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悠久歷史發展的產物,是世界寶貴文化遺產之一。校園體育文化是在校園特定環境下產生的一種文化形態,是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兩者相互影響、融合、滲透、促進而發展起來的,是社會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體育課程的社會化、國際化特征也將愈加顯現出來,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弘揚、傳承和發展,是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責任。在校園開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能為社會培養專門人才去指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展,更有助于我國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普及和推廣。
1 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建設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1.1 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開設有助于豐富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學生體育精神,在校園體育教育中,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形式豐富多樣,可以吸引學生積極的參與。隨著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園的逐漸推廣,民族傳統體育在豐富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民族團結、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度重視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的作用,必然會超越體育的實際行為,上升為精神力量,它不僅成為提升體育品質的推動力,而且更會貫通于體育之外,與校園的德育、美育以及智育相滲透融合,相輔相成,取得高質量的教育效果。
1.2 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設有助于強化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基礎和物質保障,主要包括體育場館設施、器材等與體育有關的物質實體,這些稱體育文化硬件。它們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外化結果,它們也是意識文化的載體。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開設需具備一定的場地和器材,體育物質文化是校園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一種依托,學校應該努力加強物質文明的建設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需要,同時這就要求學校在該方面加大經費投入,關心和重視學校的物質文化建設。
1.3 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開設有助于深化校園體育行為文化建設
在校園開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能夠進一步引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校園體育課教學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選修課,學生主動地去接受教育,易于掌握。由于我國學校體育受競技體育影響,教學大綱、教材大多是來自競技運動項目,在實際教學中凸顯出教材的單調、枯燥,學生上課興趣不高的弊端。那么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開設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對校園體育的行為文化產生積極的影響。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開設,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獨特的風格,較強的思想性、趣味性、集健身、娛樂等為一體的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所以倍受學生的喜愛。
1.4 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設有助于完善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是聯系精神與物質文化的中間層面,它是以科學的、規范化的管理模式約束人的體育行為的一種有效手段,它既是校園體育的制約因素,也是體育意識和體育行為的規范準則,是體育文化活動得以正確,健康發展的保障。在校園體育的教學中,可以安排小組形式的學習活動,鼓勵合作,讓學生在小組中發展同伴互助協作的關系,幫助學生去接受和賞識個體差異,要求學生加入到社團活動中去,并使學生了解規則,接受規則,懂得無視規則的后果。對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比賽,要保持傳統的味道,通過指定詳細的比賽規則,保持住中國傳統體育的精髓。
2 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2.1 因地制宜,開展民族特色體育項目
各地區學校應該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積極地挖掘和利用地區現有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教育和體育競賽,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各校園體育教學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課,其主要內容是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及當地的民情風俗,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項目,開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形成自身體系。
2.2 組織以人為本的校園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藝術節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節通過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使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旨在繼承民族文化遺產,提高師生對體育文化的認識,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拓展師生體育知識,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又可以發掘民間傳統體育游戲,進一步充實體育課堂內容。另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藝術節涉及不同地域民族體育項目的參與、知識技能的學習、各地民族風情的交流、創新、身體健康體驗和民族意識強化等諸方面的內容,促進了普通校園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落實,有利于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2.3 堅持改革,勇于創新
在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的過程中,必須揚棄原始的封建塵埃,去蕪存真,對一些項目有所創新,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授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提高競爭性與觀賞性,在活動形式、內容競賽制度、競賽規則、競賽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加強民族傳統體育與世界文化交流,形成有自己的特色項目并進一步推廣。
(作者單位:包頭醫學院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