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浩
在職教本科體育教學中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的策略,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鑒于此,本文將會探討職教本科下體育教學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的策略,以此在體育課堂的內外聯動中,推動體育教育事業的有效發展。
1 打破常規體育教學,引入俱樂部模式
職教本科的體育教學重點在于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因而在教學中,不僅需要開展課內教學,還需要實施課外教學。需要通過選項教學安排課程,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鍛煉個性、學習差異和興趣特征等,選擇體育運動項目,對所選擇的項目進行針對性學習。其次,職教本科的體育教學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進行培養,使其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近幾年,各學校都開始引入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以期通過此模式,遵循教育改革中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通過融合訓練,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教師們就可以在課內外體育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改革中,打破常規的體育教學模式,引入俱樂部模式。利用俱樂部模式,促進學生鍛煉興趣和積極性的激發,讓學生們在全面的鍛煉下,提升個人的運動能力和群體體育活動能力。在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實施中,教師們需要對體育俱樂部進行劃分,分別為零基礎、中級和高級三個等級,選擇幾名體育教師,對俱樂部教學方案進行設置。同時,還需要對社會中體育俱樂部的專職訓練人員進行聘請。之后教師們就需要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進行劃分,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參與進不同等級的俱樂部中,在了解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鍛煉情況后,以此為基礎調整俱樂部內容,并在其中增加體育設施和相關器材的投入。以此系統性的發揮出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優勢,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2 增加體育選修內容,多樣化作業形式
在體育教育中,積極的結合課內的體育理論教學和課外的實踐活動教學就是所謂的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單一的理論知識講解和枯燥的實踐指導都不能提升學生的能力,只有以課堂上講解的理論知識為基礎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以課外的實踐活動為課內理論知識的講解作支撐,才能有效化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為此,也就需要職教本科的體育教師,有機結合課堂內外,有機融合課堂內的知識講解和學校社會,利用此創新發展新的教學模式。另外,在職教本科的體育必修教學中,是以學生基本的體育文化素質為基礎,開展知識和技能教學的,此種教學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全面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學生們可以通過對知識技能的學習鍛煉,強化身體。
然而體育教學必修課的數量和內容總是有限的,其總會受到許多限制,如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等。這些限制必然會影響到體育教學質量。在此當中,也就需要體育教師可以增加體育選修內容,通過拓展和深化必修課內容,彌補教學不足,發展學生的技能和特長。除此之外,理論是學生展開體育鍛煉的基礎,只有學生們掌握理論知識,才能通過實際訓練掌握體育方式,才能在注意鍛煉事項下,加強鍛煉。為此,教師們在開展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改革時,應該注重多樣化形式,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中,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們在訓練后,完成慢跑、騎行、跳繩等簡便易行的課后運動。或者,教師們也可以積極的應用起與體育鍛煉相關的軟件,如汗姆運動軟件、咕咚軟件、keep軟件等。可以組織學生們在軟件的應用下鍛煉,在微信群功能中打卡統計,檢查自己的體育訓練。這樣的訓練和檢查中,可以讓學生體會體育運動的樂趣,提升個人身體素質,為之后課外的實踐社會訓練奠定基礎。
3 與校園體育聯動開展,組織體育社團
在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的改革中,不僅要結合課內學習和課后訓練,還需要適當的結合生活和各種體育類社團。同時,多樣的體育類社團活動,也會滿足多數學生基本的體育運動需求。因而,職教本科的體育教師可以大力組織建設體育類社團,賦予不同社團不同的特色。在課內外一體化的改革中,建設更多的體育器材和場地,多多聯合學校,對各類體育社團進行組織,如舞蹈社團、啦啦操社團等。通過對體育類社團作用的發揮,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升教學質量。另外,在開設體育類社團后,教師們也可以適當的舉行學員之間的體育比賽,擴大比賽的參與人數。利用比賽,讓學生們全方位的了解體育活動,從而在自身表現力的增強中,達到個人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
4 結語
總而言之,和普通本科一樣的是,職教本科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要力量,同樣承擔著復興中華的重任。不同的是,職教本科對學生的實踐技能有著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職教本科體育教師應當積極的改革教學,應用起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可以在此模式的應用中,自覺主動的參與身體訓練,樹立起終身體育意識,達到身體素質的提升。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