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慧
[摘 要] 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重要標志就是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所建立的多邊貿易體制和規則的運行與實施。但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的今天,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制被削弱,WTO面臨前所未有的法律制度問題,WTO改革迫在眉睫。通過總結WTO面臨的問題,總結WTO改革的中國方案以及中國在WTO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中國作為全球變化發展中的新興力量,一直積極推動WTO改革并提出中國方案,提供中國力量。
[關鍵詞] WTO;多邊貿易體制;爭端解決機制;談判機制;透明度
中圖分類號:D99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4-1722(2021)15-0091-03
一、WTO現狀分析
目前,加入WTO的成員工共有164個。作為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它不僅是貿易制度建立的強大支柱,也能為貿易的產生和發展提供條件和機會,并起到一定的監督和管理作用。
WTO自成立以來,對削減、取消貿易和關稅壁壘,解決貿易爭端問題,以及推動和促進全球貿易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WTO的輝煌成就是全球各國有目共睹的。但由于2001年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有許多人對WTO提出了質疑并對WTO的作用持消極態度。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原定于2020年在哈薩克斯坦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第12次部長級會議取消,“多哈回合”談判迄今無法完成。但相信多邊談判的僵局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只是局部的和暫時的,世界貿易組織將會繼續起到維護多邊貿易體制長足發展的作用。WTO作為唯一提供自由和非歧視性貿易體制的多邊機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組織,世界經濟的發展還需要WTO的支撐和維護[1]。
二、WTO面臨的法律制度困境
(一)上訴機構停擺,爭端難以解決
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是WTO的關鍵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認可度,并有WTO“掌上明珠”的美譽。上訴機構隸屬于WTO,對國際貿易爭端享有最終審判權。自成立以來,上訴機構共處理了近兩百起爭端,不僅確保了世貿組織成員方的合法權益,也起到了維護世貿組織規則實施和運行的作用。
上訴機構常設七個法官席位,法官遴選程序依照世貿組織成員協商一致原則,即在所有成員一致同意的情況下,法官才能入選。但自2019年12月開始,上訴機構僅剩一名法官,所有爭端一律暫停受理,爭端解決機制和多邊貿易體系遭到破壞。上訴機構停擺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美國出于對上訴機構的不滿阻止上訴機構法官的遴選。美國的不滿表現在以下方面:1.指責上訴機構未經案件有關當事方的同意審理超期。2.指責上訴機構超越審理權限,WTO上訴機構錯誤地將成員方國內法視為法律問題審查對象,有損美國利益[2]。3.上訴機構對非歧視義務范圍的裁決過寬。4.上訴機構將其以往的判決視為具備約束力的先例,而美國認為這些“先例”僅具有說服力的價值。基于對上訴機構的種種反對意見,美國多次阻撓遴選,頻頻使用一票否決權,致使上訴機構由于法官數量嚴重不足而停擺[3]。
而在2020年11月30日,趙宏法官任期屆滿,其作為最后一位法官的離職標志著WTO上訴機構再無在任法官。一個正常運轉且公正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是WTO的支柱,上訴機構的職能缺失會破壞WTO的整體性,貿易爭端難以解決將會成為WTO面臨的巨大危機[4]。
(二)談判機制存在問題,立法功能陷入停滯
WTO一經成立就天然地具有管理和組織職能,其理應為多邊貿易體制制定相應規則。但實際上,WTO制定規則的立法功能處于缺失狀態[5]。“多哈回合”談判是WTO于2001年開始的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至今未能完成,也就造成了多邊貿易缺少新的適用規則,難以順應經濟發展的潮流[7]。
結合WTO談判機制的特點,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協商一致的決策程序效率低下,談判難以進行。隨著WTO成員方逐漸增多,要想取得協商一致的結果變得越來越困難。談判效率低下,無法達成談判結果。“多哈回合”談判也是由于談判機制本身問題難以完成。并且雖然表面上各國是平等的,都享有一票否決權,但本質上各國由于其國際地位或綜合國力不同,所具備的牽制力是截然不同的[8]。大國具有強大的市場規模,在WTO談判中,就意味著存在較多的交換條件和更強的談判影響力,因此,對談判進程也就擁有了更多的發言權[2]。民主的背后也存在不公和差異。縱觀當今世界,隨著新興力量國際地位的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不同類型的國家都想在WTO框架內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導致協商一致原則的實施難度加大,阻礙了多邊貿易談判的發展,談判難以進行。