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平
【摘 要】目的:探討降血脂藥物對于高血脂患者的臨床使用情況及用藥合理性分析。方法:隨機選取我院病區藥房開出的處方單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應用降血脂藥物的名稱、數量、規格等相關使用情況及用藥合理性進行分析。結果:100例處方單中,主要涉及到四類、六種降血脂類藥物,其中HMG-COA?還原抑制劑(他汀類)藥物的使用頻率最高,其次苯氧芳酸類(貝特類)調脂藥的使用頻率較多,基本符合當代臨床藥物使用的大趨勢。結論:降血脂藥物常用于患有長期慢性病的患者臨床治療過程,將其合理應用于血脂異常以及動脈硬化患者的臨床治療,并伴隨實施針對性的飲食及鍛煉,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降血脂藥物;他汀類藥物;貝特類藥物;臨床使用情況;用藥合理性分析
引言
血脂異常是導致患者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是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代謝疾病,其發病原因與患者自身的生活習慣以及藥物影響等因素密切相關,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影響較大[1]。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國內出現血脂異常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多,其所引發的長期慢性病癥出現幾率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針對血脂異常的患者臨床上常采用降血脂藥物進行治療,降血脂藥物種較多,其臨床使用情況以及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2]。本文以此作為研究方向,探討降血脂藥物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使用情況及其合理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病區藥房開出的處方單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應用降血脂藥物的名稱、數量、規格等相關使用情況及合理性進行分析。
1.2 觀察指標
對100例處方單中所涉及的降血脂藥物的規格、名稱及用藥量進行統計,使用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為相關數據評價其用藥合理性,其中DDD的指標確定可參考相關藥品說明書、《中國藥典》2010 版、《新編藥物學》(第17版)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藥物使用劑量等;在DDD的基礎之上,統計相關降血脂藥物的用藥頻度(DDDs),DDDs=單藥物在相關時間內所消耗總量/所選藥物DDD指標,DDDs值越大,說明該藥物使用頻率越高[3]。
2 結果
根據對此100例處方單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其中主要涉及到四類、六種降血脂類藥物,其中HMG-COA 還原抑制劑(他汀類)藥物的使用頻率最高,其次苯氧芳酸類(貝特類)調脂藥的使用頻率較多,見表1。

3 討論
進入21世紀以來,血脂異常已成為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的一大威脅因素,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普遍性。血脂異常就是在血液檢測指標中,血漿中脂蛋白質量出現異常的情況,通常就是血漿中的總膽固醇(TC),或者是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升高,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降低,以上四項指標相應的降低或增高均屬于血脂異常范疇[4]。以成年人為例,一般情況下空腹血清總膽固醇(TC)>5.72mmol/L、甘油三脂(TG)>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91mmol/L等,即可診斷為高脂血癥,以上指標變化可同時出現[5]。
現階段針對血脂異常常用的降血脂藥物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也有較大差異,主要包括他汀類藥物、選擇性TC吸收抑制劑類藥物以及貝特類藥物等[6]。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藥物,其不僅能強效地降低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所以他汀類藥物在臨床治療中所能發揮的作用較為全面,本文所涉及到的瑞舒/阿托伐他汀是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以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更為顯著[7]。常規劑量的他汀藥物對肝功能的影響不大,基本不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副作用,特殊情況下對一部分老人大劑量應用可使其血糖升高,常規劑量則不會,目前認為該類藥物對腫瘤的發生起中性作用,即不會引起惡性腫瘤,還有對記憶力的影響,而老人、動脈粥樣硬化者本身就存在記憶力減退,相反改善腦供血可延緩記憶力的減退,減少血管性癡呆的發生﹔長期口服小劑量、標準劑量的他汀是安全的、所獲得的益處遠大于其所產生的副作用,因此在對于血脂異常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主張長期小劑量服用他汀類藥物,以防止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以及最大程度上減小其副作用[8]。