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濤濤
摘 要:“雙高”計劃建設以來,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快速發展,國際化合作方式推陳出新,其中國際聯盟的成立及運行成了矚目焦點。以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教聯盟為例,將其建立背景、運行機制、面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雙高”計劃;高校;國際聯盟
中圖分類號:F7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12
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快速發展,高校國際化建設能力的快速提升,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職成[2019]5號?!耙庖姟钡摹案母锇l展任務”中指出:“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強與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交流合作,引進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參與制訂職業教育國際標準。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高質量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探索援助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的渠道和模式。開展國際職業教育服務,承接‘走出去中資企業海外員工教育培訓,建設一批魯班工坊,推動技術技能人才本土化?!痹摗耙庖姟钡挠“l確立了“雙高”建設院校國際合作交流工作的基本原則,同時對國際合作交流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在該意見的出臺后,許多高校開始解放思想,不再拘泥于以往簡單的人員互訪、手續辦理和簡單的“迎來送往”活動,都開始積極與海外高水平高校聯合倡議組織成立相關國際高校教育類聯盟。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作為“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積極謀劃,制定了建設指南,積極響應國家擴大教育對外開放號召,以建設具有國際影響的農業高職院校的目標,以引進海外優質資源為先導,深化與海外高水平機構合作,提升學院教育國際化內涵;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面向重點產業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積極開展國(境)外合作教育和培訓,服務優質產能“走出去”;加強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聯盟建設,主動參與國際職業教育合作與發展,開發推廣一批國際化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打造“留學蘇牧”品牌。通過4年建設,全面提升學院教育國際化水平,引領中國農業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國農牧業高職教育品牌。
自“雙高”建設以來,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建設任務,學校將“海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引進來”、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抓手,助力我國優質產能“走出去”、以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建設為契機,促進國際影響力“再提升”作為學校國際合作交流的三大重點工作?!皣H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的成立及運行給學?!半p高”建設無論是從引進優質資源、服務優質產能走出去還是促進國際影響力在提升都提供了很大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所以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的成立及運行成了矚目焦點。
2 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的建立背景
2016年,全球18所農牧院校共同簽署了《泰州協議》,發起成立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2018年,經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TAFE學院、印度尼西亞任抹州立理工學院等國內外18家農牧類院校共同發起,國內外74所院校代表在江蘇省泰州市召開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預備會,討論通過了聯盟組織架構和聯盟理事會成員名單及會議議程,正式成立了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是由成員單位自愿結成的非營利性國際行業組織。聯盟的使命是:攜手為各國現代農牧業發展培養優秀高技能人才,推進食品質量安全。聯盟的愿景是: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進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農牧業高職教育聯合體。
3 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教聯盟的運行機制及特征
聯盟理事會為聯盟最高權力機構,由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理事組成。設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理事等職位。每兩年召開一次理事會,會議由理事單位輪流承辦,會議主要聽取并審議工作報告;討論商定下一年度聯盟大會主題和日程安排;審議經費開支情況;推舉、罷免、增補理事單位;討論并決定其他重要事宜。理事會下設秘書處。秘書處為聯盟日常辦事機構,負責聯盟年度工作計劃的實施、聯盟財會、文字、檔案工作等。每兩年召開一次聯盟成員大會,圍繞某一個主題開展交流與合作,介紹合作經驗,分享合作成果。同時,區域(國別)人才培養調研、國際技能競賽、“杰出貢獻教師獎”評選、“萬物健康”理念宣傳、開展聯盟支撐與壯大行動等作為該聯盟運行中開設的日常性活動。
4 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教聯盟運行中面臨的問題
該聯盟自成立以來雖然穩步運行,具備了合作靈活的特征,但是在運行實踐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
4.1 合作缺乏多樣性
目前,該聯盟的運行和絕大多數國內高校牽頭的國際教育聯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聯盟成員單位之間僅僅局限于開展普通的學術交流、學生互換等交流活動,缺乏實質性的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科研性合作和教學性合作。在“雙高”建設中明確指出要求“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高質量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這就需要國內與國外的院校共同協作,積極推動,引進國外先進的科研和教學經驗和成果。同時將這些成果轉化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和教學方式應用于科研工作和教學工作中去。同時,我國的高校教師要積極將我國的先進經驗和成果通過國外教師向國外進行推廣。
4.2 聯盟內成員單位積極性不高
非洲和東南亞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對其高職教育活力在全球高職教育中排名靠后。主要因為這些國家對高職教育理念和認知缺乏,因此處于這些國家的高等院校對聯盟開展的活動積極性不高,對日?;顒?、項目參與度偏低。尤其是學生國際性技能競賽方面,由于非洲和東南亞國家在相關教學設備和儀器等硬件條件方面無法達到技能競賽的要求,所以無法派出能夠參加比賽的學生,久而久之便對聯盟的日?;顒邮チ诵判暮头e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