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洋
武術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以了解學生身心健康的現狀問題為中心,對于武術體育運動課堂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實施的有效性問題進行了探索,堅持以人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結合武術體育運動中太極教學的特點,采取適合自己的教學手段,使課堂的教學效率能夠達到更高的目標。本文將系統地結合當前我國高等學校傳統武術教學的實際現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激起學生對于武術的熱愛與興趣;組織學校的專業小組開展的探究式實驗化教學模型;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手段。
對于學校發展而言,全面提升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發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武術教學活動應當符合教學改革的教學要求,在武術教學活動中需要進行武術方面教學方法的創新,提升學校武術教學的效率,是學校武術教學中關注的重點問題。
1 當前學校武術的教學現狀
(1)學校目前進行武術體育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比較傳統。學校在學生進行傳統武術課堂教學時普遍還是采用"手把手"式的傳統課堂教學工作方法,學生只是對教師示范的武術動作進行單純的形體模仿,這使得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長期如此,學生會喪失對傳統武術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傳統武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十分有限,有的學生甚至認為傳統武術是花拳繡腿,沒有學習的意義。這就導致學生只是應付教師去完成課堂學習任務。這讓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學生在武術課上進行太極的學習不僅需要深入地學習太極的動作,還需要深刻地理解太極精神和文化內涵,這樣才能在武術太極的動作學習中完全體會太極的精神。
(2)忽略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學生在學習武術太極動作時,教師可能提出較為嚴格的動作要求,因此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學生必須要具有良好的抗挫折心理,需要接受武術動作所帶來的磨礪和挑戰。由于學生太極學習的基礎具有較大差異,很多學生不但不具備太極的基礎,還可能因為自己的肢體協調能力、運動素質、身心健康都匱乏導致這些學生在學習和練習中承受各方面的壓力。教師過于嚴格的教學任務會使這些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教師沒有依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心理教育,這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長期積累,不但很難實現武術太極教育的教學目的,甚至還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學校開展武術太極教學的教學目的很難體現。
(3)學校一般缺少比較專業的傳統武術以及太極拳的教學和理論指導。武術教學課程雖然具有較強的武術實踐理論特色,但是武術教學實踐更多地需要充分的武術教學實踐理論作為教學指導。雖然目前我國現代武術課程教育已經納入高等教育,但還沒有基本形成相對完善的武術教學實踐理論指導管理體系,導致我國武術課程教學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同時也可能會對武術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和教學實施效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難以實現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綜合教學模式,不利于我國武術課程教學水平的持續健康發展。目前我國傳統武術教育具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但是我國武術的傳統課程教學與其他同類科目的武術課程教學仍然存在較大的技術差異,僅通過武術教學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傳統武術課程教學,難以真正使學生對當代中華民族武術優秀文化進行深入的認識了解,學校對于武術專業教育的教學發展也仍然存在很多的技術局限。
2 太極教學方法的獨特性
太極既然能從古至今流傳千年。自然有它自己的獨特性。大多數學生錯誤的認為太極只是中老年人的“保健操”。教師必須改變學生的錯誤認知,找到一套特殊的教學方法。
(1)突出弘揚太極的傳統文化教育精神,提升廣大學生的學習太極興趣。太極真拳吸收了眾多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的重要內涵,具有現代哲學、醫學、拳理以及古典陰陽命理學說,天人合一,返璞歸真等都是道教傳統思想的重要內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緊緊抓住這一基本特點,始終堅持要求柔中寓剛,剛柔并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互相結合,陰陽相濟,以便能達到“全身處處毫無牽制,屈伸開合聽自由”的最高境界。教師在練習太極武術動作時,不僅僅要規范學生的太極動作,更應該揭示太極動作的奧妙與意義,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例如,有些學生肢體不夠靈活,常常將動作變得僵硬不堪。教師應先發展其肢體靈活性,通過拉伸等動作增強關節靈活度。教師在教學太極進步動作與太極退步動作時,應充分講清兩腿以伸直或彎曲的角度交替方向運動,兩腿一次次地劃一個弧形,恰似在用手劃一幅太極圖過程中的“S”的弧線;同時教學太極的推手時,兩位學生的雙臂緊緊相接,這是一幅陰陽平衡相合的立體太極圖。
(2)突出練習太極的獨特性。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認知。太極拳的動作緩慢,連綿不斷,如行云流水,常常被人誤認為太極是輕緩的一種健身太極拳,因此通常容易讓人忽視了太極動作的攻防性和技擊性,其實洛陽太極拳屬于內家武術拳,是內家健身拳的典型代表。外柔內剛,在攻防技擊上太極講求主動防守,以靜制動,后發制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著重講解動作含義,讓學生清楚攻擊動作中的含義,看清攻擊動作的來龍去脈,通過擺動肢體與頭部動作相結合,避免動作單一化。才能有效的提高攻擊動作的教學規范性與動作準確性。比如,在學生教學24式一套太極拳“搬、攔、捶”時,講清其基本攻防法和技擊使用方法,讓廣大學生能夠體會和看到各種動作的運動軌跡及規范的使用拳型和熟練掌型。
(3)突顯太極動作的特點及對比性,掌握太極運動的基本特點。太極的這個動作與其他不同類型的運動之間往往具有明顯的動作差異,例如在太極進行訓練上步弓步這個動作時,要讓腳走一個大的弧形,作為太極動作上的一個基本要求,上步時腳的前腳必須一定要微微向內扣,有微微緊縮抓住對方一側腳跟的意思,而在體操、舞蹈中需要進行訓練太極的上弓步的主要動作就是直接進行上步。通過對這些基本動作類型進行比較可更便于學生掌握它們基本運動學習的特點。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北市樹人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