抗性比較突出,能夠促使小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進取心和同伴競爭輸贏的意識,但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僅僅思考如何獲得最終的勝利,而是如何有效地進步和發展自己的思維與技能,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體育競爭必然會產生勝利或失敗的結果,然而不論是勝利還是失敗,它們都將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榮譽意識或進取心。
例如,筆者在有一次給學生上體育課的時候,就帶著課上的學生一起玩了“追擊兔子”這一游戲。看游戲名字有點難理解,但是這個游戲的玩法規則并不難懂,反而很簡單,簡而言之就是先隨機選出部分學生繞成一圈當“山洞”,然后從剩下的學生之中以自愿或者抽簽等方式選出幾名學生充當追擊者和逃脫者,追擊者如果能在逃脫者躲進“山洞”之前捉住他們,則教師判定追擊者贏,逃脫者輸,反之亦然。在游戲時,筆者還事先向學生展示了一些小獎品,例如幾支筆、精美的本子或者小玩偶,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出學生的競爭意識。在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后,筆者引導學生愉快地展開了游戲,并在相對合理的競爭中感受到了這一游戲的樂趣所在。
小學的體育課程不僅直接承擔著增強小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重要責任,同時也承擔著培養小學生體育精神的重要義務。利用游戲的開展合理地培養學生的體育競爭精神,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學生漸漸理解競爭精神的內涵。競爭不是互相敵對,而是在競技的過程中提升自我能力,最終收到良好的成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另一方面,為學生灌輸飽含競爭熱情的體育精神,也是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堅持終身體育意識的基礎。
三、體育游戲,合理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
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外,更是要培養和增強學生之間的協同團結意識。培養團結合作意識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內容,通過游戲讓體育課堂更加豐富。同時,要適當開展合作性游戲,以有效增強學生之間的交往效果,加強對學生團結協作意識的培養,把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作為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使學生在不同的游戲中不斷提高團結合作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