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摘 要: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是高中階段教學的重要科目。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增強自身的體質,提高頭腦靈活性,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生活學習中。特結合女排精神分析闡述如何提升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體育素養;女排精神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7-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81
女排精神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為更好地建設祖國,激發人民奮發向上的力量,調動人民生產生活的熱情迫在眉睫。結合當代高中體育教學進行分析,同樣需要女排精神的激勵。高中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發展方面處于定型階段,將女排精神融入體育教學更具實效性,不僅會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更可以對單純的體育知識學習進行突破,形成一股強大的促進社會發展的精神力量。
一、提高思政理念,強化師資力量
從1981年至1986年,中國女排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五連冠”壯舉,深深地激勵了全國人民,為人民樹立了拼搏的榜樣,并逐步升華為振興中華的蓬勃向上的力量。在全新歷史時期,女排精神應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以此激發學生的體育拼搏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高中教師肩負著為各大高校輸送優秀人才的重任,因此更應對黨的教育事業保持一顆永久的真誠之心[1]。目前,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高校教師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因此,校領導應重視這一問題,力爭將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應注重結合女排精神提升高中體育教師的思政品質,并將政治意識在師資培訓中進行落實,旨在對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務進行落實,進而確保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此外,教師也應注意將學習到的女排精神在教學環節進行運用。由于當今高中生大都是“00后”,對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女排精神并沒有親力親為的感受,教師應注意通過讓學生了解、學習、感悟女排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情懷,使學生對祖國和集體產生充分的熱愛,進而逐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學生勇于獻身和保衛祖國的戰斗精神。教師應鼓勵學生學習女排敢于拼搏、不畏強敵的硬朗作風,以及在跌宕起伏賽場中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女排姑娘獲勝后眼含熱淚,凝視五星紅旗高唱國歌的畫面,培養高中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對體育的熱愛精神,使高中學生形成通過體育運動為國爭光的美好品德。也可引導學生將女排精神融入自己思維中,使學生學會運用體育思維去思考問題,真正實現通過提高教師體育教學能力,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目的。
二、重視思想教育,改革教學方向
受傳統體育教學影響,高中體育教學單純將關注點放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層面,忽略了對學生的體育人文情懷的培養。在后續的體育創新改革環節,又將關注點放在讓學生在快樂氛圍中學習體育知識方面。體育教學的本質在于培養學生的競技意識、公平意識、拼搏意識及團結意識[2]。而單純注重快樂體育教育,注重提高學生體育技能,未免顯得本末倒置,也使高中體育教學迷失了方向,也出現了需求側和供給側的矛盾。目前高中體育教學環節,學生不喜歡體育課,但喜歡體育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是體育教學缺乏終身化概念,實踐與理論教學缺乏關聯性,體育教學設施偏少等因素造成的。因而,為有效突破這一現狀,應將女排精神在體育課堂教學環節進行貫穿,并將女排精神所體現的正確價值觀及愛國情懷為依據,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以此確保學生明確體育學習目的,端正體育學習態度。教師也應正確解讀體育教學本質,并結合當今社會的發展對體育教學理念進行及時更新,培養學生的體育終身學習理念,以此使學生通過體育課堂的學習,深度理解體育的競技、公平、拼搏、團結的精神。再者,教師也應將體育教學評價的方法進行改進,將合理的思政教學內容與體育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在女排精神的引領下,將思政教育、競技體育教育、體育課堂健身性進行有機融合,以此使體育課堂教學形成新的閃光點,也真正使得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三、建立考核模式,提高體育素養
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存在課程化、知識化、學科化的現象,教師大都將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設置為首要教學目標,且在考核環節也對體育技能和基礎的考核內容較為重視,而這種情況會使學生覺得體育課程的學習目的是提高體育技能,甚至有個別學生會認為學習體育只是為了應對考試。由于近年來體育課堂教學存在娛樂化及思政教育缺乏的情況,這對提升高中學生的體育素養具有一定的制約性,使學生缺乏學習體育教學的目的。因此,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對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考核的模式進行創新改革,旨在通過考查的模式,激發學生的拼搏精神、自律精神,培養學生的體育榮譽意識,使學生懂得學習體育知識并非單純的掌握幾項體育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通過學習體育,去體會競技體育的本質內涵,進而對高中學生體育教育缺乏目標的現狀進行改變。
在制定考核模式環節,教師應以女排精神所體現的付出無悔、執著專注、創新奮進、拼搏團結作為考查參照,并對課堂教學的各項指標進行合理科學的設置,以此將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中缺乏人文精神、缺乏明確指引、缺乏政治導向的現狀進行突破。此外,教師也應將學生日常體育學習的作風、舉止言行、精神風貌等作為考查內容,并將納入課程考核體系中,其目的在于確保體育考查的公平公正性,也使得體育精神的公正性在日常體育學習環節進行體現,使學生可以在實際層面體會女排精神。同時,也可以通過考查對學生的女排精神養成情況進行考驗,然后為學生制訂針對性較強的整改計劃,真正凸顯出女排精神引領下體育考查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錘煉學生的意志品格,并使學生養成社會擔當意識和顧全大局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提升學生的文明禮貌意識和道德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