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婧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教育重點慢慢發生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更注重學生的成績提升,忽略了學生的德育發展,所以傳統的教學是不適用于現在的教學的,而且存在許多問題。現代的教學開始漸漸重視德育,旨在讓學生更好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作為小學生的重要基礎科目,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滲透德育是當下每個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師需要及時改變教學策略和教學重點,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性和全面性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教學策略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導致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生,這也對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影
響,所以在現代的教學過程中,人們開始漸漸重視學生的德育,在小學教學中德育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需要教師對其提起重視。小學語文教學在滲透德育的時候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因為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還是比較好懂的,而且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與德育息息相關的內容,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地運用這些德育知識,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德育。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教師作為日常教學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角色,很容易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所以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從而給學生正面的影響。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意義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迎來了一個新的挑戰。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傳授學生書本中的知識,還需要將有關思想品德的知識挖掘出來,并且發揮它的作用,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完善學生的個人品質,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現代社會的誘惑太多,很多學生很容易受到這些誘惑的影響,甚至會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如果能夠有效地滲透德育,就可以減少這些現象的發生,學生也能夠擺正心態,有一個個性化的發展[1]。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
由于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阻礙了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的還是注重學生的成績提升,而且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機械式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沒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也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德育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滲透。而且德育并不是紙上談兵,需要結合一定的實際來開展,傳統教學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二)教師對于德育滲透的不重視
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已經很多年,所以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更加重視學生成績的提升,這是因為教師不夠了解德育滲透的意義以及對學生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德育滲透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就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也無法真正發揮它的優勢,而且無法將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有效融合到一起。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策略
(一)根據教材中的德育內容滲透德育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與德育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這些課文的時候,延伸一些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去學習這些德育內容。此外,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設施等開展教學,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以更高的注意力投入教學過程中,而且這樣也可以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活躍,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來滲透德育。
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我愛故鄉的楊梅》這一課的時候,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思鄉情緒,教師可以從這一點出發展開教學,先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楊梅的圖片,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之后再通過對作者思鄉感情的深入了解,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無論走了多遠也不能忘記自己的故鄉和值得思念的東西,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價
值觀[2]。
(二)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引導和鼓勵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正在慢慢樹立,所以教師需要給予這個時期的孩子更多肯定,讓他們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讓教育能夠對孩子有一個積極的影響。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在提升自身素質的同時,不斷地提升專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完成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及時地拓展德育知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茜.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路及意義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0(2):1.
[2]農麗.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