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玄木
【摘要】在小學階段,語法教學可以說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工作。一節語法課離不開兩個部分,一個是教師“教”的行為,一個是學生“學”的行為。教師要捋清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上好一節語法課。本文就教師在小學英語語法課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教學行為
學習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思維”非常重要。只有獲得了“英語思維”能力,學生的英語才能擺脫“中式”英語,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會越來越接近英語母語者的水平。英語母語者的言語思維一般是通過“傳承”的方式從上輩那里繼承的。而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不能通過“傳承”的方式習得“英語思維”。但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英語語法而獲得“英語思維”。
英語語法是英語語言的規律,而英語思維的本質就是英語語言規律的外在表現。所謂的“英語思維”,狹義上講就是英語語言的規律。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英語語法獲得英語思維。因此,在小學階段,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工作的一項重點。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如何教學,有效的教學行為能讓教師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料之外的結果。
一、重構文本,提供學習素材
PEP小學英語教材中并沒有專門學習語法的文本,語法知識一般都是貫穿于教材的每一個章節中。但是,學生要學好語法知識,就不能缺少語法知識點清晰且重復率高的學習材料。小學英語教師要有重構文本或者創編文本的能力,把枯燥的語法知識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之中,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學習素材。
例如,在教學there be句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編寫這樣的學習文本:白雪公主受皇后的迫害逃到一座森林里,以下是她的所見所聞。There is a forest over there.There are many flowers in the forest. There is a house, too. She goes into the house. There is a table and seven beds in the house…有趣的學習文本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語法知識的歸納總結做好鋪墊。
二、簡化教學,降低學習難度
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也可以利用簡單易學的順口溜、歌謠等形式進行語法教學,化乏味為有趣,化困難為容易,從而達到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1.利用順口溜,簡化語法
例如,學生通過白雪公主遇見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學習了there be句型。此時,教師可以編寫一個順口溜讓學生更容易記住該句型的語法知識:I用am,you用are,單數用is,復數用are,there be句型一樣用,there is后接單數,there are后接復數,就近原則。
2.利用歌謠,趣化語法
例如,在學習以do引導的一般疑問句的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時,教師可以用學生們熟悉的兒歌《兩只老虎》進行改編:Do you like bananas? Do you like bananas? Yes, I do.Yes, I do.Do you like oranges? Do you like oranges? No,I don't.No,I don't.
通過順口溜、歌謠等教學形式開展語法教學,簡單易懂。它不但改變了學生以往害怕學習語法的心理,還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巧用對比,提高學習效率
研究發現,人們往往對兩個極端的東西容易產生深刻的印象。教師以此出發,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教學,一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習內容;二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小學英語語法對比教學,就是把學生容易混淆的相關語法點呈現出來,引導他們進行觀察和對比,找出突破口,最終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法知識的學習方法。
例如,為了能讓學生正確使用like與like to,教師首先呈現以下兩組句子:
I like to swim.? ? ? ? ? ? I like swimming.
I like to jump.? ? ? ? ? ? I like jumping.
I like to sing.? ? ? ? ? ? ? I like singing.
然后,教師讓學生對這兩組句子進行觀察和對比,以四人為一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這時,學生不難總結出:like to后接動詞原形,like后接動詞ing(動名詞)形式。最后,教師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組織學生對剛學的“I like…”與“I like to…”這兩組句型進行口頭造句。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表達中,體驗兩者之間的差別,以加深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四、運用游戲,加深學習記憶
研究發現,人在快樂的情感中學習時,學習效率會更高,對知識的記憶會更深。在小學階段,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情感中學習,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過于游戲教學。將游戲融入到語法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游戲學習語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達到教學目標。
1.排隊游戲
例如,在教授完be動詞用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手拿單詞卡玩排隊游戲。三個人一組擔任主謂賓角色進行排隊比賽。有的小組可能表達正確:I am a student.有的小組可能表達錯誤:They is students.下面的學生也要對他們的正確與否做出評價:Yes,yes,yes./ No,no,no.通過參與游戲,全班學生能深刻記住be動詞的用法:I用am,you用are,單數用is,復數用are。
2.角色扮演游戲
例如,在教授完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后,教師請部分學生戴上頭飾上臺扮演tree,bird和apple。學生A很開心地張開手臂說:I am a tree.學生B邊飛邊說:I am a bird. I am in the tree.學生C從樹枝上冒出來說:I am an apple.I am on the tree.
角色扮演算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學生們總會給你帶來預想不到的效果。有些學生一本正經、一字不差地演出,有些學生卻是搞笑、搞怪,創造出不一樣的文本。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在場的所有學生都是快樂的、難忘的,他們會記住這節課的一切。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非常重要,有效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師需要通過重構文本、創編趣味文本,為學生提供學習素材,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和鼓勵,通過歌謠、對比、游戲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快速地理解語法知識和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通過這樣一個由培養到引導鼓勵再到教學的過程,必然可以提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歐陽慧卿.小學英語新教材中的語法教學[J].基礎英語教育,2007(6).
[2]肖艷榮.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實踐及對策[J].學周刊,2014(4).
[3]張丹丹.趣味教學[J].考試周刊,2017(72).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