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孟
摘 要:在小學時期,英語屬于必修科目,肩負著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重任,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綜合應用能力,促使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學習水平不斷提高。旨在對小學英語學科閱讀教學當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具體策略展開探究,希望能為實際教學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維能力
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消除學生對英語閱讀以及英語學習的畏難心理,有效強化學生的閱讀信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當前,社會競爭變得越發激烈,如果教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整體實效性,就需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其健全品格。尤其是在英語學科閱讀教學當中,對學生思維能力加以培養至關重要。
一、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
新時期,教師需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運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有效教導學生。針對學生的課堂疑問,教師可讓學生展開深入思考以及分析,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學中需把教材內容當作基礎,教師可在此基礎之上對有關問題加以合理設計,掌握教學目的以及重點知識,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可設計一些問題,對提問時機加以把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思維能力。比如,教學之前,教師可提出相應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其學習能力。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期間,教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可促使學生主動積極進行學習,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小學生生理、心理以及思想并未發展成熟,還處在成長階段,所以,教師可以對教學情境進行創新,把現代科技當作教學工具,給學生創設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深入其中,充分發揮出自身想象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需把實際情況當作依據實施教學,把日常生活當作基礎,把教學知識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促使學生在生活當中感受學習樂趣,把課堂教學和現實生活進行融合。這樣一來,可以讓英語課堂充滿情趣,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
在過去教學當中,多數教師都把自己當作課堂主體,在課堂上一味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單方面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這樣難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此種傳統教學形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此,教師需對以往教學模式加以改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按照相應標準,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各個小組的實際知識能力以及認知水平處于同一水平線之上,組內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一同成長。如此一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積極性,強化學生的感情,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2]。
四、在課堂教學當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通過閱讀教學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為此,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測。例如,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引導學生大膽預測文章題目、背景以及各類圖片,同時提出相應假設,之后通過文章閱讀讓學生猜想得到驗證。這樣一來,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激發其閱讀興趣。因為學生閱讀量非常有限,再加上學生缺乏語言表達以及認知能力,因此極易在文章理解方面出現偏差。此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認真思考,給予學生適當引導,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3]。
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綜合水平。為此,教師需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同時對課外活動進行拓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其思維能力加以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時娟.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華夏教師,2020(16):27-28.
[2]盛利花.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2):73.
[3]孫萍.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J].亞太教育,2019(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