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衡
體育教學是我國素質教育體制下“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斷完善體育教學體系,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對推動我國國民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當前體育教學仍存在著一系列的不合理問題,這些問題對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產生了極大地阻礙,我們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制定科學的改進策略,從而完善我們的體育教學。
高中年級的學生們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他們將用三年的時間迎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所以他們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在巨大的學習壓力及緊張的學習節奏下,學生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就是我們必須關注的重點。在體育教學中,以高效的教學策略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從而在寶貴的體育課程教學中,促進學生的身體體質及心理健康的發展,對他們的文化學習乃至未來的社會生活均有積極影響。
1 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文化學習壓力非常大,所以體育教學時間被侵占的現象非常普遍,且各學科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占用體育課程教學時間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習慣。在課程安排方面,體育課程本身占比就非常低,如果再加上被侵占部分,體育課程的存在感就更低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連最基本的接受體育知識教學的時間都沒有,那么以科學的體育運動方法與技能提升自身身體體質也會變得極為奢望。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及項目內容等缺乏必要的科學性及規范性也是導致課程教學效果不明顯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高中體育課程教學多以基礎加拓展的方式進行的,基礎方面主要是跑步等集體性運動項目,以這些項目促進學生整體身體體能的提升。而拓展方面則是各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條件而開展的個性化教學項目,諸如:排球、足球、太極拳等等不一而足,而這些拓展性項目的教學效果幾乎完全取決于體育教師的個人專業素養,這就會導致課程項目規范性不足等情況的發生。
綜合以上種種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當前高中體育教學考核體制帶來的問題,雖然我們高中階段也有對學生身體體質方面的測試,但是這些測試的項目及難度缺乏靈活性,無法保證各個學生的身體體質都能夠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得到相應的提升與發展。
2 關于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研
通過對1985年至2014年間國家教育部組織開展的七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的研究和分析來看,我國高中階段學生的身體體質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存在視力問題的學生占比已經超過了正常視力學生的占比,且該占比仍呈現逐年上升的變化趨勢,主要原因就是學習內容深度及廣度的持續增加以及當前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生對多媒體終端設備的不合理使用導致的。第二,就是肥胖檢出率持續上升。該項指標的增加不僅說明了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還說明了學生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無法將攝入的豐富的營養及時的轉化為自己的身體體能。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和研究來看,當前高中學生身體體質健康問題依然嚴峻,且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強化訓練來改善,因此,這就對我們高中體育教學改善學生身體體質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策略及其對學生體健康的影響
以形式和內容豐富的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教學內容相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拓展和提升,我們應當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及教學技巧,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進體育運動中,在運動中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從而促進身體與心理的健康成長。比如,我們可以在每堂課結束之前5分鐘,引導大家做恢復視力輔助訓練,在大家掌握了必要的訓練技巧之后,鼓勵大家自己協調時間進行強化練習,以此更好的保護眼睛。
突出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只有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轉變我們的教學思想,開展契合學生實際需求及興趣的體育教學活動。在體育實踐教學中,我們要對運動動作與技巧做一個標準化的示范,讓大家能夠以科學的姿態進行體育運動,這既是對學生專業化體育的培養,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他們的身體。在此我們以最普遍的跑步為例,很多體育教師都只關注學生的配速,并沒有教授大家必要的跑步注意事項,學生連最基本的跑步正確呼吸方法都不了解,更談不上在跑步中促進身體的協調性了。
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為了更好的以體育教學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我們有必要針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情況及身體指標變化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以此對學生形成一個強有效的激勵。例如,我們可以將強化訓練方向擬定為力量訓練、耐力訓練、爆發力訓練等,然后將各個學生的數據分析結果按照這幾個方向進行歸類,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類別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這種方式對學生綜合體質及健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4 結束語
當前高中體育教學方面仍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從而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針對當前我校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體質健康問題進行強化訓練,以此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