2.WTO回合式談判的“兩分格局”受到挑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難以協商一致。“兩分格局”是WTO談判的特點之一,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發展中國家可以享受特殊和差別待遇[9],二是指因為發達國家承擔了更多義務,因此在談判中享有更多話語權。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勢力國家在國際多邊貿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兩分格局”受到挑戰。發達國家希望對發展中國家進行進一步區分,有能力的新型國家應當承擔更多的市場義務,特殊和差別待遇也應做相應區分;而發展中國家也開始追求更多的話語權,希望談判結果能更符合自身特點和利益,由此造成成員方內部不同國家類型的爭議,難以形成適合全體的談判結果。3.談判議題存在分歧。WTO多邊談判旨在促進多邊貿易自由化,建立惠及各國的非歧視性規則,推動多邊貿易發展。而隨著成員國數量的增加,各成員具有不同特點,差異較大,因此想要在眾多成員之間找到共同利益需求的難度增大[10]。
(三)透明度規則的實施和成員通報義務履行存在問題
透明度規則是WTO規則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透明度規則的規定,各成員方必須公布并且以正當方式實施相關貿易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措施,目的是保證貿易公平,消除歧視,消除障礙,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11]。
透明度規則實施不佳,成員履行通報義務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履行通報義務能力不足。各成員國行政能力不同,部分成員貿易部門人手不夠,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完成通報所需要的各項工作[12]。2.成員通報意愿不強。首先,部分成員由于通報能力不足,因此怠于通報;其次,由于通報會涉及一國相關政策和信息,部分成員擔心會遭到批評或卷入貿易戰,因此故意不通報。3.通報義務過重,成員通報壓力大。通報程序繁雜,效率低下,并且缺少約束未履行通報義務的規定,強制力較低。透明度規則是WTO維護多邊貿易的重要規則之一,因此解決透明度相關問題十分重要[13]。
三、WTO法律制度改革的中國策略
(一)中國與WTO
2021年是中國加入WTO的第20個年頭,20年的風云變幻中,中國既是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受益者,也是WTO多邊貿易體制的積極推動者和堅定維護者[14]。
中國為WTO多邊貿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是多邊貿易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國參加WTO以后一直堅決維護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承諾。中國一直以重承諾、守信用、負責任的形象,積極參與WTO的各項貿易活動。第二,中國在享受WTO多邊貿易體制和規則帶來優惠的同時,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多邊貿易的發展,推動經濟全球化。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發展,設立了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頒布了《外商投資法》,提出了WTO改革的中國方案等,在世界舞臺上,中國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第三,中國的數字貿易領先發展,推動了全球貿易轉型。中國的數字貿易、電子商務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最快,已經占有領先地位[15]。
經濟全球化潮流勢不可擋,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必將是適應全球變化發展的經濟體制。隨著全球經濟力量多極化的變化發展,中國已經從最初的遵守者,逐漸變為倡導者和引領者。中國將繼續發揮大國力量,促進世界貿易穩步發展,推進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16]。
(二)中國關于WTO改革的建議
中國已經認識到WTO在爭端解決機制、談判機制、貿易規則等方面存在的危機,中國支持WTO進行改革。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應當從以下四個領域入手:一是解決危及WTO生存的關鍵和緊迫性問題;二是提升WTO在全世界經濟治理中的相關性;三是提高WTO的運轉效率;四是加強多邊貿易體系的包容性[7]。中國提出的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方案涉及WTO的規則、機構、運行等各方面,強調從“動”和“靜”兩方面入手:“動”是指WTO具體運行的活動和貿易體制運作;“靜”是指WTO各項規則、準則及紀律約束問題[17]。
首先,在WTO運行及體制方面,即“動”的問題上,中國提出以下改革建議:第一,談判機制作為WTO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應當恢復和加強多邊談判活動的運行,更新和豐富談判議題。完善與漁業補貼相關的談判,促使電子商務談判的穩定開展[18]。中國指出,談判議題應當切實回應市場發展的需求,體現包容性的多邊貿易理念,建立專門的磋商機制,以發展為核心,推動新議題的展開。第二,應當加強WTO成員通報義務的履行,各成員應當做到善意、誠實、準確、及時、全面地履行通報義務。WTO成員需要加強通報經驗交流,并且開展相應的技術培訓。對于難以履行通報義務的發展中國家,WTO秘書處應當給予技術支持和援助,提高通報效率。