貝特類降脂藥,也就是苯氧芳酸類降脂藥,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癥,或以甘油三酸酯升高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癥,貝特類藥物能夠增強脂蛋白酯酶活性,并通過激活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在轉錄水平誘導脂蛋白酯酶表達,促進VLDL、CM、IDL等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顆粒中甘油三酯成分的水解,以顯著降低餐后甘油三酯升高,降低氧化脂肪酸水平﹔此類藥物還具有抑制炎癥反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他汀類藥物和貝特類調脂藥聯合使用時可導致肝功能異常和肌病,故在臨床中盡里避免合用,但由于二者均對于血脂異常患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因此在針對病情較為危急的患者臨床治療中,二者聯用利大于弊,在此情況下主張小劑量他汀藥物與非諾貝特聯合應用,早晚分開服用,開始每2周~4周復查肝功能和心肌酶譜,有升高趨勢或者出現肌痛、肌肉壓痛、肌無力、發熱等不良癥狀即停止用藥[9]。降脂類藥物除他汀類、貝特類之外還包含煙酸類、膽酸螯合劑以及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本文所涉及到的阿昔莫司降脂藥即為煙酸類藥物,屬于最新開發出的一種降脂藥物,其能夠有效抑制機體脂肪組織的游離脂肪酸釋放過程,進而減少其在人體血液中的濃度,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血脂異常患者的TC、TG、LDL-C指標,并且能夠提高HDL-C指標,是人工合成煙酸類藥物中降脂效果較好的一類藥品,且其經口服用藥后顯效迅速,由于此類藥物問世不久,尚未在臨床治療中大范圍應用,因此其用藥副作用以及對肝腎功能的損傷狀況未能有較權威的定論,但據目前的臨床應用經驗來看,阿西莫司的藥后不良反應主要為心血管系統的心悸,臉部潮紅癥狀,胃腸道系統紊亂等,臉部潮紅與前列腺素的產生有關,若在使用煙酸半小時前給予阿司匹林可以減輕潮紅反應,大劑量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肝功能失調、糖耐量異常等[10]。煙酸類降脂藥物臨床上輔助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可作為其主要應用方法,但仍需進行定期的肝功能、心肌酶譜檢查,也可將其與貝特類藥物聯合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定期檢測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出現異常立即停止使用。考來烯胺是一種膽汁酸螯合劑,通過口服用藥后可與患者腸道之中的膽汁酸結合,還可對膽汁酸的重吸收過程進行阻滯,進而起到促進膽汁酸排泄的作用,也因此造成患者血漿之中的相關LDL膽固醇移動至肝細胞之中,以達到患者血漿中TC、LDL-C指標有效下降的效果,然而此類藥物由于其藥理限制性,無法對HDL-C起到有效影響,甚至會起到提高TG的作用,但從其治療效果來看,考來烯胺在降低患者TC、LDL-C指標方面優于非諾貝特,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其不良反應相對較多,便秘、惡心、腹脹等均是膽汁酸螯合劑用藥后可能出現的后果,但從其實際影響來看,考來烯胺的不良癥狀相對較輕,且多發于老年患者以及大劑量患者;對于考來烯胺的臨床療效及合理使用方式早年即有相關學者對其進行過探討,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將膽汁酸螯合劑與他汀類藥物聯合使用,其臨床療效會得到有效提升[11]。血脂異常患者臨床上采用藥物治療是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合理使用降血脂藥物不僅能夠有效調整患者的相關身體健康指標,還能夠降低其出現不良并發癥的幾率,但使用藥物進行臨床治療或多或少會伴隨出現各種副作用,不利于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患者服用藥物期間,不僅要嚴格按照醫師囑咐的藥物攝入規范進行規律用藥,還需注意良好生活習慣的積極作用,患者應咨詢醫師用藥期間何種飲食習慣、運動方式最適宜發揮藥效及穩定病情,并將其作為日常行為規范,最大程度上將降血脂藥物的作用發揮出來[12]。
綜上所述,降血脂藥物常用于患有長期慢性病的患者臨床治療過程,其中他汀類藥物以及貝特類藥物的使用情況較好,將其合理應用于血脂異常以及動脈硬化患者的臨床治療,能發揮較好效果,但對于患者通常會伴有較為嚴重的副作用,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伴隨實施針對性的飲食及鍛煉,能夠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靜.降血脂藥物的臨床使用情況和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2):2044-2045.
[2] 郭瑞杰,辛海莉.2016—201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口服調節血脂藥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20,20(10):1253-1254,1259.
[3] 周琳.他汀類降血脂藥物的使用情況和處方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6):5-6.
[4] 閆賀磊,梁麗,杜書章.某院H型高血壓患者降脂藥物用藥現狀調查[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21,27(2):247-250,259.
[5] 丁國云.調血脂藥物的合理使用在心血管內科疾病中的臨床分析[J].飲食保健,2018,5(6):53-54.
[6] 李霞,孫永健.醫院降血脂藥物的臨床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1):276.
[7] 黃美平.降血脂藥物臨床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6):110-111.
[8] 陳社帶,陳炎英,吳嘉怡,等.利用ABC分析法對某院西藥房降血脂藥物使用情況的分析[J].海峽藥學,2019,31(4):258-260.
[9] 邵凱,于鈴,勾萍,等.降血脂藥物臨床應用探究[J].飲食保健,2020,13(51):70.
[10] 林明慧,蔣金秋.降血脂藥物臨床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4):245-246.
[11] 孫金蕊.考來烯胺與其他類型降脂藥聯用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20,32(4):176-177.
[12] 王麗玲,車燕麗,馬麗.降血脂藥物臨床應用情況及合理用藥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