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淇 吳泓毅 金田林



摘 ? 要:通過測度京津冀產業協同水平并梳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現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現實路徑。測度結果表明,京津冀產業協同水平呈現經濟重心向京津聚集、產業結構相似性高、政府過度干預、北京市優勢地位突出等四個問題。實現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五大路徑是加快產業協同發展戰略的布局和實施,確立和加快市場化一體化為導向的自貿區改革,聚焦推動一批共建產業園區加快發展,發展飛地經濟新模式,加快發展多層次、多元化的資本市場。
關鍵詞:產業協同;京津冀;水平測度;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F124.3;F299.21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0-0015-07
引言
產業協同是區域協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高質量協同的關鍵環節,對于增強區域競爭力,實現區域高水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產業協同在區域之間的匹配協調廣度和前后銜接深度決定著區域協同的進程。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于扭住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而經濟功能紓解則是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中之重,關鍵環節則是非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的產業進行空間上的轉移。當前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處于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推進階段,產業轉移作為引致要素和資源流動的“指揮棒”,能夠有效倒逼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社會經濟功能的有效緩解。通過對京津冀產業協同現狀的剖析,并據此檢測京津冀地區產業協同水平,能夠全面和完整把握京津冀區域產業協同水平和動態掌控產業協同進程,推動協同程度不斷深化。
一、京津冀產業協同的水平測度
(一)經濟重心向京津聚集
“人口分布重心”的概念是1874年由美國學者FrancisAmasaWalker提出的,定義為:假設一個地區的每個居民的重量相等,則在全部平面內力矩達到平衡的一點即為人口分布重心。其計算公式為:
在公式(1)中,XP和YP是區域人口分布重心的坐標,n是組成區域的行政區或統計區的數目,Pi是這些行政區或統計區的人口。由此可以得到2000—2015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人口分布重心。2000—2015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人口分布重心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向東北方向偏移的趨勢:2000年,人口分布重心在定州市號頭莊鄉梁家營村附近(河北省保定市);2015年,人口分布重心大致在定州市大辛莊鎮泉邱一村附近(河北省保定市)。東北方向相對于其他區域而言對于人口的吸引能力更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京津兩地的經濟集聚能力強于河北省。
在以上公式中,將人口數用地區生產總值予以替代,類似可以得到該地區的經濟分布重心,其計算公式為,
2000—2015年,經濟分布重心存在一定的波動,但總體上仍然保持向東北方向偏移的趨勢:2000年經濟分布重心在南市區焦莊鄉畢莊村(河北省保定市)附近;2015年,經濟分布重心移動到安新縣安州鎮膳馬廟村(河北省保定市)附近。
總體而言,人口、經濟分布重心向東北方向偏移,反映出京津兩地強大的“虹吸效應”,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河北省尚未形成抵御京津兩地經濟吸引的“反磁力中心”。
(二)產業結構相似性較高
相似系數是用來測度幾個區域之間產業結構相似性程度的指標,其表達式如下:
在公式(3)中,Xik和Xjk分別表示區域i和區域j部門在其產業結構中的比例,并且s表示兩個地區產業結構的相似系數。如果s=1,兩個區域的產業結構是一致的;如果s=0,兩個區域的產業結構是完全不同的。通常s的取值范圍為0—1,s越大,產業結構越相似;s越小,產業結構差異性越大。下文對京津冀地級以上城市進行測度,涉及《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劃分的19個行業。
京津冀的產業同構現象比較明顯。北京市在首都“四個中心”定位下,產業發展的特殊性較強;而產業同構現象在天津市和河北省之間則表現得相對普遍,尤其是在河北省內部不同地級市之間,產業同構的現象較為顯著。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共有13個城市,而河北省的地級市與9個城市以上有產業同構的現象,而尤為嚴重的是,甚至出現了石家莊市和秦皇島市與12個城市產業同構的突出現象。產業同構加劇,會導致類似產業形成高強度競爭關系,對于原材料、各種投入要素和市場都會形成激烈競爭,會引起在統一發展水平下的不同城市通過提升貿易壁壘的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從而削弱地區的產業競爭力,形成“保護落后”的市場劃分現象,不利于地區經濟的長遠發展。
區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中的各行業的相對空間集中度、衡量一個地區是否具有出口導向的重要指標。LQ是指區域i產業就業份額j與j產業占全國就業份額的比例。公式如下:
式中,Eij是指i地區j產業的從業人數,Ei是指i地區的總從業人,Eki指全國j產業的總從業人數,指全國的總從業人數。當LQ>1時,意味著i地區j產業的供給能力大于區域需求能力,表明該產業可以出口到國外,因而可認定為優勢產業;當LQ=1時,意味著i地區j產業的供給能力剛好等于本地區的需求能力,表示該產業既不需要進口也不能出口;當LQ<1時,意味著i地區j產業的供給能力小于本地區的需求能力,表示該產業為了滿足區域內部的需求還需要從區域外進口,因而可認定為劣勢產業。
2010年北京和天津兩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存在較為激烈的競爭。北京市與天津市在競爭優勢上各有勝負,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方面,天津市的優勢更明顯,而汽車制造業則北京市具有微弱優勢。因為河北省的發展水平不及北京市和天津市,產業發展階段還停留在重工業方面,所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是河北省的優勢產業,優勢產業的發展階段明顯滯后于京津兩市。
與2010年相比,2017年京津冀三地間的產業競爭問題則進一步加劇。一是河北省和天津市形成新的競爭關系。河北省在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產業上仍具有絕對優勢地位,但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產業也成為了天津市的優勢產業,兩者之間形成了競爭關系,而這種現象在2010年還并不存在。二是北京市的優勢產業地位進一步增強,但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方面優勢仍弱于天津市。三是天津市的汽車制造業優勢地位出現了下降,被北京市拉開了差距。總體而言,2010—2017年京津冀的產業競爭關系仍舊突出,尚未形成合理高效的產業分工協作關系,同時產業優勢出現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