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茜 王華 黃端 鮑琳輝
摘 ?要:近五年兒科學研究生招生呈現出報考人數增速緩慢、生源質量較差、一志愿更愿意報考專業學位、生源地域分布分散的現狀。這些現狀源于兒科專業本身的局限性、兒科醫師職業壓力大、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等原因。對此應擴大兒科學招生規模、重視兒科學學科建設、進行科學有效的招生宣傳、增加兒科醫生職業吸引力。
關鍵詞:兒科學;研究生招生;生源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3 ?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2-0059-04
Abstract: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enrollment of postgraduates in pediatrics has shown several problems including a slow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applicants, poor matriculate quality, more applic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scatter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ese situations are caused by the limitations of pediatrics, working pressure and reform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enlarge the enrollment of pediatric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ediatrics, promot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nrollment publicity, and enhance the occupational attraction of pediatrics.
Keywords: Pediatrics; enrollment of postgraduates; matriculate quality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在2019年公布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中指出“預計2020年,按每千名兒童0.69名兒科醫師的配比計算,我國兒科醫師缺少將近9萬名[1]”。與兒科醫生緊缺相對應的是兒科醫生的專業水平欠缺以及基層的嚴重匱乏,以至于綜合性醫院的兒科不斷萎縮[2]。在這一形勢下,加強我國兒科隊伍建設意義重大。兒科人才隊伍建設涉及高等教育領域,高校承擔著培養人才和輸送人才的重任,在這一過程中研究生培養質量尤為重要,而研究生招生工作又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基礎。本文以天津醫科大學2015-2019年兒科學研究生報考數據為基礎,分析兒科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現狀,探究造成兒科學招生現狀的原因,以此提出相應的建議,為多渠道培養兒科醫學高層次人才提供參考。
一、兒科學專業研究生招生現狀
(一)報考人數增速緩慢
2015-2019年報考兒科學的人數整體呈上升趨勢(圖1),2015年報考人數為46人,2019年報考人數為149人,增幅約224%。但是將報考人數經過對數轉換后的增速來看,增速并無明顯變化。
為應對二孩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兒科醫師短缺的問題,國家出臺了一些關于臨床醫學(兒科方向)招生培養的政策,自2016年起,在五年制本科招生中,恢復臨床醫學(兒科)招生,增加兒科學學生數量。在《關于印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衛醫發〔2016〕21號)中指出:“推進高等院校兒科醫學人才培養……增加兒科學研究生招生數量,兒科學專業研究生優先被用人單位聘用”[3]。
這些政策對兒科專業招生給予支持,但是政策所帶來的改變不是立竿見影的。兒科專業對于考生的吸引力不強,考生報考兒科學的興趣沒有明顯變化。
(二)生源質量較差
將2015-2019年報考兒科學考生的本科院校分為“雙一流”高校,普通大學,民辦獨立學院(表1)。通過統計發現:1. “雙一流”高校生源偏少,本科為“雙一流”高校畢業的考生總人數為41人,占比不足10%。2. 本校畢業生報考人數少,校本部學生報考兒科專業的人數為23人,僅占5.5%,應重視挖掘本校潛在生源。3. 民辦獨立學院人數偏多,民辦獨立學院人數(89)是“雙一流”高校人數(41)的2倍多。由此可見,報考兒科學考生的生源質量有待提高。
(三)一志愿更愿意報考專業學位
通過對2015-2019年兒科學招生計劃數與報考人數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兒科學學術學位近五年生源數量一般(介于1:2與1:4之間)。兒科學專業學位近五年報錄比波動較大,2017年以前生源充足(高于1:4),其中2017年及2016年報錄比均超過1:8。(表2)由此可知,相對于兒科學學術學位,考生更愿意報考專業學位。
(四)生源地域分布分散
近五年報考天津醫科大學兒科學研究生的考生生源地主要為天津市、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山西省。首要生源地是天津市共98人,占整體的24%。(圖2)說明報考兒科學專業考生生源地并不集中,相對分散。外省考生也非常愿意報考該校,這與該校入選“雙一流”大學以及有效的研究生招生宣傳是分不開的。
二、兒科學研究生招生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兒科學專業本身的局限性
兒科學專業對報考學生缺乏吸引力是造成報考人數增速緩慢的重要原因。“金眼科,銀外科,打死不去小兒科”,除收入低、壓力大等現實原因外,兒科學學科地位低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由于兒科學專業本身的特性,不像其他的臨床專業,如外科學、內科學等對將來擇業、擇科室有相對廣闊的選擇余地,兒科學專業基本定位在兒科、兒童保健,這種局限性給兒科學的報考帶來了一定影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