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捷
摘 要:就目前來看,初中德育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只注重考試成績,并沒有認識到德育方面評價的重要性。體育這門課程實施德育具有天然的優勢。體育教學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滲透德育的一個有效途徑。鑒于此,詳細論述了初中體育課堂和德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德育;融合
將初中體育課堂與德育有效融合到一起,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自身意志,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從而使學生形成服從組織和遵守紀律的意識,以及積極進取的良好心理品質。所以,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體育從教者來說,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根據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具體表現將德育滲透進體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從而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為學生以后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如果我們僅僅口頭講解或者是做示范動作,再由學生自由練習,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積極為學生打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教學活動。比如,在開展障礙跑活動的時候,如果我們按照常規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反復練習相關的動作,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為了能夠轉變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將障礙跑和消防演練有機融合到一起。在課堂的初始階段,我們可以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有看過消防員的訓練嗎?你們知道他們平時都是怎么演練的嗎?”學生紛紛回答:“看過,知道。”然后教師繼續提問:“那你們覺得消防員勇敢嗎?”學生回答每個消防員都是非常勇敢的英雄。我們繼續追問:“那你想和他們一樣的勇敢嗎?”學生自然會回答“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然后我們再將障礙跑的相關動作示范給他們看,然后再將跳設計成翻窗、跨設計成撲火、鉆設計成救人的活動,從而使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之中掌握相關的體育動作要領,另外,在這樣的氛圍下還能夠使學生切身實際地感受到消防員的辛苦,從而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以此將學生的道德素養逐漸提升上去。[1]
二、運用小組合作法,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借助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這主要是因為在開展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要考慮到自己,還需要考慮他人,只有學生之間展開有效的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比如,很多學生一聽到800米跑就會感覺害怕,感覺累,不想去堅持,即使有些學生跑完了全程也難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調動學生跑步的興趣和積極性。在課堂上我將學生以八人為一小組,分成了若干小組,并讓他們為自己的小組取一個威武霸氣的名字,當學生取好名字之后,我再講解跑步的要素,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跑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跑步的時候,體力好的學生也會主動去幫助體力差的學生,并鼓勵他們堅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從而將德育與體育教學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使學生真正懂得相互幫助、相互關愛。[2]
三、在體育比賽中的教育
學生在親身經歷比賽的過程中,充分體會比賽的快樂。目前,我們學校開展的校內或者校外的體育競賽非常多,在比賽活動中常有學生不服裁判的現象出現,如我執教的班級就曾經出現過一次學生在籃球比賽中不服從裁判判罰的事情。記得那天是最后的決賽,進入了最后的時刻,比賽馬上就要結束了,當時一方上籃得分,防守方打手犯規,而裁判判定的是進球有效,另加一個罰球,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球,一旦投進也就預示著比賽的勝利,這個時候被判罰的學生非常生氣,不服從裁判的判罰,阻止比賽進行,當時學生都上前去理論,紛紛喊著“黑哨”,場面一度失去了控制。幸好這名裁判教師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非常熟悉籃球裁判的規則,雖然發生了這樣的場面,但是裁判教師并沒有過激的反應,而是將雙方隊伍拉開,宣布暫停比賽,并安撫情緒過激的隊員,然后詳細地為他們講解判罰的前因后果,最終隊員被說服,比賽繼續進行。由此可見,體育比賽不但能夠展示出運動項目的風采,同時還能夠表現出運動員的精神面貌以及道德修養,通過倡導體育比賽的文明行為,從而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升華。
總之,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體育從教者,我們不但要傳授學生基礎的體育理論知識和相關技巧,而且要肩負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這就需要我們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中將德育滲透進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過程中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上去,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飛.道德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運動,2016(4):106-107.
[2]包佶.簡析初中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J].運動,2016(1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