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飛 高世杰 郭宇歆
1.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管莊分校,北京 100024;
2.北京人濟萬怡酒店,北京 100102;
3.國際關系學院國際經濟系,北京 100029
地秤是實用擒拿功法中用于提升勁力和專項素質的常用工具,在擒拿訓練中起重要作用。舊式擒拿地秤常是由石料或混凝土澆注而成的正方體,中間插接手臂粗細的木棍或鐵棍,木棍長1.5米至2米,地秤重量多在30-60斤左右。舊式擒拿地秤的攜帶與使用不十分便利,練習時容易導致習練者受傷,訓練效果不盡如人意。為解決上述問題,2020年7月,劉明亮老師帶領擒拿團隊共同研發了擒拿新型地秤,并成功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擒拿新型地秤在使用安全、搬運、練習效果等方面都在舊式地秤的基礎上做了細致的改進,這無疑會對擒拿專項素質、擒拿功法、擒拿技術的提升起較大作用,也必將有利于擒拿的推廣與普及。
此外,借鑒于摔跤地秤的地秤盤多為圓形,擒拿地秤功法訓練內容雖然都以摔法為主,但擒拿有其特殊的技術方法,故而擒拿地秤與摔跤地秤對應著不同的技法應用。在此例舉了一些簡單且普適性強的擒拿地秤功法,一方面淺析擒拿地秤功法與技理的內涵,另一方面意在普遍推廣擒拿新型地秤的功法訓練,為擒拿習練者提供新的訓練思路。

圖1

圖2

圖3

圖4
擒拿新型地秤的地秤桿采用PPR管,地秤盤為合成橡膠,兩者穿接而成,見圖5①至④。由于新型地秤的主體結構(地秤桿和地秤盤)的柔韌性較強,有利于減少練習者因動作不當等原因而受傷的概率。地秤桿一端下方有十字卡,(圖5①)可以有效訓練擒拿的常用技術。地秤盤上有非中心位置的洞(圖5②)也是專門為擒拿特有的反關節摔技術設計的。地秤桿一端穿過非中心洞后,十字卡卡于地秤盤卡槽內,它可以牢固地固定地秤盤(圖5③),也方便隨時拆卸。地秤盤可以根據練習人員的力量大小調整厚度,地秤盤的形狀有三種,分別為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圖5②⑤⑥)擒拿新型地秤的設計與功法訓練的契合度更高,其具體論述已有專題文章論述,本文不多贅述。

圖5
擒拿的原則是以較小的力給敵人造成較大的傷害或達到更牢固控制敵人的效果,所以擒拿常常針對人體的薄弱部位進行攻擊,同時限制對手攻守能力的發揮。人體骨骼抗壓、抗拉、抗彎曲的能力較強,但對抗旋擰的能力最為薄弱。在實施擒拿技術時,多以“旋擰”技術為主,在擒拿的摔法中也不例外。擒拿“旋擰”技術一方面對人體的關節、骨骼有較大的損傷,另一方面通過“旋擰”技術能實現人體運動鏈的鎖定。
擒拿拳譜中“旋”技和“擰”技是兩個單獨的技法,但在實戰應用中,兩者經常搭配使用以發揮出最大效果。擒拿“擰”技的目的是使扭轉的部位產生絞緊的狀態,如圖6①。擒拿“旋”技是以一個點或者軸為中心,迫使對方某部位旋轉的技術(圖6 ②)。“旋”技的發力形式是時間較長的螺旋式發力,而非依靠快速的驚彈力。在實戰應用中,習武者多在旋的動作快做完時疊加擰技,也就是物體B先圍繞轉動軸Z1旋繞,再以中心軸Z2旋擰(圖6③),也即大圈變小圈,使得轉動半徑減小,從而增加轉動角速度,更省力地控制或殺傷對方。

