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尚燕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外陰癌患者中采取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方法:從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外陰癌患者中抽選86例,采用數字隨機分配法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43例,接受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43例,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887、3.561,P<0.05)。結論:在外陰癌患者中采取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能夠很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自我護理能力,減少術后并發癥,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外陰癌
外陰癌屬于婦科腫瘤,臨床發生率相對比較低,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占比比較少。該疾病大多發生于60歲以上的女性,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比較大,手術是治療外陰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手術治療期間,為了更好的保證治療效果,還需要在圍術期加強護理干預,人文關懷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將其運用于外陰癌圍術期護理中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效果[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外陰癌患者中采取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外陰癌患者中抽選86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43例,年齡53歲~75歲,平均年齡(65.25±3.48)歲。對照組43例,年齡54歲~74歲,平均年齡(65.33±3.4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可比性高。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檢查、飲食指導、健康教育、術后監護等。實驗組患者接受人文關懷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建立人文關懷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醫院科主任、醫生、護士組成,由小組成員推選出組長,然后對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內容、操作方法等,提高小組成員的專業水平。(2)心理關懷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主動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并且注意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再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制定針對性的心理關懷護理方案,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進行專業化的心理疏導,更好的調節患者情緒狀態,增加患者治療信心。(3)術中配合。患者接受手術期間,護理人員需要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手術操作,保證手術順利完成。(4)術后護理。完成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方案,指導患者掌握康復技巧,同時加強自我護理技巧指導,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評分作為觀察指標[2]。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887、3.561,P<0.05)。
3 討論
在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外陰癌屬于其中之一,且近年來由于飲食生活作息習慣的改變,外陰癌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目前,臨床上治療外陰癌時,通常選擇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聯合外陰廣泛切除術治療,由于手術部位的特殊性,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創傷性比較大[3]。為了更好的保證臨床護理效果,需要在圍術期引入人文關懷護理,通過“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主動去了解患者的護理需求,然后給予患者更多的人性關懷和關愛,為患者提供更多人性化護理服務,臨床護理效果也會更好。因此,在外陰癌圍術期護理中采取人文關懷護理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選擇86例外陰癌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更高,表明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該研究結果與李雄偉, 穆金智[4]在人文關懷護理對直腸癌結腸造瘺口圍手術期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分析中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高。
綜上所述,在外陰癌患者中采取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能夠很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自我護理能力,減少術后并發癥,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兵,韓琪,王菲.圍手術期人文關懷護理對外陰癌患者生存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9,11(2):85-88.
[2] 鄧煜,許林勇,張敏,等.人文關懷護理對乳腺癌圍手術期病人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7,21(2):380-384.
[3] 尹曉美,王力軍.人文關懷護理對乳腺癌圍手術期病人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探析[J].幸福生活指南,2018,33(19):1.
[4] 李雄偉,穆金智.人文關懷護理對直腸癌結腸造瘺口圍手術期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36(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