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萬彩
【摘要】在班集體之中,班主任既為教育者,也為管理者,為開展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為溝通社會、校園與學生家庭之間的重要橋梁,班主任的個人能力會對班級管理工作以及學生的成長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探析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的有效途徑就顯得尤為關鍵,應受到每所學校的充分關注和重視。
【關鍵詞】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途徑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14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前言
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效果,會對學校的常規管理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在培養小學優秀班主任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要增強班主任在平日工作中的創新意識與積極性。所以,應將培養小學優秀班主任當作學校建立優秀教師團隊的關鍵內容,作為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一項重要保證。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的有效途徑。
二、建立小學優秀班主任成長共同體
建立小學優秀班主任成長共同體,主要是讓小學班主任之間能夠積極尋找與自身發展路線一致的學習伙伴,以構建成一個彼此監督、指導與幫助的成長共同體,也可稱為合作體。合作為全部組合形式奮斗的起始點。一個群體為實現某個目標,將成員彼此良好地聯系在成長共同體之中,每名成員之間均是亦師亦友的關系。
一方面,小學優秀班主任之間應具備共同的夢想。夢想能夠給小學班主任的進步及發展帶來巨大的力量。只有具備共同的夢想,才可擁有與自身志同道合的搭檔。工作經驗豐富的小學優秀班主任經過不斷地沉淀之后,能夠構建出具備自身特色的理論經驗與實踐經驗,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激發新的對于管理夢想的追求[1]。另一方面,小學優秀班主任之間應具備共同的發展目標以及一致的價值追求,其主要趨向在于強化小學生的自理能力與意志力。除上述內容外,小學優秀班主任之間還要具備共同的專注力。專注力主要指的是全神貫注,是成功管理班級的一項關鍵要素。唯有始終專注,才可將自身的智慧、時間與精力聚集在班級管理事業之中,才能最大程度激發班主任的潛在智慧,發揮班主任的創造性與主動性,最終推動小學優秀班主任管理事業的成功。
例如,在構建小學優秀班主任成長共同體的過程中,可充分明晰小學班主任管理的目標,如培養能力,提升素質等,積極構建班主任之間的成長共同體,讓每位小學班主任在此共同體中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管理目標,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更為充分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實現個人價值。
三、構建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機制
若想培養小學優秀班主任,應積極構建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機制,一方面,在措施與觀念這兩個方面明確培訓的關鍵點,并將任務驅動和自主創新的方式相融合,促使班主任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將觀念逐步轉化為行動。班主任要善于觀察每名小學生存在的個體化差異、學習現狀、生活細節,發揮出班級管理的優勢。再者,班主任需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掌握構建優秀班集體的方式,多加學習敘事研究方式,提高自身的育人水平,持續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2]。以班主任學習的主要內容來說,應追求“實在”學習,而不可追求“花哨”學習,將小學班主任“愛學,樂學”引進培訓機制之中。如此,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工作才具備持續性發展的特征。
另一方面,應重視設置培訓課程,將小學班主任團隊課程加以分解,分為基本理論課程與崗位綜合實踐課程。基本理論課程主要指的是現代教育理論和工作實踐[3];崗位綜合實踐課程主要涵蓋網上論壇、案例分析、研討交流等。上述課程均要包括課程設置的三個維度,即知識和專業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與方式。
除此之外,在培訓方式以及策略方面應積極發揮出能動性。在許多培訓工作中時常會遇到問題,如被培訓人員不認可培訓工作開展前制訂的培訓計劃,存在排斥的情緒,導致培訓效果不夠明顯。針對此情況,應積極構建小學班主任成長檔案,將小學班主任在培訓階段的成長放置在一個清晰可觀的高度上,利用內外驅力的交互作用來改變班主任的思想觀念,讓其能夠更為迫切地尋求主動發展的方式。
例如,在培養小學班主任的過程中,可以針對每名小學班主任的發展愿景與個性因素等方面來為其設置成長檔案,在檔案中記錄小學班主任的成長軌跡,促進班主任發展。在實際培訓中,可以通過實踐訓練、專題研討、導師引領等諸多方式來進一步培養每名小學班主任,同時豐富小學班主任的管理經驗。這樣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能夠更為駕輕就熟。
四、營造良好的小學優秀班主任教研氛圍
