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婧 梁坤
摘 要: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有助于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大數據為信用評價體系構建提供了新的數據源和分析方法。然而,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數據的海量、動態、多源和異構等問題也給信用評價體系構建提出挑戰。為此,本文結合大數據分析和相關學科的前沿理論,總結并提出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信用評價體系構建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造價咨詢;信用評價
中圖分類號:F27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19
0 引言
造價咨詢企業的誠信狀況關系到建設項目能否順利實施,進而影響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當前,部分造價咨詢企業仍然存在資質造假、非法轉包、不正當競爭、出具虛假造價成果文件等誠信缺失現象,造成工程成本風險升高,擾亂了建筑市場秩序。
信用評價體系的構建能夠有效治理企業在提供造價咨詢服務過程中的誠信缺失問題。然而,目前關于建筑市場的信用評價研究主要關注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及其執業人員等的失信行為,鮮有針對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構建研究。此外,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信息呈現出海量、動態、多源和異構等特征,也給傳統的信用評價提出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大數據環境下的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構建問題。為此,本文在梳理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引入相關的行為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并結合大數據分析方法,嘗試提出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理論上,本文將行為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以及大數據分析方法融入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的構建中,促進了相關學科理論與方法的融合,為學者研究大數據驅動的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問題提供了基礎。實踐中,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造價咨詢企業誠信經營,為相關監管部門提供風險控制依據,促進建筑行業與市場的健康發展。
1 研究現狀
由于工程造價咨詢行業起步較晚,在建筑市場信用評價研究領域,學者主要聚焦于對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及其執業人員等的失信行為的研究,較少關注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研究。劉偉、李芊分析了工程造價咨詢市場結構要素對信用評價的影響,運用層次分析法從員工素質、企業素質、財務狀況、經營能力和發展前景等五個方面建立了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李佑蓮運用模糊評判理論,建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等級的模糊評判模型,通過多級綜合評判方式更加精準的識別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風險。茅劍分析了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的內涵,結合行業特點并根據國際通行的“四等十級制”進行信用等級劃分,利用模糊數學理論建立了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王彬從工程交易的全過程視角,全面分析了影響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誠信的主要因素,運用網絡分析與模糊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研究。王雪青等人針對造價咨詢企業信用信息數據搜集難度大、指標數量多、相關性強的特點,以主成分分析法作為指標約簡和賦權方法,以三角白化權函數灰色聚類作為信用分類方法構建其信用評價模型;最后以寧波市30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為樣本集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該評價模型能夠較好地處理小樣本、高維度的信用數據,同時具有準確率高、分類區分度好、誤判成本低的優點。
綜上所述,現有研究已經為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構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礎,然而仍然存在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第一,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數據具有海量性和動態性,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用特征,并構建有利于實施動態評價的信用評價體系值得進一步研究。第二,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數據具有多源異構特征,如何集成分布式信用數據,建立融合結構化和非結構化信息的信用評價體系仍有待進一步探索。第三,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行為背后具有深刻的動機,需要進一步結合行為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相關理論,深入理解其行為動機以構建具有前瞻性的信用評價體系。
2 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構建的問題分析
在對現有文獻梳理的基礎上,本文總結并提出了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幾點。
2.1 基于海量數據的信用特征提取問題
大數據環境下,大量數據與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風險具有弱關聯。但是海量數據對信用風險的解釋能力具有涌現性。也就是說,雖然單一變量與信用風險間呈弱相關,但是基于大數據驅動的機器學習能夠集成海量弱相關變量,從而形成對造價咨詢企業信用風險具體解釋能力的信用特征。如何選擇合適的基于大數據的機器學習方法是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問題。
2.2 基于動態數據的信用評價建模問題
大數據環境下,信用評價數據呈現動態性,如造價咨詢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能力、員工素質和發展前景等均是動態發展的。此外,信用特征與信用風險間的關系也具有動態性,某信用特征在不同時間段內對信用風險的解釋能力也可能發生變化。如何充分考慮大數據環境下動態數據和動態關系對造價咨詢企業信用風險的影響,構建動態信用評價模型,提升評價結果的時效性仍需研究解決。
2.3 基于多源數據的共享協同模式問題
大數據環境下,造價咨詢企業的信用數據通常分布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各方,屬于多個數據源。單一來源的信用數據價值有限且極易形成信息孤島,不利于描繪造價咨詢企業信用風險的全息畫像。如何構建一個適合于多主體共享數據和協同分析的評價模式,調動各方參與信用評價的積極性,貢獻自身擁有數據和分析能力,仍然是需要研究解決的一個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