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丹 賈嶠
摘 要:隨著人們消費觀的改變以及孤獨經濟的崛起,萌寵已經成為人們排解焦慮孤獨的主要途徑。我國寵物行業較國外起步較晚,在各方面都存在問題,最突出的是國內旺盛需求與國內目前能夠提供的服務水平之間的矛盾。本文從寵物行業各環節為切入點,結合國內外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國內未來發展方向及對策。
關鍵詞:寵物行業;發展方向;供需矛盾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08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養寵的習慣,其功能多數是為看家護院。但近些年來,寵物功能已經開始轉向排解孤獨和寄托情感。隨著國內丁克少子家庭增多,空巢老人以及空巢青年數量增長,我國寵物飼養數量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而在一二線城市,因空虛感和孤獨感使青年人更加需要一種方式來排解,對于像“家人”一樣的寵物,人們更愿意為它們掏空腰包,使寵物擁有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并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目前圍繞著寵物產生的一系列生產、服務和銷售等商業活動正以一個新興產業的姿態出現在中國的經濟舞臺上。隨著寵物數量的增加及寵物主人消費欲望的提高,中國寵物市場將會進一步發展。
1 寵物行業的發展前景
1.1 寵物行業發展晚
寵物行業屬于朝陽產業,在國內發展較晚,近些年才剛剛興起,具有很強的可挖掘性。根據統計,我國寵物市場規模2019年已經達到2024億元,同比增長18.50%。2015-2019年短短五年市場規模翻了2倍多,年復合增長率接近20%。但相比于寵物市場已基本成熟的國外,我國寵物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美國,寵物總數量大約是全國總人口的1.3倍,超過43%的家庭有養犬證。相比之下,我國的寵物數量較少,國內寵物市場規模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1.2 整個寵物行業處于開發階段,潛力巨大
我國目前市場割裂,主要以小型私營門店為主,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規模效益。面對迅速龐大的消費群體,市場面臨如何升級等問題。同時很多商品與服務還有待開發和升級,但據統計就現有的專業銷售寵物產品的網店,年銷售額在 5000 萬以上的店鋪已經比比皆是,足以證明市場龐大,且目標客戶消費能力較強。因此,可以預見隨著寵物行業不斷開發,其帶來的經濟效益極為龐大,具有發展潛力。
寵物行業涉及的范圍較廣,但很多領域我國還未發展涉及。國內目前主要包括兩大產業:寵物產品和寵物服務。其中,寵物產品包括寵物主糧零食、寵物交易、寵物清潔用品等;寵物服務則包括寵物美容、寵物醫療、寵物培訓等。青山資本發布《2020 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顯示,寵物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 2000 億元。同時與寵物商品相比,寵物服務不容易復制,競爭門檻更高。商家若是將服務做到高水平形成壁壘,其他人想進來競爭會比較困難。
1.3 自媒體影響“空巢青年”通過寵物找到寄托
“空巢青年”面對著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而大城市的繁華和生存壓力讓他們顯得更加孤獨焦慮,致使他們希望以養寵物為情感寄托,利用寵物無時無刻地陪伴和與其玩耍帶來的快樂來獲得一種陪伴的感覺。通過給寵物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讓寵物感覺到幸福,從中獲得治愈感和成就感。據調查,很多寵主愿意將寵物比喻為“主子”“兒子”“女兒”等并賦予獨特的愛稱,且十分注重寵物的感受和生活質量。一般來說貓的壽命大約有12-17年左右,犬的壽命大約在13-18年之間,寵物愿意用一生來陪伴一個主人,因此對于寵主來說寵物與自己的羈絆是十分深厚的。因此在孤獨的浪潮下,隨之而來的是寵物行業的高速發展。
直至今天自媒體的力量已經是有目共睹的,它所具有的宣傳力和普泛化,能夠快速廣泛傳達多樣性的消息。面對寵物經濟的熱潮,許多寵物博主紛紛涌入各大自媒體平臺,分享自己與萌寵的日常生活,在吸引人們目光的同時也帶動了寵物產品和服務的推廣。同時為了迎合寵主對于犬貓的健康的關注,一些寵物醫生也開始云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據統計超六成的寵主已具備科學養寵的意識,主要分布在我國最具有消費力的一、二線城市。可以預見在未來隨著科學養寵意識的廣泛傳播,深入寵主的意識后,相關的產業將會快速發展并深入家庭。
2 國外寵物市場與我國寵物市場發展階段比較
發達國家寵物市場已成為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本寵物行業起步較早,相關產品和服務發展時間也較長,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日本寵物行業興起原因與中國具有相似性,“空巢青年”“空巢老人”、丁克族等數量的激增,使寵物越來越多的扮演著孩子和伴侶的角色,以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飼養者的消費意愿也隨之增強。在日本,養寵已經在生活場景中普及,大部分的公共區域寵物都可以在主人的帶領下自由出入,并配有專門為寵物準備的空間。與之相輔相成的是,被允許進入公共場所的寵物都經過良好的社會化訓練,不會隨意排泄、吠叫、追逐。這種相互的尊重是日本的寵物行業形成良性循環的重要因素,使寵物越來越成為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激發著其他人對于寵物的向往。
美國有著濃厚的寵物文化,傳統美國家庭的標配是一對夫婦、兩個孩子、一個寵物。可見寵物文化深深根植于美國家庭文化中。美國寵物行業萌芽較早,隨著美國的經濟水平躍居世界首位,有寵家庭的比例開始超過50%,消費者對于寵物食品用品及醫藥的需求不斷增加,從而衍生了一大批寵物商店、醫院。同時,寵物行業具有剛性消費的特點。根據APPA數據,2008—2018年美國寵物市場規模平均復合增長率超過5%,即使在經濟危機時期,美國寵物行業規模依舊保持4.9%的增長速度。
我國目前的人口結構與20年前的日本類似,老齡化已經是我國人口結構的突出特點。根據聯合國的人口統計數據,中國將在2024年至2026年前后進入老齡社會,速度與日本大體相同。而日本的老齡化帶動了寵物養老業,即老年寵物長期照顧中心。它的出現,解決了很多老年寵物飼主的顧慮。他們與老年寵物照看中心簽約,一旦自己身體出問題,工作人員會把狗接到照看中心,也可帶狗到醫院探視飼主;還有飼主干脆與照看中心簽訂終生合同,讓寵物可以在照看中心幸福養老。目前,我國養寵家庭的比例不足17%,與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都有很大的差距,養寵依然屬于較為小眾的行為。我國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寵物數量、寵物市場發展與美國的上世紀八十年的狀態相近。類比美國的發展過程,我國寵物市場將繼續高速發展,單戶寵物消費支出和養寵家庭的滲透率將繼續上漲。參照美國寵物滲透率從1988年的56%上漲為2018年的68%,我國未來30年的寵物滲透率將增長至近30%,行業未來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