其次,WTO的多邊貿易規則及原則,即“靜”的方面,是組成WTO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基石。對于該方面,中國提出以下改革建議:第一,進一步完善貿易經濟領域的有關規則,對WTO補貼及反補貼等規則做出明確的規定,完善現有規則,消除歧視性規則,保障發展中成員方、中小型企業的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實現。第二,WTO應當始終堅持公平競爭原則。在世貿組織涉及的與補貼有關的改革中,不能對國有企業設立具有差別性和歧視性的補貼規則。第三,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題,WTO改革應當繼續朝著維護發展中成員國家利益方向努力,尊重發展中國家成員享受特殊和差別待遇的權利。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將始終代表發展中國家成員維護自身合法利益[19]。
中國始終支持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貿易規則及制度,也一直是多邊貿易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中國提出的WTO改革方案不是針對任何一個國家和組織,也不是單純以自我利益為基礎,而是真正以多邊利益和發展利益為目標,以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為基礎,以經濟全球化為標桿所考慮的全面合理的改革建議。中國始終堅信只有以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為出發點的WTO改革才是正確的改革之路。
四、結語
中國已經認識到,WTO改革并不是某一國自己的內部改革,也不是其他國家針對某一國的改革,而是全方位、多領域,更具包容性和發展前沿性的改革,應當在多邊貿易體制框架下進行。無論是WTO面臨的法律制度危機和難題,還是當今世界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和問題,都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組織憑借自己的力量所能夠妥善解決的,只有世界各國團結統一、攜手努力,才能順利解決危機和難題。盡管受到多重挑戰,WTO仍然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石和支柱。WTO改革應當盡早展開,以使WTO多邊貿易體制更加公平、更加包容,促進多邊經濟貿易體制穩定、持續發展,維護世界經濟全球化。
參考文獻:
[1] 崔向程.WTO面臨的難題及改革對策[J].北方經貿,2020,{4}(07):19-20.
[2] 宋瑞琛.美國關于WTO改革的主張、措施及中國的策略選擇[J].國際貿易,2020,{4}(08):48-55.
[3] 叢琬晶,賀平.日本對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的政策取向[J].復旦國際關系評論,2020,{4}(01):111-127.
[4] 陳曦.WTO補貼改革背景下中國貿易救濟應對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2424(04):26-43.
[5] 崇泉.新冠疫情對經濟全球化與WTO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建議[J].國際貿易問題,2020,{4}(06):19-25.
[6] 方元.在WTO談判及WTO改革中,中國的作用非常關鍵[N].中國對外貿易,2020,{4}(10):34-35.
[7] 韓立余.世界貿易組織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8] 榮民.WTO改革要以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為基礎[N].中國貿易報,2020-06-23(001).
[9] 廖凡.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全球方案與中國立場[J].國際經濟評論,2019,{4}(02):32-43+4-5.
[10] 李楊,尹紫伊.美國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不滿與改革訴求[J].國際貿易,2020,{4}(07):72-79.
[11] 劉斌,宮方茗,李川川.美日歐WTO補貼規則改革方案及其對中國的挑戰[J].國際貿易,2020,{4}(02):57-63.
[12] 裴長洪,倪江飛.堅持與改革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的歷史使命——寫在中國加入WTO20年之際[J].改革,2020,{4}(11):5-22.
[13] 石巖.歐盟推動WTO改革:主張、路徑及影響[J].國際問題研究,2019,{4}(02):82-98.
[14] 石靜霞.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的危機與改革[J].法商研究,2019,36(03):150-163.
[15] 屠新泉,楊丹寧,李思奇.加入WTO 20年:中國與WTO互動關系的演進[J].改革,2020,{4}(11):23-36.
[16] 姚鈴.世貿組織的歐盟改革方案及我國應對策略[J].國際貿易,2019,{4}(05):4-9.
[17] 張玉環.WTO爭端解決機制危機:美國立場與改革前景[J].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19,{4}(02):105-119.
[18] 張生.世界貿易組織改革背景下發展中成員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問題[J].太平洋學報,2019,27(11):65-77.
[19] 張乃根.關于WTO未來的若干國際法問題[J].國際法研,2020,{4}(05):3-19.