教育科研主要是以科學理論作為利器,以教育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及出現的現象作為重要的對象,以探析教育一般規律為最終目的的一項創造性活動。若想進一步加大對于小學優秀班主任的培養力度,保障培養的效果,還應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
一方面,應在教學方面精益求精。提升小學班主任的教學水平是小學優秀班主任團隊建設的關鍵內容。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在教學階段做到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設計考試內容,認真輔導每名小學生。再者,應對小學班主任進行繼續教育,根據當代教育的迫切要求,以新的標準來要求每名小學班主任,應多加鼓勵小學班主任,讓其積極投身于培訓與進修活動之中,促使其充分了解當代的教育理論與信息,充分掌握現代管理技術[4]。另一方面,應在科研方面求深,主要指的是小學班主任應具備極強的科研意識與良好的學習態度,在科學研究的路途上還應具備耐心和恒心,努力探索教育的一般規律,提高工作實效。
小學班主任主要包括幾種類型。其一,創新型小學班主任。要求小學班主任在觀念上創新,明確以小學生為主體的參與意識,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若發現問題,應根據小學生的真實情況來創造性、合理地解決問題。其二,反思型小學班主任。在結束某項教學工作之后,班主任需第一時間反思工作的整個過程,明晰在開展期間存在的優勢與不足,而后總結與歸納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如此在日后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就會更具效率。其三,積累型小學班主任。因平日的工作較為復雜,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還應多加關注與重視積累相關資料,隨時記錄自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的一些事件以及對于工作的想法和建議等。
例如,在培養小學優秀班主任的過程中,應善于指導其反思自身的教學過程。例如,在結束教學工作后,班主任應認真反思自身所運用的教學方式與管理措施是否符合小學生的需求,對于小學生在學習期間的疑惑之處是否給予了良好的指導和解答等,通過反思來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與管理水平,有利于達成培養小學優秀班主任的目標。
五、建立完善的小學優秀班主任工作激勵機制
物質利益作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個重要激勵因素,能夠作為提高小學班主任工作主動性的一個重要保障。所以,若想培養小學優秀班主任,還應建立完善的小學優秀班主任工作激勵機制。
首先,教育部門應積極制定相關的制度與政策,使廣大教師樂于做小學班主任,同時積極開展好相關的工作,并且使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和教學成績得到認可。若能夠充分落實上述內容,就可構建優秀的小學班主任團隊[5]。
其次,學校應優化辦學條件。學校作為班主任與小學生參與活動的重要場所,若具備良好的校園環境,能夠促進班主任對于學校的熱愛;若辦學條件不足,辦學環境較差,不但會增加小學班主任的心理壓力,而且會直接影響其開展教育工作的情緒。所以學校要優化各項辦學條件。
再者,應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福利待遇,盡可能減輕其在工作、精神方面的壓力與負擔,還要多加了解小學班主任在平日的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及時為小學班主任分擔憂愁,解決問題。要科學安排小學班主任的各項教育活動及任務,確保小學班主任能夠更好地開展教育與管理工作[6]。
例如,學校應根據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成績、經驗、工作時間等方面,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福利待遇,調動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小學班主任對于學校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使其腳踏實地地投身于教育事業之中。
六、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學校要重視培養小學優秀班主任,讓其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實現對每名小學生的良好教育與培養,有效實現工作目的。學校應積極探析培養小學優秀班主任的途徑,通過構建小學優秀班主任成長共同體,構建培養機制,營造教研氛圍,建立激勵機制等途徑來強化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成效,推動教育事業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趙賽紅.中小學班主任榮譽制度的問題及建設策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高菊.90后小學班主任勝任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
顧憶春.小學新任班主任的工作適應問題及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
金卉.小學優秀班主任培養機制調查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20.
仇榮.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汪瑤.小學班主任專業素質的指標體系建構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