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教育方針背景下,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應具有新時代特征。為進一步提升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水平,通過對新時代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要求的思考,從精準選材、隊伍制度建設、團隊文化建設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合登方面探索了新時代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路徑。
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是一種以集中管理、專業訓練為特征,以提高競技能力與技術水平、能夠代表學校參加各級競賽、并獲得突出成績為目的的學生組織。高校體育運動隊在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播中起到了榜樣作用,他們在訓練過程中體現的堅強意志力、在競賽中表現的努力拼搏精神以及在競賽中獲得的榮譽與自豪感,對新時代大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榜樣效應;高校體育運動隊在校園文化的建設與傳播過程中起到了輻射作用,傳遞著第一精神與自強不息的青春力量。
1 新時代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要求
當前,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教育方針背景下,各高校均不斷深化體教融合、不斷完善體育競賽制度、開展競賽活動、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也不斷加強與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
目前,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存在選拔難、經費少、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隊伍建設評價機制等多方面的問題。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2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應具備新時代特征。新時代對青年培養的要求,旨在堅持健康第一,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新時代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更離不開體育文化,作為體育文化的傳遞者及榜樣,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應突出新時代特征,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人員選材需科學精準;一方面,高校體育運動隊訓練應方法科學高效,能切實提高隊員的身體素質和競技水平;一方面,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應管理規范,能切實體現新時代普通高校組織管理水平;一方面,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應目標明確愿景美好,能充分展現新時代青年的朝氣蓬勃。另一方面,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文化應與校園文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合,能充分發揮體育運動隊伍的榜樣力量,有效傳遞體育精神。
2 新時代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建設的路徑探索
2.1 打通學生縱向、橫向入隊通道,實現精準選材
重點高校體育運動隊的選材通道比較明確,也具有高水平運動專項選拔的優勢,而對于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要想通過專項選拔或單招形式招錄優秀運動員顯然不占優勢。如何挑選具有良好運動天賦及潛力的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隊訓練是取得訓練成功的重要前提。作為體育運動隊教練,首先要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發展趨勢以及影響成績的因素來確定選材的內容及相關測試指標,如身體形態,運動素質,遺傳因素等,并力求用科學方法測試,提高選材效率。其次,教練要拓展選材渠道,從招生錄取開始設置人才引進方案,通過招生獲取優質資源;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觀察,和學生體育課,晨練等環節中發現苗子;通過開展豐富的體育競賽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和培養苗子;接受同事的推薦,在平時的交流中聯合任課教師或輔導員推薦人選;通過拓展選材渠道,多方吸納具有運動訓練天賦和潛力的學生入隊。
2.2 完善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伍制度建設,鞏固隊伍建設成果
一支優質的體育運動隊伍首先要確保隊伍的穩定性及良性循環,無論是教練隊伍的不穩定還是隊員的不穩定,必然影響體育運動隊的訓練效果及取得最終成績的結果。教練隊伍的穩定有利于訓練計劃的高效執行,他們與隊員的感情感建立以及對隊員特質的了解都是提高訓練效果的有效資源。而學生隊員不穩定,則直接影響隊伍成績,如果隊員隨意退出,學校及教練投入的所有人力、物力、財力將受到損失,對學校其他學生的榜樣效應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完善隊伍制度,首先要明確隊伍準入制度,明確教練及隊員的責任義務。其次,完善評價體系,對體育運動隊的成績進行有效評估認定,以驅動教練及學生隊員的內驅力。
2.3 加強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的文化建設,發揮團隊的文化魅力
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是高校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肩負著體育文化傳承使命,在各級體育競賽中代表著全校師生的榮譽,是學校建設及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團隊 。每一個團隊都應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團隊文化是團隊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工作方式,思維習慣和行為準則,這種文化強烈的支配著團隊成員的思想和行為。這種文化是團隊的靈魂,一個團隊只有有了自己的文化,才具有了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才有了前行的力量。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團隊文化建設深度融合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校園文化,才能真正發揮高校體育運動隊在校園文化傳遞中榜樣效應。
2.4 加強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樹立青年美好愿景
在“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已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體育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幫助隊員們在體驗或感知的過程當中,既理解體育精神,有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運動隊訓練的結合需要在運動訓練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創設活潑又豐富的教學情景吸引隊員積極的參與訓練。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對隊員的行為提出要求,讓隊員們能夠理解自己的責任,使隊員之間能夠相互配合,相互信賴。同時,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隊員們樹立正確的競賽觀以及積極正面的奮斗愿景,使隊員們在訓練中培養吃苦耐勞、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在競賽中錘煉隊員們,平等博弈,追求彼此成長的奧林匹克精神,拋開為利益而賽的精致利己主義,從而從人的身心獲得一個綜合全面性的發展。
2.5 加強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教練隊伍建設,優化考核體系
高校體育運動隊教練是高校體育運動隊的管理者、組織者、也是執教者,高校要加強高水平運動隊教練員的管理,從教練員的選拔引進、聘用到培訓培養、考評考核都需建立完善的一套體系。盡量采取多種形式,吸納社會資源,已專任教練和聘任專項教練相結合的方式配齊配強教練員隊伍。進一步建立教練員檔案制度,實施持證上崗制度,加強教練員培訓,不斷提高教練員的專業素質和科學訓練水平。建立教練員的職稱評聘、績效考核和評優表彰的激勵機制,讓優秀教練員的工作業績在職稱評定及評優評獎中得到體現,讓能帶隊、勤于帶隊、善于帶隊的體育老師與其他體育老師在工作量、工作績效、工作待遇等方面的區別體現出來,調動和提高教練員工作積極性。
3 結語
普通高等學校體育運動隊在高校發展及文化建設中的定位明確,充分展示著我國大學生的精神面貌。為實現2035健康中國的目標,加強對新時代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探索還需持續進行,要作為體育強國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進行統籌安排,不斷提高高校體育運動隊建設的管理水平。
作者簡介:周源(1981.05-),男,湖南安仁人,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基金項目:湖南省體育科學學會重點課題,我國學校體育競賽管理的變革研究,課題編號:2020XH018。
(作者單位: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