圖6
2.3.1 “旋擰”功法的常用動作
旋擰技術在擒拿中有大量的實用技術,與之相配套的功法也較為豐富,由于篇幅有限,我們僅例舉較為常用的旋擰功法。例:雙手握住地秤桿上端,雙手由上向右再向下畫圓弧旋擰地秤桿,地秤桿帶動地秤橡膠盤滾動,動作意念可以是我方雙手抓握對方手腕后旋擰其手臂。動作恢復到初始狀態后,再反復旋擰轉動擒拿地秤盤(見圖7①至⑤),也可以旋擰到圖7⑤動作后反方向旋擰地秤桿,形成一正一反的循環動作。旋擰技術在實戰應用技法很多,例如旋擰頭頸部、旋擰腳部等,但旋擰手臂是最基本的常用動作如圖7⑥。旋擰功法練習時可以根據自身功力情況選用不同形狀的橡膠盤。邊數越少的橡膠盤往往滾動難度更大。(見圖5②⑤⑥)

圖7
2.3.2 旋擰功法的要點與注意事宜
練習旋擰技法時要體會“力發腰脊”的發力方式,習練者需充分利用蹬地、轉腰的勁力并配合上肢的動作,使地秤盤勻速或者加速度轉動。練習需循序漸進,先使用雙手練習,勁力增加后,也可以單手旋擰。功法訓練的細節有很多,如:可以根據適用技法的不同調整旋、擰技法應用的先后順序,亦可邊擰邊旋。
例:擰臂過背.雙手握住地秤桿一端,由上向右再向下,化弧旋擰,隨后右腳上前一步,左腳后撤步完成轉身下蹲,順勢將PPR 管一端扛在自身肩背上,隨后腰胯向上蹦彈,雙手握地秤桿一端下扳,將地秤盤正過背摔過(見圖8①至⑤),其中實戰應用技法很多,例如擰鎖雙臂的過背摔如圖8⑥。練習時,應注意雙手向下、向回扳,而肩向上、向前扛,二者力形成對偶力。另外,臀部要蹦彈,使對手突然失去重心。由于地秤盤上的洞不在中心位置,其騰空后受重力影響會存在不同的轉動半徑,這時習練者雙手必須有擰勁。如此,具有擒拿特點的反關節摔就可以在此功法中得到充分的訓練。

圖8
例:預備姿勢站立,習練者左腳斜前上步同時左手護頭格擋對方進攻手臂;隨后右后腳上步后(意念過對手身后),向后上方向挑踢,同時上體前俯;右后手畫弧線向前劈砸。目光隨動作視后下方;此功法可單側練習也可左右互換,交替進行(見圖9①至④)。初步練習時,可以只利用一塊地秤盤訓練。待功力增加后,可增至兩塊地秤盤。此功法在擒拿技術中較為常用,經常練習可以提高腳后挑的力量和全身協調能力。

圖9
例:坡踢扳摔.習練者以預備姿勢站立,左腳上前一步的同時右手抓握地秤桿,隨后右后腳向左前方向上坡踢,右前手在同一時間快速向右斜后回扳拉。此功法中手腳的配合尤為關鍵,手向后上與腿向前上的動作需協調一致,勁力通透。該功法亦可單側分組練習或左右互換,交替練習(圖10①至④)。擒拿地秤坡腳摔功法訓練的目的是通過踢打對手的小腿部脛骨或腳踝部,配合手法,使對手前撲摔倒(圖10⑤)。

圖10
過背摔技法的要點是在旋擰對手手臂后需迅速進身,轉身后后背應貼緊對手;臀部要快速向后上方蹦彈擊打對方腹部,同時雙手下扳與臀胯蹦彈擊打形成合力。注意防范對方的頂腰動作,以免自身腰胯無法有效蹦彈。
挑摔,坡踢摔練習的是單腿后挑與單腿前挑,它們均要求盡量挑起對方的重心,再結合其它技法,以便摔倒對方后更好地實施擒拿。為更輕松地將對方重心挑起,習練者在做“挑”的動作時運動軌跡要有弧線,不能直接單一向上挑;在“挑”之前要先踢擊破壞對方的重心再順勢挑起。上挑與下扳的勁力要合整。
擒拿新型地秤的韌性和彈性非常好,其在防傷方面有很好的優勢。同時對鍛煉勁力的圓潤、松沉、彈抖等有很好的效果。它方便拆卸和搬運,設計功能多樣化,新型擒拿地秤的常用功法較多,文中介紹的旋擰、過背摔、挑摔等常用功法具有較好的基礎性,有助于隨后其它功法的學習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