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濤 王軍軍
現階段,羽毛球運動在我國得到了大力普及和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其的重要性,同時均試著組建羽毛球隊,以此使學生有更加廣闊的平臺練習羽毛球。羽毛球這項運動要求運動員具備較快的速度,且面對激烈的競爭也能夠不受影響的完成比賽,因此,基于此情況,各中職學校均紛紛在羽毛球訓練過程中加入了間歇訓練法。對此,本文主要對中職羽毛球隊訓練中間歇訓練法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1 間歇訓練法的含義
要想在中職院校羽毛球訓練中更好的運用間歇訓練法,首先就要加深對間歇訓練法的了解。間歇訓練法,即運動員在訓練中明確規定間歇性時間,如此,可以讓還未恢復狀態的身體循環地將階段性的訓練完成,從而促進身體素質增強。間歇性訓練法首次被提出是在20世紀中期,提出者為德國教練倍施勒以及心臟學家賴因德爾,在他們看來,在訓練過程中,人每分鐘的心率最高可達到180次,最低也在170次左右,間歇后心跳降低到每分鐘100-125次時候在展開訓練,可以將心泵功能有效加強。所以,人們也常以倍施勒—賴因德爾定律來稱呼間歇訓練法。后來慢慢有運動員在運動訓練中運用此方法,并獲得了一定效果,甚至部分運動員因此將世界紀錄打破,此后,間歇訓練法便被較多的應用到了運動訓練中,并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訓練方法。
2 中職羽毛球隊訓練中運用間歇訓練法的重要性
在羽毛球訓練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方法就是間歇訓練法,其在羽毛球訓練中所發揮的作用極為顯著,其在羽毛球訓練中發揮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首先,學生在嚴格的間歇訓練中,會提高其心肺功能,尤其是心血管功能,從而在羽毛球訓練中將有氧供應能力提供給身體,確保可順利完成羽毛球訓練。其次,間歇訓練法可以促進學生自身速度以及速度耐力有效提高。發展速度主要是為了將學生的奔跑速度加快;而發展速度耐力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抗疲勞以及機體承受力的能力增強,間歇訓練是在學生可以接受的運動強度范圍中展開訓練,對有效的間歇時間進行適當調控,以此增強訓練效果,從而將訓練計劃運用的效率提高。最后,間歇訓練可以促進學生無氧代謝功能能力以及乳酸能系統功能能力提升,因為高負荷疊加對機體進行刺激,機體耐酸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在展開高強度運動的過程中,盡可能延長高速度的時間,竭盡全力促進整體運動水平提升。
3 中職羽毛球隊訓練中間歇訓練法的應用策略
3.1 間歇訓練法在高校羽毛球隊訓練中的基本應用
在羽毛球訓練時運用極強性間歇訓練法,經常會反復用到一些攻擊性技術,如扣殺和其組合動作等,這些動作,速度快、爆發力強,連續負荷時間為每組約30秒,負荷心率為每分鐘約180次,間歇時間十分不充分,等到心率降到每分鐘140次的時候,再做強度較高的多組間歇訓練,體能較好的學生可以練習5-6組。其應用主要是為了促進隊員機體乳酸能系統和高能磷化物系統混合供能能力的增強,并提升隊員的快速攻防轉換的能力和速度耐力,進一步增強主要攻擊技術突擊性實踐應用效果。除此之外,對強化性間歇訓練法予以應用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機體乳酸能系統的功能能力增強,確保學生在困難比賽和激烈對抗條件下技術動作更加穩定、更具實效性。
在羽毛球訓練中運用發展性間歇訓練法,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機體的多項系統能力得以增強,包括乳酸能系統、有氧代謝系統的供能能力以及有氧代謝系統混合代謝的供能能力等,使學生可以在困難條件下對戰術和技術動作進行有效控制。在訓練實踐過程中,需將相關戰術與組合技術結合起來,并聯系多項訓練,對學生氧代謝系統供能能力、高強度的有氧代謝系統供能能力以及專項耐力等予以發展,確保學生的運動素質、戰術和技術訓練水平、機體技能同步提升,達到實際比賽要求。大多數情況下,其負荷心率的指標為160次/分鐘,每組練習負荷練習時間一般不超過6分鐘,有充足的間歇時間。等到心率降到120次/分鐘的時候,便可以練習下一組內容。
3.2 間歇訓練法在高校羽毛球隊訓練中的具體應用
在中職羽毛球訓練中運用間歇訓練法,不僅要開展一些基礎性的訓練,同時還要在其中應用諸多具體項目與環節,其主要囊括了下述幾點。
首先,在多球訓練中,如展開跳殺、全球跑、上網搶高點等內容的訓練時,需要學生展開多組訓練,每組跑動時間在20-25秒左右,休息約15秒后馬上展開下一組訓練,每次練習了6-8組后,便可以訓練另一項內容。
其次,在固定球路練習中,一般會訓練高吊和高殺推進等內容,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在心中數拍,立足于自己數的節拍逐一練習,在一定時間內展開間歇性的休息。比如,在訓練高殺推、高吊內容的過程中,學生每組數10-15拍,在心中默數練習的次數,當練習了10-12組的時候便可以休息15-20秒,之后繼續展開訓練。
最后,提高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所以也可將此法用到身體素質訓練中。如,可以對3千米變速跑展開訓練,用不同的速度將跑步訓練完成。采用100米慢跑和快跑的形式,把變速運動完成,使身體技能得到調整。又或是對30米乘以10組的形式予以采用,各組間以30秒為間歇時間。如此可以有效調節學生的身體機能以及功能能力,有效提高之后運動的有效性。
4 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羽毛球隊對間歇訓練法進行運用,可以促進學生運動效果提升。使用此訓練方法和中職羽毛球隊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身體特點相符,可以幫助學生今后良好發展。因此,教師在開展羽毛球訓練的過程中,要將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以及理論知識充分掌握好,與中職羽毛球運動的發展情況相結合,選擇與中職羽毛球隊員特點相符的訓練手段,促進訓練效果有效提升,確保訓練方式最優化,最終將科學運動的目的順利達到。
(作者單位:1.天津市第一輕工業學校;2.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